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29篇
测绘学   71篇
大气科学   245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135篇
海洋学   36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4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51.
贵州夏季气温分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1961--2007年贵州夏季气温用REOF方法分解,将贵州夏季气温的变化区域分为北区、南区和东区。分析3个区域夏季气温的变化趋势及年代际变化特点,发现夏季气温呈现弱上升趋势,南部地区升温明显。功率谱分析的结果表明,各分区的周期变化基本相同,有10a左右的周期。对全省以及各区作滑动均方差,发现各分区气温的年际变化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2.
利用西南地区2004、2005年夏季的实况温度对G rapes模式输出的2m温度预报产品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不管是单日预报误差还是月平均预报误差,都没有随预报时效的延长而增大,对四川盆地大部分地区,模式预报温度偏高,对重庆、云南、贵州及川西高原南部的温度预报,基本上表现为14时偏高,02时偏低,对川西高原北部和西藏则表现为预报温度偏低。分析表明,模式中对高原地形处理的不真实是温度预报产生误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利用回归分析方法能对模式温度预报进行有效的订正。检验分析结果为进一步改进模式,提高要素预报产品质量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3.
Based on MODIS snow products, this article studied the changes of snow cover area during 2003-2006 along the coastline of the Antarctic, and 18 typical regions were chosen for further analysi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change of snow cover area was in a fluctuant downward trend as a whole, and more fluctuated obviously in warm season than in cold season. In temporal scale: for the season cycle, the snow cover extent increased rapidly in cold season (Apr-Oct), while the performance in warm season (Nov-Mar) was not exactly the same during the four years, the snow cover extent decreased in the first and then increased in 2004 and 2006, however, increased firstly and then decreased but reduced as a whole in 2005, for the inter-annual cycle, snow cover extent was the largest in 2003, but reached to the lowest level in 2004, and then increased gradually in 2005 and 2006, whereas, it declined with fluctuant as a whole. In spatial scale, changes mainly centralized along the coastline, moreover, it was more remarkable in the West Antarctic than in the East Antarctic, especially in the Antarctic Peninsula region.  相似文献   
154.
暴雨是我省夏季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暴雨引起的山洪爆发所导致的泥石流、滑坡可以破坏铁路交通运输,冲毁良田房屋,严重地影响着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课题是在统计分析20年暴雨天气气候特征及影响系统的基础上建立预报方法,以提高对其的预报能力,从而更好地为抗灾减灾服务。  相似文献   
155.
李川  张廷军  陈静 《高原气象》2004,23(Z1):97-103
为了分析青藏高原地区的地面气候变化,利用我国高原地区的地面测站逐日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NCEP(美国环境预报中心)、ECMWF(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的再分析值地面气温及降水量资料,对比分析了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分析发现,40年来所选地面代表测站气温变暖现象较明显(南部的帕里除外),特别是青藏高原北部的茫崖气温增暖非常显著,而40年再分析资料在青藏高原地区没有显示明显的气温变暖,没有大的地域差别,而再分析气温资料在华北平原地区却能显示出较明显的气温变暖,再分析气温资料尤其是NCEP地面气温资料在青藏高原上明显偏低.ECMWF再分析地面降水资料的年际变化显示,近40年来,青藏高原降水没有明显的变干或变湿趋势,但近十几年属于有资料以来较湿的时段.地面测站年降水观测值不像气温观测值那样有明显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6.
基于Lévy运动理论的分数微分对流-弥散方程(FADE)是研究多孔介质中污染物的迁移过程的新方法.在有关研究的基础上,在FADE中引入了延迟系数R,将其扩展应用于模拟吸附性污染物的迁移问题.根据非线性最小二乘原理,构建了稳定流场阶跃输入条件下模型参数的求解方法,编制了相应的参数求解程序FADEMain.利用FADEMain对均质短土柱中Cd和NH4+-N的迁移和长土柱中NaCl的迁移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FADE模拟的浓度值与实测的浓度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与对流-弥散方程(ADE)相比,FADE对穿透曲线的前端部分(出流浓度曲线的初始部分)和后端部分(出流浓度曲线的尾部)具有较好模拟的结果,说明FADE可以较好地模拟吸附性污染物在均质介质中的迁移特征;短土柱中Cd和NH4+-N的弥散系数随迁移距离变化较小.长土柱中ADE的弥散系数介于0.05-2.74之间,FADE的弥散系数介于0.11-1.62之间,且二者的弥散系数随迁移距离的增大而增大,亦即利用FADE研究污染物的迁移问题仍然存在弥散的尺度效应问题,但FADE的弥散尺度效应小于ADE的弥散尺度效应.  相似文献   
157.
根据福建省灾害性气象年鉴和福建省气候影响评价资料,建立以县域为单元的福建省台风灾害数据库(按登陆地点建立分库),运用Excel软件和Mapinfo技术,重建了1980~2005年不同登陆地点影响福建省的台风灾害时空格局。研究表明:不同登陆地点影响福建省的台风灾害年际变化总体都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内明显集中在7~9月份、群发性强;空间上分布差异较大,登陆福建沿海的台风灾害Tzc高值中心集中分布在闽中北沿海,登陆广东影响福建的台风灾害Tzc高值中心集中分布在闽南沿海和闽西的龙岩、漳平和永定,登陆台湾影响福建的台风灾害Tzc高值中心主要分布在厦门市和闽中北沿海地区,登陆浙江影响福建的台风灾害Tzc高值中心主要分布在闽东北沿海和闽西北局部。  相似文献   
158.
石家庄市污染日特征及其天气背景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对石家庄市2002年1月到2004年12月空气质量达到中度及以上典型污染日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典型污染日的分布特点、对应的气象要素特征及3种天气型。结果表明:典型污染日多出现在采暖季节,出现时间具有相对连续性;污染日分为沙尘和非沙尘两类,气象要素特征前者表现为风速大、湿度小、多正变压等锋后特征;后者则表现为地面风小、湿度高、多逆温层、大里查逊数等稳定大气层结,这些均为锋前特征;还侧重指出由于石家庄的特殊地形作用,高压前部型是石家庄重污染出现几率最多的天气类型。并由此提炼出中度以上污染日的预报要点,可供空气质量预报业务参考。  相似文献   
159.
将气候预测中常用的74项环流特征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后,与郑州市冬季气温进行相关普查,利用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两类分类方法,同时考虑气温的年代际变化,建立郑州冬季温度距平趋势预测推理模型,并对因子个数多少和年代际变化对预测模型的影响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25个和15个因子分别建模时,产生最优模型时样本平均Ts评分均为56%,但后者预报准确率为75%,较前者提高了10%.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做试验集,效果较好,产生最优模型时的样本Ts评分和预报准确率较高;用90年代做试验集,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60.
通过实际工程,对湿陷性黄土在强夯处理前、后各项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作了对比,评价了夯实效果,并分析了原因。对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