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71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陈平 《地图》2010,(5):116-121
位于安徽省歙县霞坑镇的石潭是徽州旅游圈中的一个另类。尽管在地理和行政范畴上,它的确属于古徽州,但绝大多数游客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在地图上都相当难找的地名,石潭自然更不会出现在旅行团队的线路目录中。  相似文献   
132.
“下雪不冷化雪冷”的农谚久为流传,并且还有人用现代气象学的观点对这一农谚进行了解释:下雪时,由于水汽凝华释放潜热,大气增温;而化雪时,由于积雪融化吸收热量,大气降温。这一解释似乎有一定道理,但仔细分析,却不尽然;这一农谚虽家喻户晓,却包含有非科学成分...  相似文献   
133.
陈平 《地图》2021,(1):122-135
沙溪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考古发现证明,早在公元前400多年,沙溪先人就拥有了较高的青铜冶炼技术.唐代南诏国在大理一带兴起,成为当时大唐与吐蕃的缓冲地带.沙溪正是沟通唐蕃两地经济、文化交往的茶马古道上的一座驿站.唐代以后,在与沙溪坝子一山之隔的弥沙发现了盐井,古称"傍弥潜井".沙溪作为离盐井最近的茶马古道集市,...  相似文献   
134.
135.
双能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DECT)由于其材料分解能力,在高级成像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图像域分解直接对CT图像进行线性矩阵反演,但分解后的材料图像会受到噪声和伪影的严重影响.虽然各种正则化方法被提出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它们仍然面临着两个挑战:繁琐的参数调整和过度平滑导致的图像细节损失.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迭代残差网络的...  相似文献   
136.
摘要-对非理想观测环境下,采用GPS精密单点定位技术施测1:10000像片控制点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通过采用不同软件、不同案例、不同解算方法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满足精度要求的结论,编写了适合云南高原山区的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像控点施测技术规定。  相似文献   
137.
目的:比较直接数字X线摄影(DR)和多排螺旋CT(MSCT)在骶椎骨折诊断中的准确性,并评价对临床治疗指导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骶椎骨折患者的DR和MSCT资料.DR观察正、侧位片;MSCT观察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在骶椎骨折诊断率、分类上进行比较并与手术结果对照....  相似文献   
138.
陈平 《地图》2011,(6):100-105
许村保留了较为完整的历史村落风貌,伞今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有近200幢,种类多样,布局严谨,工艺精湛。与宏村、西递等徽州名村相比,地处偏远一隅的许村鲜为人知,然而从历史文化价值来吞,却足一座不折不扣的“国宝”级古村。  相似文献   
139.
本文在分析华丰矿区地质开采环境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冲击地压形成的内外因和内在斑裂产生的机理。建立健全了灾害预测防治体系,提出了开采解放层、煤层注水、爆破卸压等治理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0.
陈平 《地图》2014,(6):114-121
这是一个具有伊斯兰风格的典型回族村落,拥有一个美丽且带着禅意的名字——东莲花,它好似一朵盛开在光阴里的莲花。东莲花村坐落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洽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永建镇米汤河丑半,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风格独特的古民居,较完整地保存了伊斯兰传统文化的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使得这个看似平常的小村庄,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历史上,东莲花村是茶马古道南线上的一处骚站,曾因“马帮文化”而繁盛一时。据说,该村村民为元朝曾主政云南的色目人赛典赤·瞻思丁之子马德宗的后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