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135篇
测绘学   43篇
大气科学   161篇
地球物理   108篇
地质学   258篇
海洋学   94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51.
1974年在一水晶矿石英脉晶洞中,发现了一种含Ba、Li的硅酸盐新矿物--纤钡锂石。我们对纤钡锂石进行了光性研究、比重测定、差热及热失重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等工作,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2.
朱效中  朱学光 《探矿工程》2011,38(10):60-62
淮北某煤矿因第四含水层水量过大,通过F5断层导入采煤工作面,使采煤生产陷入停顿。为解决采煤工作面涌水量过大问题,研制了高浓度化学浆液,经钻孔注浆收到良好的止水效果,使近200万t煤炭资源恢复开采,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3.
稳定的群落结构是退耕地生态系统恢复的主要标志之一.以祁连山东段旱泉沟流域退耕区为例,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建植6 a的人工草地群落稳定性,结果表明:人工草地在短期内形成了不同于撂荒地的植被格局,草地群落盖度、高度和地上生物量特性明显优于撂荒地和天然草地,部分人工草地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高于撂荒地,功能群结构仍以多年生禾草占优势,无芒雀麦+紫花苜蓿混播草地多样性指数低,处于高产和稳定阶段;各草地根系主要分布在0~10 cm土层,不同草地类型0~20 cm土壤含水量变化最大,4种人工草地对土壤水分的影响表现为提高30~50 cm土层的水分含量,在水分涵蓄方面优于撂荒地.但与天然草地相比未形成密丛型禾草,群落稳定性差,草地群落的演替方向具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54.
2010年9月,一篇题为《一位边陲国土所长的生命答卷》的文章在《中国国土资源报》、《南方国土资源》杂志等媒体上刊发,韦寿增的名字迅速在国土资源系统传颂;2011年3月,一场追授韦寿增同志荣誉称号命名表彰大会暨先进事迹报告会的举行,韦寿增的感人事迹令千千万万人感动落泪。是的,韦寿增,一个普通的国土所长,他以"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清正廉洁"的精神魅力令国土人瞩目,让无数人敬仰,他是国土人的骄傲,是国土人的精神标杆。为了弘扬韦寿增的精神,学习先进,创先争优,努力推动国土资源事业向前发展,从本期起,本刊特邀全区国土所长结合韦寿增事迹,就"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甘于清贫"、"清正廉洁,不滥用职权"等专题进行座谈。"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拧在哪里就在哪里发光。"这是雷锋同志的一句格言。是的,韦寿增爱岗敬业的精神其实就是雷锋同志这句格言的形象写照。社会中的每个人不管身处哪个岗位,都可以在哪里发光发热,只要勤奋工作,忠于职守,热爱自己的岗位,埋头苦干,发扬吃苦耐劳的"老黄牛"精神,就可以在本职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何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忠于职守,以韦寿增为榜样,勇于肩负起国土事业的使命?请看本期各国土所长座谈韦寿增事迹发表的个人感言——  相似文献   
155.
重点介绍了水合物法海水淡化技术的基本原理、流程及其应用进展,并与目前的主流海水淡化技术进行了对比.水合物法海水淡化技术具有洁净环保、成本低廉、能耗低等绝对优势,必将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6.
传统上认为前陆冲断带内部的背斜构造具有"成排成带分段"的特征,在表观认识和宏观尺度上讲,容易理解这一特征,并且通过"成排成带分段"的解剖,直接为含油气区带评价和地震解释方案的落实提供指导作用。随着前陆冲断带深层结构的精细解剖和三维空间内构造变形的准确刻画,发现前陆冲断带深层构造变形的分布并非成排成带分段的特征,褶皱构造的发育与分布明显受前陆冲断构造位移量及各个断层位移量的大小所控制,各个断层控制的逆冲岩席在垂向上相互叠置、侧向上交叉对接、走向上错落有致, 3D立体空间内由多个次级弧形体组成鳞片状分布。本文以中国天然气勘探最为成功、勘探资料最为详实的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为例,通过地震剖面精细构造解释,揭示出构造变形的运动学特征及其构造位移量在传播过程中的分异和转换,进而控制冲断带内部构造岩席的生长发育和空间展布特征,并在3D立体空间内揭示冲断岩席受构造位移量的控制而成鳞片状分布的规律,控制这一分布规律的主控因素是冲断构造位移量与冲断岩席长度之间定量的几何关系。这一认识提升了油气藏评价和构造圈闭描述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7.
热带气旋路径预报的遗传算法客观综合决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一种采用遗传算法(GA)用于台风移动的多预测结论的客观综合决策方法. 通过对1884~2002年的台风数据超大样本训练学习, 设计了用于台风路径预测的遗传学习人工神经元网络(GLANN), 可以把台风移动的预测转化为在其移动中对运动环境动态变化的适应. 采用GA进行网络结构描述, 提出一种遗传选择适应度函数设计, 并给出获得适应度最高(误差最小)的计算方法. 采用人工神经元网络遗传算法与其他方法, 对近年来异常路径台风进行了预报能力的平行对比分析. 参加对比试验的台风有多种类型, 包括海、陆生命史较长, 且登陆影响严重的9711号台风(Winnie), 20世纪90年代以来登陆并影响我国的10个疑难路径台风, 1998年登陆及影响我国的台风, 以及2000年在西北太平洋和南中国海生成的台风24~48 h预报. 试验结果表明, GA方法优于其他方法, 对异常路径台风表现出明显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58.
复杂地区典型特征往往表现为近地表地质结构复杂,纵向、横向变化大,地下地质构造破碎,大倾角老地层出露。作者介绍了该类地区地震资料的主要特点;分析了处理好该类地震资料起决定性作用的静校正、去噪技术、频率补偿及偏移成像几个重要环节,并指出了生产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9.
利用大量远场观测地震图反演了新疆伽师地区三次不同机制类型Ms6级地震的破裂过程.结果表明,1998年8月2日Ms6.1级地震破裂尺度小,破裂过程简单,最大滑动量为12 cm,主破裂过程持续时间为8 s.1998年8月27日Ms6.5地震破裂过程的空间分布反映出双侧破裂特征,主破裂过程在前13 s基本完成,最大滑动量为63 cm,破裂面上起始破裂点两侧的滑动矢量方向不同.2003年2月24日Ms6.8地震的破裂过程最为复杂,震源时间函数由两次上升时间组成,破裂一共持续了32 s,最大滑动量为32 cm.研究表明,余震主要发生在主震破裂图像中大滑动量区域的外围或滑动量变化梯度较大的区域,主震后短期内发生的余震震源机制解也与破裂面上断层的错动方向一致,表明余震的位置和机制与主震破裂所引起的应力重新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160.
汶川地震余震序列的地震各向异性   总被引:35,自引:17,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震源区及周边地震台站记录的余震序列资料,使用剪切波分裂系统分析法,分析了汶川地震发震构造龙门山断裂带及周边地区的地壳各向异性特征,推断了地壳最大主压应力方向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大致以安县为界,位于龙门山北东段的台站快剪切波的偏振方向为北东向,与断裂带走向一致;而位于龙门山西南段的台站快剪切波的偏振方向为北西向,与断裂带走向垂直;这个特征同样揭示出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逆冲、北东段带有明显走滑性质的特征.研究还显示,靠近龙门山与鲜水河、安宁河小江断裂交汇区附近的台站快剪切波的偏振方向表现比较离散,这可能是由震源区局部的复杂地质构造引起,与该地区复杂的主压应力方向特点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