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4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41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61.
本文主要介绍了南海及邻近海域大气-海浪-海洋耦合精细化数值预报系统的研制概况。预报区域为99°E~135°E,15°S~45°N,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及其周边海域。为了给耦合预报模式提供较准确的预报初始场,在预报开始之前,分别进行了海浪模式和海洋模式的前24小时同化后报模拟。海浪模式和海洋模式都采用了集合调整Kalman滤波同化方法,海浪模式同化了Jason-2有效波高数据;海洋模式同化了SST数据、MADT数据和ARGO剖面数据。为了改进海洋温度和盐度的模拟,我们在海洋模式的垂向混合方案中引入波致混合和内波致混合的作用。预报系统的运行主要包括两个阶段,首先海浪模式和海洋模式进行了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底的同化后报模拟,强迫场源自欧洲气象中心的六小时的再分析数据产品。然后耦合预报系统将同化后报模拟的结果作为初始场进行了14个月的耦合预报。预报产品包括大气产品(气温、风速风向、气压等)、海浪产品(有效波高和波向等)、海流产品(温度、盐度和海流等)。一系列观测资料的检验比较表明该大气-海浪-海洋耦合精细化数值预报系统的预报结果较为可靠,可以为南海及周边海洋资源开发和安全保障提供数据和信息产品服务。  相似文献   
62.
SWOT分析视域下醴陵红官窑工业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醴陵红官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辉煌的历史以及釉下五彩的经典工艺,2004年醴陵红官窑陶瓷生产基地又成为国家旅游局公布的首批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之一,这些都为醴陵红官窑发展工业旅游打下了良好基础。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醴陵红官窑发展工业旅游的环境进行了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认为醴陵红官窑应在工业旅游品牌形象塑造、产品设计、情感营销、联合开发以及优化管理等方面加大开发力度,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3.
普查2005年5月1日至2008年9月30日FY-2C每隔30 min一次的红外云图,根据修正的MCC(Mesoscale Convective Complexes)标准,统计分析中国东北地区出现的MCC变化。结果表明:4 a共出现了22个MCC,其中19个出现在7-8月;东北地区MCC生成源地有明显的地域特点,MCC的生成与大兴安岭的地形密切相关,而辽宁和吉林东部极少生成MCC。中国东北地区MCC平均生命史为9.3 h,比美洲及中国南方地区都短,而≤-52℃和≤-32℃冷云罩面积明显大于以上两个区域;东北地区具有明显的夜发性特征,近85 %的MCC生成于午后到傍晚,15-24时是MCC对流最旺盛的时段。  相似文献   
64.
黑龙江省地处中国东部中高纬地区,大、小兴安岭林区面积占该省的50%以上,雷暴这种对流天气现象对该地区林业和社会生活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借助黑龙江省74个地面气象站点雷暴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1976~2005年雷暴发生和变化情况.研究得出:该地区雷暴的发生受地形的影响明显,尽管雷暴逐年发生站数总体减少趋势显著,大兴安岭部分林区却与全省大部分地区雷暴变化有反位相关系,1976年、1979年、1994年、1995年、1997年、1999~2002年、2004年这些年大兴安岭林区部分地区雷暴发生偏多,这可以部分解释林区雷击火多发的原因.另外,该地区雷暴的出现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雷暴站数年内变化呈单峰分布;而且雷暴具有热对流性和夜发性的特点;强雷暴日的发生具有连续性,在出现强雷暴日后,一定要注意随后强雷暴日发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65.
基于PCA-GASVM的晋陕甘宁地区生态环境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莉 《干旱区地理》2015,38(6):1262-1269
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产生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选取晋陕甘宁地区为研究对象,从城镇生态压力、状态、响应3个方面构建了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到相关数据,利用PCA-GA-SVM对晋陕甘宁地区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PCA-GASVM生态环境评价比GASVM评价具有更高的准确率,而且PCA-GASVM比GASVM评价收敛速度更快。甘肃、宁夏的自然保护区占辖区面积比重指标排名比山西、陕西两个省名次靠前,从森林覆盖率分析只有陕西位于第11位,山西、甘肃、宁夏森林覆盖率均位于后20名;从SO2排放量、烟尘(粉尘)排放量、工业废弃物产生量、废水排放量上分析,在晋陕甘宁地区中,宁夏最优,甘肃次之,陕西、山西排放很严重。晋陕甘宁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应在"新常态"下要有"新状态",将市场机制与政府的补贴、税收等政策宏观调控相结合,严守生态红线,发展生态经济绿色科技、清洁生产,减少工业废弃物排放,建立环保交易市场,推行污染第三方治理,完善生态补偿制度,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66.
