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6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以贵州松河煤矿晚二叠世煤层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详细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利用偏光显微镜观察煤岩组分和测定镜质体反射率,利用气相色谱(GC)和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别对煤样中饱和烃和芳香烃进行测定,并计算相关的有机地球化学参数。结果显示,松河煤样镜质组含量最高,镜质体平均反射率(Ro)为1.21%。正烷烃碳数分布范围为C12-C29,主峰碳为C14或C15,∑C21-/∑C22+值较高,奇偶优势指数OEP值接近于1,姥植比(Pr/Ph)在1.40~2.65之间;检测到的芳烃种类较多,以来源于树脂类有机质的萘系和菲系化合物为主,甲基取代同系物中热力学稳定异构体的含量相对较高。分析表明,松河煤的成煤母质主要为陆相高等植物,但也伴随海相低等生物的贡献;煤样成熟度较高,较高的芴系化合物和苯并萘并噻吩含量反映煤层主要形成于还原环境之中。   相似文献   
22.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物理实验是高校理工科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它在整个本科教学过程中对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整个物理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对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校物理实验室就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2001年,我校通过了江苏省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合格评估,就加大了对实验教学设施建设和实验课程改革的力度,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3.
从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建设、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及手段建设等方面展开讨论精品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24.
半干旱地区洪水预报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半干旱地区的特点是降水少且时空分布不均,下垫面条件也与湿润地区有很大不同,从而使洪水预报工作较为困难。其难点主要是:下渗能力分布不均;制约下渗率的表层土湿计算;河网汇流中的渗漏损失计算;降雨分布不均问题等。探讨了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5.
26.
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已广泛运用于火成岩成因的研究中,但对于一些蚀变较严重的岩石,有时仅通过地球化学分析难以还原岩浆固结的过程。火成岩定量化结构分析方法是通过对岩石中矿物的定量分析(诸如晶体粒度分布分析,晶体空间分布分析,以及晶体定向程度分析等),从而反演岩浆固结过程中发生的动力学过程。这种方法很好地避免了蚀变作用对还原岩体形成过程所产生的诸多影响。本文运用火成岩定量化结构分析方法,对新疆莫阿特茂金花岗斑岩体钻孔中10个样品的钾长石斑晶和石英斑晶分别进行分析。尽管这些样品普遍发生了碳酸盐化蚀变作用,定性观察中结构特征也比较均一,但是钾长石和石英斑晶的定量化结构数据及其在钻孔深度(约170 m)范围内的变化趋势显示,茂金花岗斑岩体可能至少由4次脉冲岩浆叠加形成,每股岩浆中心的CSD曲线小晶体缺乏,发生了粗化现象。由于脉冲式岩浆多次注入,导致的温度振荡加剧了矿物粗化。脉冲岩浆中心处斑晶体积含量的增加,可能与岩浆流动过程中对大晶体的影响有关,80 m深度以下脉冲岩浆接触带的斑晶体积含量明显增加,是由于机械压缩导致的。  相似文献   
27.
吉林省镇赉县西北沟井区上白垩统姚家组油砂矿局部构造不发育,矿床矿层埋藏在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区内分布有上部潜水和深部承压水,均为中等富水性含水层,前者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后者为区域地下水径流补给,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  相似文献   
28.
孙庆文  董成钧  徐飞 《吉林地质》2019,38(3):104-106
小口径人造金刚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是加快勘探步伐的重要途径,是当前提高钻进效率的主要技术措施。本文通过四个方面来提高小口径金刚石钻进的效率。  相似文献   
29.
典型山地降水径流时空演变及“水-热-人-地”匹配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山地是中国自然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交织、矛盾突出的区域。山地水资源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综合影响发生演变,进一步影响到其与区域气候资源、土地资源以及经济社会之间的协调匹配,研究这些问题对辨识山地发展关键短板、提供山地问题解决思路具有基础意义。根据自然环境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选择太行山、横断山和黔桂喀斯特三大典型山地开展研究,基于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及土地利用、经济社会数据,采用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1956-2015年山地降水和径流时空演变特点;采用匹配距离和不平衡指数对山地的水(降水和径流)、热(积温和辐射)、地(面积和耕地)以及社会经济(人口和GDP)等4类要素匹配性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大典型山地中,太行山水资源禀赋最差,且2000年以来径流显著衰减,而横断山和黔桂喀斯特降水、径流丰富,且无明显变化趋势;从“水—热—人—地”对比来看,太行山以缺水问题为主,横断山多数地区土地与热资源偏少且水热空间差异大,黔桂喀斯特整体来说土地资源偏少;综合来看,水与其他要素的匹配性最差,特别是在太行山区,水的时空分布及其均衡匹配是保障山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0.
不同微尺度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水盐空间变异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揭示微尺度膜下滴灌农田土壤水盐的空间变异特性,通过大田试验,采用经典统计和地质统计方法,研究了3种微尺度(0.25 m、1 m和4 m)和不同土层深度棉田土壤水盐的空间变异性,并确定其合理取样数。结果发现,3种微尺度下,土壤含水量的变异强度为中等偏弱,其变异性随尺度增大而增强,随深度增加呈先增强后减弱趋势。土壤含盐量的变异强度为中等偏强,其变异性随尺度增大而增强,随深度增大呈先减弱后增强趋势;3种尺度和不同深度条件下,土壤含水量和含盐量的半方差函数大部分可采用高斯模型模拟,且精度较高;样品的合理取样数为367个。研究结果可为制定膜下滴灌土壤水盐的监测方案和调控措施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