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59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38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气候变化对我国西北地区未来农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变化置于全球和全国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揭示了西北地区近50a来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指出近20a来气候变化的总趋势为变暖变干,并向高温干旱化方向发展,分析这种气候变化对未来农业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所应采取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32.
小兴安岭森林落叶分解与土壤动物的作用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在小兴安岭地区对 12种落叶分解过程和土壤动物作用进行了研究。采用不同网孔分解样袋 ,排出不同类别土壤动物作用的方法。结果表明 ,落叶分解消耗率 :大孔 >小孔 >对照 ,即大型、中小型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 >中小型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 >只微生物的作用。三年平均分解消耗率分别是 2 8.9% (大孔 )、 2 8.2 % (小孔 )和 2 6.2 % (对照 ) ,到第三年末 ,三种样袋 12种落叶平均分解程度分别达到 86.7% (大孔 )、 84 .6% (小孔 )和 78.7% (对照 )。分解初期土壤动物的作用逐渐增大 ,到第二年 10月土壤动物的作用达到了最大值 ,随后土壤动物的作用逐渐降低 ,大型土壤动物的作用小于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作用。落叶种类不同 ,分解时间不同 ,土壤动物作用也不同。  相似文献   
133.
"雪球"假说与塔里木板块新元古代冰川事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鹏  徐备  郑海飞 《新疆地质》2004,22(1):87-93
近年来.新元古代冰期的奇特地层引发了学们对新元古代冰期环境特征与成因演化的研究热潮.各类假说和模型不断提出,Hooffman等人运用“雪球”假说对冰川沉积的低纬度和低海拔特征、冰室效应和温室效应的相互交替、盖碳酸盐岩的成因、稳定同位素变化的含义、冰期地层中铁矿的成因等均进行了较为合理的解释.近年国内在新疆塔里木展开了对新元古代冰川事件的研究.碳同位素和微量元素比值的研究成果,不仅进一步证明了前人提出的三期冰期的观点.而且从地球化学角度验证了“雪球”假说.  相似文献   
134.
辽宁省负积温地理分布特征与模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负积温是表征霜期农业生产热量资源的生态指标之一,通过对辽宁省48个气象站1961~1990年日平均气温观测资料进行统计,计算了冬季(11月至翌年3月)各月及整个冬季的负积温值,并分析其地理分布特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了负积温多年平均值与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小网格推算模型,并在ARCGIS平台上制作负积温数字图像,大大提高了传统手段分析负积温的精度,为发展霜期农业生产和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5.
重庆南川市甑子岩W12 #危岩崩塌预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岩崩是基岩山区一种常遇的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强,可预见性差,危害性大的特点。文章通过对重庆南川金佛山甑子岩W12^#危岩体现场勘查,分析了该危岩体的成因机制和破坏模式。采用常规监测仪器和人工变形量测手段进行了预警预报研究,成功地预报了金佛山甑子岩W12^#危岩的崩塌,避免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研究成果可为研究岩崩系统发展演化机制、探索突发性地质灾害的空间预警和防灾减灾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6.
厦门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43,自引:8,他引:43  
陈鹏 《湿地科学》2006,4(2):101-107
厦门湿地具有多种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其服务功能进行评估是湿地保护与合理开发的基础,也是确保湿地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的基础。依据2003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将厦门市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划分为浅海水域、滩涂、河口水域、河流、水库、红树林、滩涂、沙滩、盐田等9个类型,着重针对湿地提供的栖息地、湿地产品、涵养水源、污染净化、抵御海洋灾害、旅游以及文化科研等7种服务功能,采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评估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结果表明:厦门湿地的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35.54亿元/a,其中湿地的污染净化功能的价值量最大,为66.46亿元/a,其次旅游休闲的功能价值为33.14亿元/a。  相似文献   
137.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编辑的《中国自然地理》动物地理分册一书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本书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多年从事动物地理学研究的张荣祖编著。它是近期我国出版的一部重要的动物地理学专著。全书共分六章,根据陆栖脊椎动物的资料,前四章论述了中国动物区系概貌,历史演变,分布特征及其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并对中国动物地理区划进行了讨论。第五章从动物生态地理学的观点,阐述了中国各生态地理动物群的特  相似文献   
138.
长白山北坡冰缘环境与土壤动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长白山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苔原带,是一特殊的高山冰缘环境。近几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对这一特殊环境进行了深入地考察研究。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委员会委托中国科学院在长白山建立了森林生态系统研究定位站。从此,有许多外国学者前来考察,并对高山苔原冰缘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们于1981年夏对高山苔原带冰缘环境与土壤动物进行了初步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冰缘环境的一般特征和土壤动物组成、分布及其与冰缘环境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高山苔原带生态系统提供本底和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139.
在复合地基设计中,除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外,还要核算地基变形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目前,复合地基变形计算广泛采用的是地基处理规范中的半理论、半经验方法,但大量的沉降监测数据表明,工程中普遍应用的CFG桩复合地基的实际沉降值远远小于按规范计算方法得到的沉降值。针对现行规范中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综合借鉴前人在天然地基和复合地基方面的研究,提出个人的见解和修正公式,以期达到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目的,为以后CFG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0.
GTDM:一种获取全球对流层延迟的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流层延迟是GNSS定位的主要误差源。现有的各对流层延迟模型大多存在过度拟合的弊端,不能反映延迟在短时间内的细节变化。本文利用2011-2017年ECMWF气象资料分析了对流层延迟的变化特征,发现同一格网相邻年份之间全球对流层延迟偏差绝大多数在5 cm内。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非参数拟合的对流层延迟模型GTDM。经验证,GTDM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本文将2016-2017年IGS分析中心提供的对流层延迟产品数据、探空气象数据解算的对流层延迟作为外检核数据,验证结果表明,GTDM模型在全球范围的精度均优于GZTD、GPT2w、UNB3m模型。GTDM模型建模方法简单,可避免过度拟合对流层延迟值的问题,能够有效地反映对流层延迟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