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0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137篇
测绘学   99篇
大气科学   113篇
地球物理   72篇
地质学   398篇
海洋学   147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125篇
自然地理   9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81.
湖泊底泥疏浚环境效应:Ⅰ.内源磷释放控制作用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通过为期一年的疏浚模拟试验,在试验室培养疏浚与对照柱样研究了底泥疏浚对内源磷释放的控制效果,结果发现,疏浚表层30cm能够有效的消减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含量与孔隙水中PO43-p含量,在一年的试验周期内,疏浚和对照柱沉积物-水界面的PO43-P通量分别为-143.8至14.4与-237.3至3047.6μg(m2·d),疏浚柱沉积物-水界面的磷通量总体上低于未疏浚对照的磷通量,尤其是在温度较高的月份,从2006年3-10月疏浚柱沉积物-水界面磷释放通量显著低于未疏浚对照柱,疏浚沉积物的磷的释放潜力低于未疏浚对照沉积物,研究结果表明,在外源磷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底泥疏浚是消减研究区内源磷负荷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82.
湖泊底泥疏浚环境效应:II.内源氮释放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为期一年的疏浚模拟试验,在试验室培养疏浚与对照柱样研究了底泥疏浚对内源氮释放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发现,疏浚表层30cm能够有效的消减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与孔隙水中NH4^+含量.在一年的试验周期内,疏浚和对照柱沉积物-水界面的NH4’通量分别为5.3至18.6mg/(m2·d)与-9.4至67.5mg/(m2·d),疏浚柱沉积物-水界面的Nm+通量总体上低于未疏浚对照的通量,尤其是在温度较高的月份,从2006年5-12月疏浚柱沉积物-水界面NH4^+释放通量显著低于未疏浚对照柱,疏浚沉积物的NH4^+的释放潜力低于未疏浚对照沉积物.研究结果表明,在外源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底泥疏浚是消减研究区内源氮负荷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83.
时变功率谱模型参数衰减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美国西部基岩强震加速度记录资料,采用多重滤波技术计算水平向和竖向地震加速度记录时程的时变功率谱值,并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了对应于各条加速度记录时程的时变功率谱模型参数值.采用经验统计方法,分析了水平向和竖向加速度时变功率谱模型参数随震级、震中距及频率的变化规律,建立其衰减模型,并由多随机变量一致加权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了各衰减模型的系数值.通过与现有时变功率谱衰减规律的对比分析,证明了本文提出的衰减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84.
陈洁  钟广见  温宁 《地球物理学报》2009,52(11):2788-2797
南海的扩张、成因演化研究的成果主要基于深部速度研究及磁条带研究的基础上,但南海东北部边界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次通过对南海东北部边界的反射地震剖面973的综合研究,结合前人的天然地震震源研究及地质研究成果,得到南海形成与扩张是单方向向菲律宾吕宋岛弧—台湾岛地块漂移的结果.南海各块体处于一个统一的区域应力场作用之下,菲律宾吕宋岛弧—台湾岛地块限制了南海的扩张与发展;在此应力条件下,不同部位受力状态不同,就南海东北部973剖面地震波场特征,可划分为五个构造单元:AB段南海东北部大陆架张性盆地区;BC段大陆坡为伸展区,形成大量张性盆地;CD段中部深海沉积盆地为弱挤压区,深海沉积盆地弱变形,大陆坡张性盆地浅俯冲其下,深海沉积盆地西部翘起,向东倾斜;DE段东部为强挤压区,沉积盆地挤压变形,越向东挤压越强烈,深海沉积盆地浅俯冲其下,相对弱变形并西部翘起;E以东,菲律宾吕宋岛弧—台湾岛构造带为稳定地块.南海东北部在东或南东方向统一的区域应力场作用下,处于张性、弱挤压、强挤压不同压力状态,形成南海特有的由北西向东呈现拉张-弱挤压-强挤压构造格局,反射地震剖面上显示两个浅俯冲点.每个块体构造层呈手风琴风箱式折曲并向东聚敛,近菲律宾吕宋岛弧—台湾岛构造带其折曲更为严重,沉积盆地由西向东,展现为不同阶段的沉积盆地,发育、成长、结束、消亡,块体俯冲方向以及各块体的区域性倾伏方向均与区域应力场方向一致.  相似文献   
985.
