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07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1.
要基于最近的实验结果,提出了一个用于数值天气─—气候模式中估计土壤表面湿度的公式。该公式具有十分简洁的形式,且在干、湿土壤状态之间展示出土壤表面比湿的平滑过渡.建议用该公式取代Philip公式。  相似文献   
12.
环境场作用与西南低涡移动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将西南低涡视为迭加在环境场上的一个扰动,把考虑环境场和非绝热作用下的次天气尺度扰动方程组写在一个简单斜压两层模式上,根据西南低涡的特点对方程组作一些近似处理,导得了反映低层(700hPa)西南低涡移动特征的移矢诊断方程。由此分析了影响西南低涡移动的主要因子,得出了一些定性结果。最后,利用移矢诊断方程作了低涡移动的实例计算分析,其结果与实况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13.
谢瑞国  缪强 《四川气象》2001,21(1):48-49
经过一年多的业务运行,我们发现MICAPS系统在数据传输处理中存在不尽完善的地方,造成数值预报产品残缺不全;由于数据传输处理未作配置本地化或配置本地化不完善,致使数值预报产品和实况资料的分析范围、等值线间距、时效、层次等不能满足本地预报业务工作的需要。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文介绍了资料传输、处理有关配置文本本地化的方法。使数值预报产品有用率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约一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数值预报模式产品在业务预报 中的释用预报方法进行了 初步分析,提出了数值预报产品检验的一套方法;分析了数值预报产品的季节适用性问题; 就 预报对象和预报着眼点作了进一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汛期和非汛期主要预报对象的 释用预报思路,并列出了相应的释用预报方法。在去冬今春的业务应用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  相似文献   
15.
经过一年多的业务运行,我们发现MICAPS系统在数 据传输处理 中存在不尽完善的地方,造成数值预报产品残缺不全;由于数据传输处理未作配置本地化或 配置本地化不完善,致使数值预报产品和实况资料的分析范围、等值线间距、时效、层次等 不能满足本地预报业务工作的需要。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文介绍了资料传输、处理有关 配置文本本地化的方法。使数值预报产品有用率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约一倍。  相似文献   
16.
一次持续性强暴雨过程的平均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4年9月2—6日四川盆地中东部发生了一次持续性强暴雨过程。利用时间平均合成分析方法对强暴雨维持期间 (9月3日20:00—5日08:00, 北京时) 的探测资料进行合成平均, 再对合成平均资料做诊断分析, 以揭示持续性强暴雨过程持续期的平均特征。诊断分析显示, 台风西进导致稳定的环流以及中低层大量的水汽输送为暴雨持续提供了背景条件。在时间平均流场上, 与暴雨相联系的中尺度系统十分显著, 它在对流层中低层表现为准东西向的中尺度辐合带, 在对流层高层表现为中尺度辐散带, 两者垂直耦合为深厚系统。此外, 在暴雨持续期间, 对流层低层大气运动表现出强烈的非平衡特征, 这种非平衡的动力强迫作用支撑着低层强辐合的维持。  相似文献   
17.
利用美国冰雪中心(NSIDC)提供的北半球冰雪盖周资料和欧洲数值预报中心(ECMWF)的ERA-40积雪深度再分析资料研究分析青藏高原积雪的时间和空间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积雪在时间的年内变化上,青藏高原积雪过程主要集中在9月后到第二年5月前,并且最大值多出现在1月前后;在年及年代际变化上,小波分析显示,青藏高原积雪量变化存在3~5年的短周期震荡,同时也存在10年左右的长周期震荡,其中20世纪60年代末、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末变化突出,并且青藏高原东部的变化比西部更明显.在空间的分布上,青藏高原积雪主要分布于西部同帕米尔高原相接喀喇昆仑山地区、南部喜马拉雅山脉周边地区和东部念青唐古拉山和林芝地区,高原中部腹地主要表现为少雪区.  相似文献   
18.
湿斜压大气中暴雨中尺度系统发展的一种可能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忠明 《高原气象》2007,26(2):233-239
根据暴雨中尺度系统发生时的大气运动特征,在绝热、无摩擦条件下,从湿斜压原始方程出发,考虑大气运动的涡度及散度演化不仅受动力场的制约,而且还受到热力场的约束,采用不同于传统研究涡度及散度方程的分析方法,导出了新形式的涡度及散度方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湿斜压大气中对流层中低层气流旋转与辐合持续增长的动力特征,初步揭示了湿斜压大气中暴雨中尺度系统发展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距平指数与四川盆地伏旱及主汛期降水的联系。结果表明,高原前期加热强度同四川盆汛期降水和伏旱程度密切相关。把这些关系引入汛期降水预测模型对提高短期气候预测能力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了温度层结为普遍化三次分布情况下对流运动的分岔和突变特征,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加深了我们对非线性对流运动特征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