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68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91.
通过对八一地震台井水位2017年出现的流体异常事件进行跟踪核实和分析,探讨了水位异常变化的原因。结合该井水文地质、井孔条件,分析了观测数据,开展了水温梯度、水流量测量等工作,得到以下认识:八一井套管封闭完好,出水量稳定,井水矿化度高,水位异常变化是观测系统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2.
193.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海军地理的研究出现了许多新的课题,产生了一些新的观念。本文探讨了在新时期海军地理探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4.
为了解阿尔金山前带东段基岩储层主要特征,对储层进行评价.在野外露头踏勘、岩心观察描述、薄片鉴定及相关分析测试的基础上,结合普通测井资料、成像测井资料及孔渗密实验数据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阿尔金山前带东段基岩储层岩性主要是岩浆岩和变质岩,岩浆岩以花岗岩为主,变质岩以片麻岩为主.储集空间类型主要包括未完全充填裂缝、溶蚀孔洞和基质微孔3类.基岩储层孔隙度介于0.004%~9.760%,平均孔隙度在1.663%~3.844%;渗透率介于最大值0.002~33.239mD,平均渗透率在0.020~3.836 mD,片麻岩类物性整体好于花岗岩类,孔隙度和渗透率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基岩储层主控因素包括岩性及矿物组合、古地貌、先存断裂及破碎带、后期岩浆侵入及热液作用4个方面.结合基岩储层的物性特征及形成的主控因素,建立了多因素控制的基岩储层评价标准,将储层分为好、中等、较差、差4类.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多以Ⅱ类储层为主,主要见于花岗片麻岩,其次是花岗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等.东坪鼻隆、牛中-牛北斜坡可见Ⅰ类储层;尖北斜坡、牛东鼻隆、冷北斜坡多为Ⅱ类储层.   相似文献   
195.
介绍赵纪生教授治疗慢性肾炎的经验。赵教授认为慢性肾炎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肺脾肾三脏亏虚,标实为湿热、风湿、瘀血。治疗时主张“抓主症、识病机”,提倡早期及时治疗,针对不同证型提出祛风除湿、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健脾益肾、清热解毒之法,临床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96.
采用C18固相萃取GC/FPD法测定水中的5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用甲醇和水活化固相萃取柱,二氯甲烷-正己烷洗脱,定容1.00mL上机测定;讨论了萃取时间、洗脱体积、氢气流量等影响因素。此方法可用于饮用水中马拉硫磷、乐果、对硫磷、敌敌畏和甲拌磷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197.
针对地面激光扫描及无人机航摄技术在实际外业测量中受视场角限制或遮挡等因素的影响而难以获取待测区域完整的点云数据的问题,本文在经典ICP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顾及高程差异和点云密度的激光点云与影像点云融合方法。通过差分数字高程模型对点云进行分块,并基于点云密度选取融合范围,将分块后的影像点云配准到激光点云的孔洞和稀疏区域。本文方法能够提高激光点云与影像点云的融合效果,保持激光点云的精度并保留更多的细节特征,实现激光点云与影像点云的高质量融合。  相似文献   
198.
Based on our previous work, the influence of annealing conditions on impurity species in in-situ arsenic (As)-doped Hg1-xCdxTe (x≈ 0.3) grown by molecular beam epitaxy has been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by modulated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a. The results show that (i) the doped-As acting as undesirable shallow/deep levels in as-grown can be optimized under proper annealing conditions and the physical mechanism of the disadvantage of high activation temperature, commonly assumed to be more favourable for As activation, has been discussed as compared with the reports in the As-implanted HgCdTe epilayers (x≈ 0.39), (ii) the density of V_textrmHg has an evident effect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bandgap (or composition) of epilayers and the excessive introduction of VHg will lead to a short-wavelength shift of epilayers, and (iii) the V_textrmHg prefers forming the VHg-AsHg complex when the inactivated-As (AsHg or related) coexists in a certain density, 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to annihilate VHg in As-doped epilayers. As a result, the bandedge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epilayer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have been drawn as a brief guideline for preparing extrinsic p-type epilayers or related dev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