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5 毫秒
41.
利用美国冰雪中心(NSIDC)提供的北半球冰雪盖周资料和欧洲数值预报中心(ECMWF)的ERA-40积雪深度再分析资料研究分析青藏高原积雪的时间和空间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积雪在时间的年内变化上,青藏高原积雪过程主要集中在9月后到第二年5月前,并且最大值多出现在1月前后;在年及年代际变化上,小波分析显示,青藏高原积雪量变化存在3~5年的短周期震荡,同时也存在10年左右的长周期震荡,其中20世纪60年代末、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末变化突出,并且青藏高原东部的变化比西部更明显。在空间的分布上,青藏高原积雪主要分布于西部同帕米尔高原相接喀喇昆仑山地区、南部喜马拉雅山脉周边地区和东部念青唐古拉山和林芝地区,高原中部腹地主要表现为少雪区。  相似文献   
42.
选择处于南亚热带干热多日照生态型区(E1)的攀西和中亚热带润湿少日照生态型区(E2)成都龙泉作为代表点,对不同生态区的热量资源作比较,大五星枇杷在不同生态类型生物学特性调查和果实性状品质作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处于E1下的大五星枇杷长势旺,物候期早,花期长,果实外观内质优,熟期早。在E2型区枇杷长势中庸,物候期晚,花期短较集中,果实外观、内质稍次,成熟期较E1晚2-3个月。主要是由于E1和E2不同生态气候类型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43.
一种新型混合控制技术的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提出了基底隔震和上部结构变刚度/阻尼半主动控制结合的一种新型混合控制型式,并且通过小型电磁振动台模型试验来研究其控制效能,为其今后更进一步理论和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4.
陈栋  李跃青  黄荣辉 《大气科学》2007,31(2):185-201
利用2005年7月6~9日川东地区暴雨过程的观测资料,从大尺度环流、水汽输送和温度平流,并利用湿位涡的垂直和水平分量(Pm1和Pm2)以及相当位温,分析诊断了此次暴雨发生的大尺度环流背景特征以及西南涡发展的物理过程, 其结果表明如下:(1)在此次暴雨发生期间,四川盆地北部由于受中高纬长波东移调整的影响, 不断有低压槽分裂出来并影响此地区, 在盆地的西南方向的孟加拉湾季风槽比较活跃, 南海季风向北输送由于受到西风输送的作用在四川盆地东南部也出现弱的横槽, 并且西太平洋副高西伸到四川盆地东部以及存在于高原中部的高压共同作用, 从而形成明显“鞍”型大尺度环流配置; (2)在此“鞍”型场大尺度环流背景下, 强西南气流绕流高原东侧直接进入四川盆地, 而弱西南气流则绕流云贵高原输送进入四川盆地东部, 受地形的阻挡和西伸的西太平洋副高的作用在四川盆地东部形成向北的急流辐合带, 同时, 由于两支气流输送着大量的水汽, 暖湿空气在川东地区形成高温高湿的辐合区; (3)在此“鞍”型场作用下, 盆地上空的低层不断聚集季风气流输送的大量暖湿空气, 而在高层有冷干空气侵入, 从而导致盆地内低涡系统强烈发展; (4) 由湿位涡的垂直分量和水平分量的诊断表明了在暴雨发生期间, 在四川盆地北部上空的高层不断有干空气入侵, 引起了垂直对流不稳定, 即Pm1<0, 并向盆地东北部发展, 从而使此区域气旋性涡度不断加强, 即低涡强烈发展; 并且, 在盆地上空低层暖湿空气相当位温的水平梯度对于西南低涡的发展和暴雨的发生同样起了重要作用, 正的Pm2中心与暴雨发生区域有很好的一致性, 这表明暴雨往往发生在高温高湿的强垂直不稳定区域。  相似文献   
45.
漳墩矿区位于建阳市北东向直距约38 km处漳墩镇,为查明矿区地热资源赋存状况,对矿区地热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球物理特征及地下水化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矿区地热受构造控制,属于深循环成因的浅埋型中低温带状热储地热田(Ⅱ-2型),具备了地热资源系统的覆盖层、热储层、热源以及传热通道条件,地热水化学成分主要来源于循环途径中岩石的性质,同时与水温、水岩作用及经济条件有关,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要合理开采,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勘查和开发矿区地热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6.
陈栋  宋群华  梅艳  田小燕 《地下水》2018,(6):136-136,147
活性微乳液主要适用于残余油及注入水中的悬浮物和乳化油产生的注水井,少量残余油会造成水的有效渗透率大幅度下降,造成低渗透油藏注水井欠注。本文以杏子川采油厂为例,对具有超高洗油效率的活性微乳增注体系在该厂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常规酸化增注解堵措施分解效果已逐年变差,而采用活性微乳液解堵措施可有效增加解堵效果,提高施工措施的有效性,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7.
土石坝漫顶溃决往往在其下游产生巨大的洪水灾难,研究坝体溃决及洪水演进是防灾减灾的需要。对土石坝漫顶溃决过程现象、机理及其模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讨论了物理模型试验的尺度设计,总结了不同尺度、不同类型、不同条件溃坝试验的研究成果;按照参数模型、简化物理模型、精细物理模型,分类总结了漫顶溃坝数学模型研究进展;阐述了溃坝洪水演进方面的试验与模拟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若干展望,包括河道边界对溃坝过程及溃坝洪水传播过程的影响、非均质土石坝溃决机理、溃坝过程中挟沙水流冲蚀规律、溃坝下游河床的冲淤调整及泥沙分选、溃坝对水生态环境的冲击影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