以西北地区30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时间距离计算,运用区位偏远度衡量地理区位;采用经济联系强度模型分析其经济区位条件;基于改进的区位优势潜力模型对各市综合区位予以定量化测度。结果表明:(1)对于最邻近省会城市,30地市偏远度都<1,均处于不偏远区位;对北京而言,偏远程度介于0.263~2.446之间,其中12地市处于偏远区域;综合偏远度表明,处于偏远(δ>1)、不偏远(0.5δ≤1)、很不偏远(0<δ≤0.5)区位的城市比重分别为13.33%、53.33%、33.33%。(2)经济联系量表现出如下特点:30地市内部联系远远高于与北京的联系,其联系总量所占比重为99.47%和0.53%;除青海省,其他4省内部联系程度强于外部;以省为单位,经济总量大体沿着自东向西的方向递减。(3)陕西省经济区位明显表现出以西安、咸阳为中心的环形圈层结构,自内而外经济联系强度渐弱。(4)综合地理偏远度、经济区位和综合区位,30地市可大致分为"双优型"、"(偏)地理区位滞后型"、"(偏)经济区位滞后型"和"双滞后型" 4种类型。  相似文献   
67.
曹亚亚  陈莉 《中国沙漠》2015,35(6):1644-1651
为了分析沙尘天气局地源地表风蚀起尘量与外来源传输路径,针对中国现在沙尘起尘量化的欠缺,应用一次事件的风侵蚀评估模型(SWEEP)来计算天津一次典型沙尘污染事件局地源的总损失量、蠕移+跃移量、悬移量与PM10的量,结合HYSPLIT模型对天津市进行外来源空气颗粒物的轨迹模拟,并分析了空气颗粒物的输送特征。结果表明:在2013年3月9日,天津市郊区12个区县中塘沽单位地块和总起尘量都最大,主要是风速大所致。悬移量在总损失量中比例最大,为85.19%。空气颗粒物的传输路径主要有中国的内蒙古,且当沙尘严重时,不同高度运动轨迹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68.
1951/1952~2004/2005年中国冬季降水变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运用AREM模式对2005年5月31日发生在湖南新邵的一次特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利用模式输出的1 h基本物理量计算螺旋度,结果表明:螺旋度对特大暴雨的预报有指示意义,特大暴雨产生在低层正螺旋度中心与高层负螺旋度中心相配合的区域.在暴雨强盛期,螺旋度中低层最大正值位于750 hPa,最大负值位于450 hPa.比较新邵1 h实况降雨量和AREM模式模拟的降水值与相应时刻的螺旋度,发现5月31日19~22时之间的暴雨增幅最大,为172 mm/3 h,而螺旋度值也相应出现了最大的增幅20 m2/(s2·3 h),31日21~22时新邵暴雨出现峰值,但螺旋度却开始减小,此后两者又一致地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69.
李帅  陈莉  任玉玉 《热带气象》2008,24(1):94-98
以中国1960年前建站的595个气象台站1951/1952~2004/2005年冬季逐日降水资料为基础,采用面积加权平均法得到冬季全国和8个区(包括东北区、华北区、长江中下游、华南区、青藏高原、西南区、西北东部和西北西部)的平均降水日数距平与降水量标准化距平序列。通过对全国和区域平均距平序列以及全国各站的冬季降水日数和降水量的变化速率和趋势系数的分析,得出:近54年来中国冬季降水日数明显减少,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东北区和西北东部的冬季降水日数减少趋势超过0.01显著性水平,而青藏高原降水量的增加趋势超过0.05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70.
陈莉 《地理教学》2004,(9):35-36
一、读图并将图形与实际结合。促进视觉—空间智能的发展。空间性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点,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形象及其联系是地理教学的首要任务。实践表明,图像信号比语言表述更能反映地理事物的形状、方向、大小、高低等空间性状。也就是说,运用地理图像教学是开发学生视觉一空间智能的最优途径之一。一般来说,学生的视觉一空间智能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