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48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28篇
海洋学   1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城市化发展与气象环境影响的观测与分析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郑秋萍  刘红年  陈燕 《气象科学》2009,29(2):214-219
通过分析2002年7月12日和2006年5月4日Landsat-5高分辨率资源卫星资料,表明南京市热岛分布特征与南京市的城市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相当一致,土地利用类型、地表反照率、叶面积指数、植被覆盖度等地表参数分布与城市热岛分布相吻合.运用数值模拟手段对南京城市化对边界层特性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发展,地表反照率减小、植被减少、地表湿度降低,使蒸发耗热减小、感热通量增多,城市波恩比增加,地表和大气间的热交换增强.  相似文献   
42.
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制作2000年5月-6月攀枝花市逐日最高气温24小时预报,其预报准确率达86%以上,比主观方法预报提高20%-30%,比常用模式方法提高10-20%。同时,用T106数值预报48h、72h、96h网格资料作相应时段的高温预报,其预报误差≤1.8°;用T106数值预报120h、144h、168h网格资料作相应时段的高温预报,预报误差在1.5~3.3°间变化。该方法预报精度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3.
卡尔曼滤波方法在高温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制作2000年5月-6月攀枝花市逐日最高气温24小时预报,其预报准确率达86%以上,比主观方法预报提高20%-30%,比常用模式方法提高10-20%。同时,用T106数值预报48h、72h、96h网格资料作相应时段的高温预报,其预报误差≤1.8°;用T106数值预报120h、144h、168h网格资料作相应时段的高温预报,预报误差在1.5~3.3°间变化。该方法预报精度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4.
GIS在交通中的应用正以指数速度增长。在分析交通信息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信息平台的3种运行模式,重点对交通信息平台建设中数据处理相关功能模块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交通信息可以分为静态、动态和历史3种类型,动态信息是交通信息中非常重要的一类,目前用GPS采集动态交通流信息以及通过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实时获取路况信息,已经成为动态交通信息获取的两大重要渠道。对这2种数据源的处理进行了简明的介绍,另外,以属性统计表存在的交通信息通常是包含空问分布特征的,对如何利用这些信息,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5.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1996~1997年6~8月HLAFS物理量预报产品资料和南阳市各站逐日降水量资料,对汛期强降水过程进行了动力、热力诊断分析,并将选用的预报因子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建立起客观定量的相关预报方程。全部的判断、计算及试验流程,采用VB5.0语言编程,并且在9210主机操作平台上得到了实现。  相似文献   
46.
利用1996、1997年汛期HLAFS数值预报产品中的8种物理量场资料,对本市汛期暴雨过程进行了热力、动力诊断分析。释用结果表明,在所确定的关键区内,温度露点差t-td、K指数、相对辐散Ri、垂直速度ω、南北风v有较高的相关释用价值,可作为多维场相似的预报因子。并针对相似因子场的分布特征,选用适当的相似统计量及判别格式,研制出暴雨的多维场相似预报方法。资料的读取和全部的判断、计算及结果的输出在微机上自动实现。  相似文献   
47.
人为热对城市边界层结构影响研究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蒋维楣  陈燕 《大气科学》2007,31(1):37-47
为研究不同人为热源引入方案对城市边界层结构模拟性能的影响,以杭州地区为例,在区域边界层模式(RBLM)中引入一种新人为热源处理方案,即对城市中的人为热排放分层考虑,将低层的人为热源加入地表能量平衡方程,将高层人为热源分布与建筑物高度和密度联系起来,加入热量方程中,同时考虑了人为热源强度的日变化。数值试验结果表明,这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处理方案。人为热源引入方案对城市边界层结构的影响表现在:气温、湍流动能增加,并通过湍流交换输送到较高层大气;大气不稳定度增加,混合层高度最高抬升了400 m;城市地区上升速度增加,热岛环流加强;白天人为热源一般为太阳辐射的10%~20%,对地气交换的影响较小。夜间没有了太阳辐射能量,对地气交换的影响比日间更明显;冬季低层湍流活动加强,湍能约增加40%,大气层结稳定度降低。  相似文献   
48.
基于改进PSO算法的农村居民点空间优化布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评价过程,具有不确定性、多条件、多规则约束的特点。为实现农村居民点规划布局的科学化与智能化,提出云模型改进的PSO优化算法,以最小总迁移距离、最大聚集度、最大适宜性为目标建立多目标优化函数,运用云不确定性推理和云的数字特征对PSO算法中的修补规则进行转换,按照修补规则确定每个粒子的优化方向的中心方位,从而增加该中心方位对每个居民点单元的牵引力作用强度,进而改进其速度变化方向,实现农村居民点集约化过程中的定量空间布局优化。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PSO算法较标准PSO算法更能获取合理、可行、科学的空间优化布局结果,而且运行效率有明显提高,能为农村居民点空间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9.
悬浮泥沙浓度是海洋质量和环境评价的重要参数之一,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海洋水色要素基础信息实时、连续、大范围监测,是当前大尺度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手段。然而,现今并没有一个通用的模型可以实现对所有复杂水体悬浮泥沙浓度的反演。该文基于野外站点观测、结合研究区水体光谱特性,构建了基于多波段准分析算法(QAA)的渤海湾近岸海域悬浮泥沙浓度遥感反演半分析模型,并利用Landsat TM遥感数据,对研究区悬浮泥沙浓度进行了反演,制作了悬浮泥沙浓度空间分布图。研究结果显示,该文构建的半分析模型与前人研究的经验统计模型相比,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普适性,相对误差达到18.28%;研究区的悬浮泥沙浓度整体较低,平均泥沙浓度为27mg/L,且呈现近海大于远海、南部海域大于北部海域的规律。  相似文献   
50.
李莉  张永丰  张臻  陈燕  马新 《海洋通报》2014,33(4):475-480
2012年春季(5月)和夏季(8月)对滦河口-洋河口海域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及环境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季调查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36种,种类组成以软体动物和多毛类为主;夏季调查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22种,种类组成以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为主。夏季大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明显低于春季。春季丰度和生物量皆以软体动物最高;夏季丰度以多毛类最高,生物量以节肢动物最高。滦河口-洋河口海域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丰度和生物量从高潮带向低潮带不断增高。采用大型底栖动物污染指数MPI和AMBI指数对调查海域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分析时,发现滦河口-洋河口海域潮间带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处于良好状态,但MPI评价法和AMBI指数法对滦河口-洋河口海域潮间带生态环境质量分级结果存在差异。两种评价方法在生态环境状况分级评价中皆存在一定偏差,还需相互校准,并通过环境压力的梯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