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87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105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塔河奥陶系油藏断裂对古岩溶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塔河地区奥陶系断裂特征的系统统计分析表明,塔河地区的大型溶洞或分布在T74界面以下较深的溶洞,多数明显受到中-大型断裂的控制作用。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断裂主要形成于海西早期,断裂带控制了海西早期溶洞的形成。根据断裂与溶洞发育之间关系,提出了"控洞断裂"、 "洞控断层"的概念,并指出塔河地区中-大断裂主要为"控洞断裂",控制了深部岩溶洞穴分布,而小型不协调"毛毛断裂"多数为"洞控断层"。根据岩溶期次及断裂分布及"控洞断裂"的认识,建立了塔河地区奥陶系古岩溶作用时期深部洞穴形成的"断裂环"岩溶的模式。研究成果为塔河及外围地区奥陶系溶洞型油藏的勘探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2.
Development and experiments of the Sea-Wing underwater glide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Underwater gliders,which glide through water columns by use of a pair of wings,are efficient long-distance,long-duration marine environment observatory platforms.The Sea-Wing underwater glider,developed by the Shenyang Institute of Automation,CAS,is designed for the application of deep-sea environment variables observation.The system components,the mechanical design,and the control system design of the Sea-Wing underwater glider are described in this paper.The pitch and roll adjusting models are derived based on the mechanical design,and the adjusting capabilities for the pitch and roll a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models.Field experimen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for validating the gliding motion and the ability of measuring ocean environment variables.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e motion performances of the glider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03.
Kuh-e-Jahani盐丘是扎格罗斯山地区现今仍在活动的大盐丘之一,盐体从海平面以下约4 km处底辟上升到海拔近1.5 km的高度,由于不能承受自身重量而向四周扩展,四散分布的盐席记录了该区地壳搬运的历程。利用对盐丘形态和运动速度的观测结果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设定盐的粘度在10 16 ~10 17 Pa·s之间,盐丘表面的溶蚀速率为2~3 cm/a,在盐喷出口处上升速率为2~3 m/a。结果表明,在Kuh-e-Jahani地区因 盐体的强烈挤出作用,可能使其深部的盐源几乎被抽空,并且这个盐丘不久就会因为其上部盐体的溶蚀作用大于盐喷作用而开始缩小。  相似文献   
104.
描述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利用Schmidt望远镜实现的各种巡天计划及Schmidt底片的特点。介绍了Schmidt底片处理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分块底片处理法(Subplate),Mask法和滤波法处理底片的数学理论和结果。讨论了现代其他数学方法用于Schmidt底片处理的可能性。最后对编制LAMOST输入星表可能采用的底片处理方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5.
介绍了江苏省首次成功组织凹凸棒石粘土矿探矿权挂牌出让试点活动的做法.提出了推进探矿权市场建设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6.
用照相底片改进依巴谷星的自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佘山40厘米折射望远镜拍摄的历元间隔约为30年的9张底片上共17次露光观测,以PPM星表作为初始参考星表,用中心重迭法进行叠代归算,得到了射电源0316十413附近的28颗星的高精度位置和自行,其中6颗为依巴谷星,这些依巴谷星的赤经自行和赤纬自行内部误差的平均值分别为■年和■年.  相似文献   
107.
本文研究了1986-1988年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法国地球动力学中心和上海天文台用激光测月资料推算的UT1-UTC值,并与国际地球自转参数服务给出的UT1-UTC值作比较,得到各分析中心推算UT1-UTC值的内符和外符。  相似文献   
108.
109.
对目前国际上有关非刚体地球章动研究的时展作了简要回顾,重点介绍了包含海洋和大气的非刚体地球章动模型和有关研究工作,并对将来的发展方向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