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72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43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42.
143.
仙干座β型星是上部土序的一类短周期变星,它们的脉动起因是一个长期使人困惑的问题。本文评述了仙干座β型星的一些观测特性,如物理参数,不稳定带在赫罗图中的位置,演化阶段,周期和脉动模式等。我们同时也讨论了几个脉动激发机制,即恒星通过什么途径使别的能量转化为脉动的机械能。机制分深层和包层两类,重点讨论了不透明度机制。  相似文献   
144.
本文根据依赖时间的对流统计理论,研究了对流同变星脉动的热力学耦合。对11种天琴座RR型变星模型序进行了线性非绝热脉动的计算,并探讨了脉动不稳定区红端边界对于恒星质量、光度、氦含量以及对流参数c_1=I_(el)/H_p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45.
中国东北造山带—盆地系统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把东北地区岩石圈和地幔作为统一整体 ,在全面考虑地质时期地幔所受热力、重力、相变力、地球自转及公转速度变化效应以及边界地质条件和变异等因素影响的基础上 ,依据地幔运动过程中遵循的动力学原理 ,建立了地质时期东北地区地幔运动的数学模型 ,并依此对东北造山带—盆地系统深部地幔流场进行了动态模拟 ,重塑了地质时期东北大陆岩石圈深部地幔的运动及其演变历史 ,探讨了东北陆内造山带—盆地系统构造演化的动力机制 ,揭示了深部地幔作用过程与山脉—盆地演化的力学联系。  相似文献   
146.
利用阿鲁科尔沁旗天山站1959~2004年的气温、降水资料,分析了近46年来的气候变化趋势。主要分析温度的变化趋势、冷暖的阶段性和冷暖变化的时间突变点;分析气候变暖前后干旱、洪涝发生的特点。结果显示:46年来,阿鲁科尔沁旗年平均气温一直是呈波动上升的,尤其以春、冬季升温最为明显;气温的变化主要有2个阶段,气候变暖后干旱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7.
工作信息     
10月26日上午,全国精神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内蒙古气象局(机关)、呼伦贝尔市气象局等1001个单位被授予全国明单位称号;北京市密云县气象局等1999个单位被授予全国精神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此次气象部门共有66个单位获表彰,其中全国明单位23个,全国精神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43个。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明委副主任孙先健、明办副主任王怀刚和明单位代表北京市气象局纪检组长胡荷参加了表彰大会。  相似文献   
148.
程玉琴  张少文  徐钰强  胡桂杰 《气象》2001,27(11):44-46
夏季旱涝与冬季环流关系密切。亚洲地区冬季纬向环流异常偏强,经向环流偏弱,同时1月的极涡所在纬度(简称极涡纬度)偏南时,极易造成赤峰地区夏季洪涝;相反,纬向环流偏弱,经向环流偏强,同时1月份的极涡纬度异常偏北时,极易造成赤峰地区夏季干旱。据此,把冬季环流进行分型,预测赤峰地区夏季旱涝。  相似文献   
149.
赤峰地区近51年来的气候变化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赤峰地区1951-2001年的气温、降水资料,分析了赤峰地区近51年来的气候变化趋势,主要是分析温度变化趋势和干旱、洪涝发生的特点。结果显示:51年来,赤峰地区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尤其以冬季升温最为明显,平均上升0.52℃/10年。不论是年平均气温还是冬季的平均气温,其主要波峰、波谷都呈明显上升趋势,波峰有9-16年的周期,波谷有13-16年的周期。年降水量有增加的趋势,但出现干旱的概率却在增加。而随着夏季降水的增加,洪涝发生的概率也在增多。  相似文献   
150.
通过相关系数普查,选取若干个预报因子,依据预报量与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曲线,剔除了稳定的因子,选用相对稳定的因子,然后确定入选因子的预报指标。综合分析各指标的预报结果,建立极端降水的多指标预报规则,即多指标集成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