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2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The influences of 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 (TRMM) precipitation products on the structure and underlying physics of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ISO) a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U.S.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Goddard Earth Observing System model version 3 (GEOS-3)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 (DAS).The strong ISO phase in the 1998 summer is apparently located in the Asian monsoon region and the east equatorial Pacific region.The eastward propagation is a dominant feature for the tropical ISO at 20 to 30-day oscillation while the northeastward propagation is the salient ISO at 30 to 60-day oscillation over the 10°N to 25°N belt region.It appears that the Kelvin wave structure is for the tropical 20 to 30-day oscillation.The tropical 30 to 60-day oscilla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Kelvin-Rossby wave.The impact of satellite-derived precipitation (and its associated latent heating) on the ISO intensity is limited in the GEOS-3 assimilation system.However,its impact on the ISO spatial structures is obvious.Overall,the results demonstrate a better eastward propagation and a northward propagation of ISO with the TRMM precipitation simulation,indicating that latent heating is very important in exciting the equatorial ISO.  相似文献   
82.
Using Atmospheric Infrared Sounder (AIRS) humidity profiles, rainfall from the Tropical Rainfall Mea- suring Mission (TRMM) Global Precipitation Index (GPI), Quick Scatterometer (QSCAT) satellite-observed surface winds, and SST from the 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 for NASA's Earth Observing System (AMSR E), we analyzed the structure of the summer quasi-biweekly mode (QBM) over the western Pacific in 2003-2004. We find that the signal of 10-20-day oscillations in the western Pacific originates fro...  相似文献   
83.
84.
北极涡活动对我国同期及后期气温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利用NCEP/NCAR1950-2002年500hPa月平均再分析高度场资料计算出北半球及各分区的月平均极涡面积、强度,讨论了它们与我国气温的相关。结果表明:北半球500hPa年平均和4季的极涡面积大小与我国多数站点同期气温呈负相关,尤其在年平均及冬季状况下最显著,1-12月极涡面积与气温的负相关呈由减弱到增强的变化趋势;而极涡强度与我国同期气温的相关性相对较弱,在秋冬季不少地区出现正相关,1-12月极涡强度与气温负相关性的变化趋势是由增强到减弱。利用奇异值分解研究极涡对后期我国气温的影响后发现,极涡指数与后期我国气温呈负相关,但不同季节差异较大。当冬季Ⅳ区极涡面积显著缩小、北半球极涡总强度明显增强时,长江中下游以北及东北地区下一年春季气温通常上升;春季Ⅰ区极涡面积、强度异常偏大,则夏季华南沿海、西南及河套地区气温比常年偏低;若春季北半球极涡强度减弱、夏季亚洲区极涡面积收缩,则其后的秋季华北气温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85.
海气相互作用与年代际气候振荡可能机制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从简单海气相互作用方程组出发,引进新的海洋对大气加热函数,得到简单海气相互作用方程组的解析解。解析解表明,海气相互作用可以产生不稳定耦合波,这种波的不稳定程度随海气相互作用系数和深海对海洋混合层的影响而不同,并且e-折时间尺度随海气相互作用系数出现极小值,这个极小值点对应的周期是最不稳定海气耦合波的周期;海气相互作用产生的最不稳定海气耦合波的周期在中纬度地区是18a,在低纬度是3.5a,在高纬度是35a,它可能是海气系统年代际振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6.
利用一个由表面摩擦和辐射线弛强迫驱动的斜压准地转两层模式作数值试验,来研究斜压大气中的亚临界不稳定现象。试验结果表明,当无量纲量β≥0.25时,斜压两层大气中能够发生亚临界不稳定现象。亚临界不稳定现象的发生与初始扰动的选择有关。科氏参数的经向梯度的大小又是影响斜压稳定性强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值越大,斜压稳定性强度越小。  相似文献   
87.
基于GIS的水库防洪决策支持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安徽省基础地理信息、气象、水文等大量空间和非空间数据为基础,利用世界著名的GIS软件ARC/INFO和ArcView,结合数据库管理技术和其他高级语言进行二次开发,实现数据管理、图形显示、查询检索、统计量算、空间分析、图表输出等功能,为汛期水库科学调度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8.
从准地转正压涡度方程,提出新的双时间尺度,首次导得了正压大气波动的4波准共振耦合方程,即广义Landau方程,利用新的守恒量,求得其甚低频周期解,其周期为一年左右,这可认为是实际大气中年际振荡的一种新的物理机制。并可求出4波准共振波矢。  相似文献   
89.
线性和非线性正压不稳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陆维松 《气象学报》1987,45(3):274-281
本文从无摩擦的、无辐散的非线性正压涡度方程出发,利用行波解,在相平面上对方程的平衡点分别导得线性和非线性正压不稳定判据,与传统的不稳定判据作了比较分析。还求得了线性和非线性不稳定波的解析解,计算结果表明,若初始时刻两者波幅相等,则以后非线性不稳定波幅的增长值总小于线性不稳定波幅的增长值。非线性效应有使线性不稳定指数型增长减缓的作用。不稳定使得振幅比初始时刻增大一倍所需要的时间,对于线性不稳定大约是6h,对于非线性不稳定大约是18h,后者与实际大气中的观测事实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0.
利用准地转正压涡度方程全球谱模式,以对三个行星波准共振相互作用作了数值试验,取两类准共振波矢:(1)K1+K2+K3=0,ω1+ω2+ω3+△ω;(2)k1+k2+k3=0,l1+l2+l3=△l,ω1+ω2+ω3=0,分别积分90d,得到了一些重要结果:(1)纬向波数k=1,2,3的三个行星波存在着较强的波-波相互作用;(2)由于波波相互作用,这三个行星波存在着周期为20-45d左右的低频振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