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6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厦门Yun Dang湖污染疏浚物中铜在海水的释放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松  林汝健 《台湾海峡》1993,12(1):25-29
  相似文献   
102.
厦门港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富集和来源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比较了厦门港湾的浔江、西港和九龙江口等3个区表层沉积物及其酸可溶部分中Fe,Mn,Cu,Zn,Pb,Co和Ni的含量,分析了各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了各重金属元素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03.
海水提铀的研究已将近有二十年的历史.由于海水体系复杂、且其中含铀量甚微(~3μg/l),致使其研究工作难度较大,目前,仍处在实验性阶段.水合氧化钛(或称“钛胶”)是一种提铀性能较好的,目前被普遍采用的无机提铀吸附剂(或称无机离子交换剂).它对海水中铀的吸附机制,无疑是个重要的,因而也是个为人们所重视的研究课题.这个问题的研究一般要从下述三方面着手:吸附剂的结构及其提铀性能;铀在海水中的存在形式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其吸附动力学和机理问题.本文先就前一个问题进行探讨,其它问题准备以后另文讨论.  相似文献   
104.
东山湾表层沉积物Cd,Pb,Cu含量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1984年福建海岸带调查资料,报道了东山湾表层沉积物及其稀酸可溶部分和间隙水中Cd,Pb,Cu含量的分布特征,井探讨了这三个要素含量与沉积物中水合氧化铁和有机质含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5.
长江口表层沉积物中Fe,Mn,Zn,Co,Ni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1981年中美长江口联合研究采集的样品,测定了长江口表层沉积物及其酸可溶部分Fe,Mn,Zn,Co和Ni的含量,报道了它们的分布,分析了它们与Fe-Mn氧化物、有机质和环境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了相应的复相关式。  相似文献   
106.
本工作模拟研究了厦门筼筜污染疏浚物中的Cu 在海水中的释放动力学。Cu 在海水中的释放比较缓慢,在一周内才基本达到平衡.平衡溶出率约10%,平衡时Cu 的质量浓度达13μg/dm~3。溶出过程可用交换吸附动力学模式描述。测得溶出速率常数k_2为0.04~0.20d~(-1),表现活化能E_2≈121kJ/mol,表明Cu 与疏浚物主要以化学作用形式相互结合。本研究结果为疏浚物海上倾倒的环境评估和预测提供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107.
九龙江河口区有机物的转移和入海通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陈松  廖文卓 《台湾海峡》1996,15(3):260-264
1992-1993年4年个航次调查结果表明,九龙江河口区水体中总有机物的含量和转移与悬浮物含量密切相关。当SPM含量低时,其转移过程接近于理想行为;当SMP含量高时,同为非理想行为。  相似文献   
108.
鄂东北地区红安群地层里广泛发育锰矿床(如鹰咀山、四方山-团山沟和孙冲等锰矿床),目前对该类锰矿床的成因研究相对较为薄弱。本文以鄂东北地区鹰咀山锰矿床为研究对象,在详细论述其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对其进行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研究,认为鹰咀山锰矿床属于沉积变质型锰矿床。其形成后经抬升剥蚀至地表,遭受了表生氧化作用。锰成矿过程可分为3个期次:第1期为沉积成岩成矿期,锰矿物由菱锰矿、锰方解石及锰白云石组成;第2期为变质改造期,锰矿物主要由重结晶菱锰矿、黑锰矿及锰铝榴石等矿物组成;第3期为表生氧化期,锰矿物则主要由硬锰矿、软锰矿及锰钡矿等矿物组成。鹰咀山锰成矿物质来源应主要来自火山喷发和海底热液喷流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皖北新元古界望山组灰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皖北新元古界望山组灰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背景,对该地区灰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望山组灰岩中,元素U、Pb、Sr、Sm富集,Nb、Pr、Zr、Hf明显亏损;稀土总量偏低(6.68~42.78 μg/g),轻稀土略亏损,NdSN/YbSN值在0.65~0.91之间变化,轻重稀土分异微弱,灰岩样品均具有程度不同的La和Y正异常。U、Th、Ce等元素特征反映了研究区望山组形成于缺氧的水体环境,Sr/Ba、Sr/Cu值反映了望山组灰岩形成于盐度较大的海水环境和干旱的气候条件;La-Th-Sc和Th-Sc-Zr/10图解指示望山组灰岩可能形成于大陆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110.
在对皖北任楼矿煤系含水层地下水常规离子和稀土元素组成分析的基础上,运用Visual Minteq软件对溶解态稀土的无机形态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煤系含水层地下水分为富SO42-和富HCO3-(或富CO32-)两类,二者pH值大致以8.20/8.36为界。富SO42-水具有相对富HCO3-水偏低的稀土总量,但二者在PAAS(后太古代平均页岩)标准化图解上均表现为轻稀土亏损的型式。富SO42-水中稀土无机形态包括Ln3+、LnCO3+、LnSO4+、Ln(CO3)2-和Ln(SO4)2-(Ln代表稀土元素),但富HCO3-水中以Ln(CO3)2-和LnCO3+为主,且各形态的相对含量与pH值和元素类型(如轻、重稀土)关系密切。HCO3-含量与地下水∑REE和/NdSN/YbSN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表明不同含量的稀土元素无机形态(尤其是Ln(CO3)2-)对地下水中稀土元素总量和轻重稀土分异程度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