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7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325篇
测绘学   135篇
大气科学   97篇
地球物理   149篇
地质学   792篇
海洋学   106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82篇
自然地理   9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孙宝军  韩小涛 《北京测绘》2018,32(6):737-741
根据多年从事管线竣工测量成果的验收经验,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对检验工作的流程、作业依据、方式方法、内容指标、分析判定及典型性问题等方面进行解读,并分析了管线成果表数据间的逻辑关系。本文在加强北京市地下管线竣工测量成果验收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推动制定作业指导文件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132.
前垂柳金矿为胶东胶莱盆地东北缘地区新发现的金矿床,推断其金资源量为13.5 t,金矿体主要赋存于厚大的构造-蚀变带内。主控矿构造-蚀变带上盘岩石为牧牛山岩体二长花岗岩和荆山群地层,下盘岩石为鹊山岩体糜棱岩化二长花岗岩。构造-蚀变带上下两种花岗岩在变质程度、矿物组合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为深入研究两类花岗岩的成因类型及其与金成矿的关系,选取岩心中的两类花岗岩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详细的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锆石Hf同位素研究。牧牛山岩体二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 844.1±4.4) Ma,说明其形成于古元古代造山纪;二长花岗岩具有高的SiO2、Y、Yb含量,较低的MgO、Sr含量和Sr/Y比值,同时具有明显Eu负异常(δEu=0.30~0.48),表现为钙碱性、强过铝质板内花岗岩特征;锆石εHf(t)大部分为负值(变化范围-9.5~3.0),但两颗锆石εHf(t)为正值(0.2和3.0),对应的两阶段Hf模式年龄介于2 492~3 083 Ma之间,指示二长花岗岩是由古老的加厚下地壳熔融形成。鹊山岩体糜棱岩化二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54.6±1.5) Ma,表明其侵位时代为晚侏罗世,与区域上著名的玲珑岩体、昆嵛山岩体属同期产物。糜棱岩化二长花岗岩全岩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其具有较高的SiO2含量,高Sr含量和Sr/Y比值,低MgO、Y和Yb值,以及显著的Eu正异常(δEu=1.61~2.20),属高钾钙碱性、过铝质花岗岩,其地球化学特征与典型的埃达克岩特征类似,具有活动大陆边缘火成岩特点;锆石εHf(t)均为负值(变化范围为-26.6~-14.1),对应的两阶段Hf模式年龄介于2 681~3 860 Ma之间,表明花岗岩可能由古老的多期次加厚下地壳熔融形成,与太平洋板块俯冲导致地壳增厚和地壳重熔有关。上述研究表明两种花岗岩在成岩时代、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构造背景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牧牛山岩体不是鹊山岩体的组成部分。两种花岗岩与主控矿构造空间上关系密切,但时间上与金成矿时间相距较远,因此两种花岗岩与金成矿没有直接成因关系。控矿构造三层结构与鹊山变质核杂岩地质特征一致;前垂柳金矿的发现表明鹊山变质核杂岩周边广泛分布的韧性剪切带和低角度主拆离断层是该区金矿勘查的理想部位,该区找矿潜力十分巨大。  相似文献   
133.
云南昭通大型铅锌矿是滇东北矿集区乃至川滇黔铅锌成矿域铅锌矿床的典型代表。矿床具有明显的矿物组合分带性的特点,区别于典型的MVT型铅锌矿床。根据矿物组合特征构建、计算、绘制了该矿床的p H-logfo2、p Hloga相图,剖析了铅锌矿共生分异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p H、氧逸度、组分浓度的协同作用造成了铅、锌的共生分异,对矿物组合分带起控制作用,且温度下降、氧逸度升高和p H升高有利于金属硫化物的沉淀,成功解释了昭通铅锌矿床独具特色的矿物分带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134.
本文主要介绍星系磁场的观测方法,认为射电连续谱的多波段偏振观测可以很好地描绘出星系磁场的总体特和分布结构。  相似文献   
135.
沂沭断裂带垂直形变与断层活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利用跨断层短水准资料分析了沂沭断裂带断层活动特征,结果表明:NNE向的沂沭断裂带与NW向断裂活动性质有所不同,沂沭断裂带主要为压性逆断活动,北西向断裂带为张性正断活动,与地质考察结果基本一致。此外,沂沭断裂带及北西向断裂带都具有分段活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6.
韩永志 《地质实验室》1997,13(2):140-142
讨论了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估计、合成及表示方法。  相似文献   
137.
大量射电脉冲星的偏振观测-包括红偏振和圆偏振,个别脉冲的生直偏振模式,累积脉冲的消偏振现象等-为辐射区的物理状态和辐射提供了非常确切的观测事实,但现有理论对大从观测事实尚无法给出完整的说明,综述了脉冲星的偏振观测特征,并利用逆康谱顿散射模型对这些特性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38.
国内、外的海泡石除苏联外,都产在中、新生代的地层中,唯豫西南地区的海泡石产于元古界及古生界。本文通过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及矿物的X射线,红外光谱、差热分析及理化方面的测试等工作,并与国内、外典型海泡石比较,说明其工业意义。在矿床成因上,冲破热液与沉积成因理论的束缚,通过实地观察,从物质成分、构造类型、介质性质及成矿作用条件的分析,提出了淋滤作用成矿的理论,希望于今后海泡石的找矿与研究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9.
140.
本文讨论均匀各向同性总星系的Robertson-Walker度规,得出了爱因斯坦-杨振宁方程关于无自旋理想流体物质的无挠内解的显式,并由此找到了在早期宇宙辐射时期,爱因斯坦方程的一些宇宙学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