通过分析比较了人工配合饲料及天然海藻饲养的九孔鲍 (Haliotisdiversicolorsupertexta)肌肉的营养成分及氨基酸含量。同时 ,测定了贝壳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这将有助于了解喂养人工饲料和天然海藻饲料的九孔鲍营养生理代谢的特点。与此同时 ,对喂养海藻饲料所出现的贝壳裂嘴和中间破损的异常鲍 ,也作了微量元素分析 ,探讨生长异常的原因。1材料与方法1.1样品的采集1.1.1天然海藻组九孔鲍取自福建省漳浦县 ,大小壳长4cm左右。养成期约4个月 ,以摄食海带为主 ,养殖过程发现有少量鲍发生贝壳裂嘴或…  相似文献   
986.
平谷-兴隆地区中新元古代银多金属矿床成因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平谷-兴隆地区中上元古界地层中发育有洞子沟、边墙沟、后干涧、银冶岭等银多金属矿床。其特点是:产于中上元古界地层中。与中元古火山岩或火山角砾岩筒在空间和时间上有一定的联系。对其成因争论较多,本试图从区域展布特点和矿床特征探讨其成因。  相似文献   
987.
在野外露头观察和岩心描述的基础上,结合测井、地震和三维电法资料分析,认为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新近系和第四系共发育冲积扇、冲积平原、扇三角洲和湖泊4种沉积相类型;每一种沉积相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若干沉积亚相和微相。新近纪吉迪克期,古近纪形成的湖泊开始向南部退缩,扇三角洲分布在山前地区;新近纪康村期基本继承了吉迪克期的沉积格局,扇三角洲的分布范围较吉迪克期大;新近纪库车期,构造抬升导致湖泊快速萎缩,山体隆升并遭受剥蚀,为冲积扇的形成提供物源,从山前到盆地中心依次为冲积扇、冲积平原和湖泊;第四纪,湖泊完全消失,以冲积扇沉积为主,冲积平原仅分布在西盐水沟-东盐水沟一线南部地区。  相似文献   
988.
受中国结构调整和欧债危机影响,2012年全球钢铁市场整体低迷,美国市场表现比较亮丽,亚洲市场低迷,欧洲市场表现最差。展望2013年,受益于房地产行业复苏,美国经济将持续增长,钢铁需求仍然旺盛,行业有望继续景气。虽然欧洲债务危机有所缓和,但警报并未解除,预计2013年欧洲钢铁需求增长空间有限,市场将温和上涨,钢厂经营环境仍然很差。2013年中国经济有望恢复活力,东南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这两个地区的需求将带动2013年亚洲钢铁行业明显好转,市场价格将有较大幅度的上涨,钢厂的盈利能力明显改观。整体上判断,由于经济好转,2013年全球钢铁需求增速加快,产能利用率提升,2013年全球钢铁市场将呈现量价齐升态势。  相似文献   
989.
综合普通岩石薄片、铸体薄片、电子探针、X衍射、扫描电镜等多种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塔河油田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储层特征、成岩作用、孔隙类型及物性特征进行了探讨,并就储层物性控制因素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研究区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储层主要为潮坪沉积的中—粗粒岩屑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其次是岩屑长石砂岩;虽然储层岩石现今埋深达5 000m,但其孔隙度和渗透率平均值分别为9.93%和34.46×10-3μm2,属于中孔中渗储层,储层孔隙主要为粒间碳酸盐胶结物溶蚀孔隙;砂岩深埋优质储层的主要原因与成岩序次和后期碳酸盐胶结物溶蚀有关,早期碳酸盐胶结抑制了压实作用,后期的碳酸盐胶结物溶蚀为储层提供了大量储集空间;成岩序次是控制该地区储层物性的关键,溶蚀作用是前提,沉积条件是基础。  相似文献   
990.
张紧器是深水铺缆船上的关键作业装备。由于结构的不对称性,在不加控制的情况下,两个夹紧缸在运动过程中会产生不同步,从而造成系统过大的作用力和/或强烈振动而破坏机构。介绍铺缆张紧器及其夹紧系统工作原理,设计夹紧缸同步液压控制系统并进行了仿真,验证系统设计的可行性,为铺缆张紧器的设计与调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