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35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珠江口淇澳岛红树林区海水中营养盐和叶绿素a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虎  高航  周怀阳  郭卫东 《台湾海峡》2005,24(4):502-507
2004年4月对珠江口淇澳岛红树林区进行现场调查,分析该区域营养盐和叶绿 素a浓度分布特征,并对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营养盐及 叶绿素a浓度均较高;而且靠近岛屿、红树植物分布较多的区域,溶解无机氮(DIN) 含量要低于距离岛屿较远、红树植物较少的区域;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绿素a与无机氮 化合物之间相关性较好,与磷(PO4-P)、硅(SiO3-Si)之间却无明显相关,说明无机氮 化合物与浮游植物和初级生产力之间关系密切,氮元素及其循环对红树林生态系统 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2.
海洋CDOM光吸收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在厦门湾的现场调查和实验室分析,对目前海洋CDOM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从空白扣除、吸收系数和光谱斜率S值的估算方法、不同粒径滤膜对CDOM光学性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就河口混合过程中S值理论保守行为的判断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测定水样时,应以过滤后的纯水作为空白,CDOM的吸收系数应进行校正以消除样品中非CDOM信号的影响。进行CDOM的S值估算时,不论是高浓度的河流端还是低浓度的海端水样,当波长范围相同时,非线性回归所得S值均大于线性回归。当波长范围不同时,对任何一种回归方法,S值随长波区成分增多而降低,线性回归方法其降低程度尤其明显,总之波长范围对非线性回归处理的影响很小,S值通过对校正后的吸收系数进行非线性回归处理,同时波长范围选300—500nm较为适宜。决定河口混合时S值变化的因素不仅仅是河海两个端元CDOM的S值,还有它们CDOM浓度的相对大小,滤膜对近海Ⅱ类水域CDOM光吸收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以采用0.20μm左右的滤膜过滤水样为宜。  相似文献   
53.
9810号台风影响期间厦门湾海水化学要素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热带风暴是影响我国沿海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由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保护等工作的需要,加之海洋科学观测技术手段的进步,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致力于热带风暴对近海水文气象、海岸港湾工程建设、水体热交换、海洋生态等方面的影响.台风风场导致海水水体强烈运动,加之其所伴随的暴雨、风暴潮将会极大地加速近岸浅水海域陆-海,河-海,海-空,海水-海底沉积物等界面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引起海水水化学要素在短期内急剧变化,进而影响海水水质状况以及海洋生物过程,海水养殖和其他海洋资源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4.
九龙江口CDOM的荧光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利用荧光光度计对2001—2003年期间九龙江口4个航次水样中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的荧光光谱进行了测定,并对其荧光性质、荧光强度的分布与季节性变化特征及其河口行为进行了分析,同时与厦门岛周边海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输入九龙江口的CDOM荧光强度季节变化明显,夏高(17.16QSU)冬低(5.73QSU)。所有站位表层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底层,与河口区垂直分层一致。南支CDOM荧光强度随盐度的变化率高于北支,说明九龙江河水主要沿河口南岸入海。4个航次CDOM荧光强度都呈保守混合趋势,但观测到CDOM表观荧光效率随盐度增加而降低,暗示在低盐度区可能有胡敏酸的絮凝沉降。厦门周边海域CDOM荧光强度以西海域北部最高,西海域南部和同安湾次之,厦门东侧水道最低。各水域表层CDOM荧光强度与盐度均呈反相关关系,但不同水域回归曲线的斜率有差异,九龙江口、厦门西海域南部及厦门东侧水道三个海域具有同一相关趋势线,表明西海域南部和东侧水道主要受九龙江水输入控制,而西海域北部有不同的趋势线,这主要受污水输入的影响,由此很好地证卖了CDOM的水团示踪作用。  相似文献   
55.
河口污染沉积物中生金属释放与迁移的围隔生态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卫东 Wong  CS 《台湾海峡》2000,19(3):276-283
利用围隔式生态实验装置研究了加拿大False河口污染沉积物中重金属Pb、Zn、Cd、Cu在海水环境中的行为。实验模拟了4种环境条件:(1)高生产力;(2)低生产力;(3)高悬浮物含量;(4)还原环境,结果表明,污染沉积中重金属在海水环境中的行为既取决于元素自身性质,亦受外界环境条件制约,还原环境能抑制重金属的释放,有助于体系中原有的重金属清降出水柱,低生产力条件下,Pd、Zn表现出释放行为,而高生产力和高悬浮物含量条件下,Pd、Zn表现出先释放后迁移,而Cd、Cu则呈现出相反的图象。研究了实验期间4种重金属释放与迁移的净通量,表明氧化条件下Cu、Zn净释放通量比Cd、Pb高1~2个量级。研究表明,添加粘土及向还原环境倾倒均有助于减轻污染沉积物倾倒后重金属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56.
Frequency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race elements Fe. Mn, Zn, Cu. Sr and Ba are studied for the marine organisms collected from typical Chinese coastal waters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major elements Ca and Mg. Nearly all the distributions for trace elements in macroalgae, benthic molluscs, crustaceans, cephalopods and different tissues of fish (muscle, liver and bone ) are found to show some degree of positive skewness, indicating a relatively large number of marine organisms with low concentrations for a particular element and only a few organisms with disproportionately high concentrations. Their distribution types are generally logarithmic normal distribution or nearly logarithmic normal distribution. Distribution of Ca is similar to that of trace elements, while Mg shows normal distribution. Average elemental concentrations of major types of organisms are calculated based on their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相似文献   
57.
多普勒雷达资料的直接同化对降雨预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V3.1及其三维变分同化系统WRFVAR3.1,对2008年8月10日奥运期间北京地区发生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多普勒雷达资料变分同化试验,并对同化结果和降水预报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雷达资料的同化能有效改善初始场中风场、水汽、温度场的空间分布、量值大小,使其包含更多中尺度信息;(2)雷达反射率同化对大气的湿度场和温度场影响较大,而雷达径向速度同化则主要调整大气的风场;(3)对短时0~6h内的降水预报,反射率的同化对降水预报改善明显,径向速度的同化对降水预报影响相对较小,而两者的联合同化降水预报效果最好;(4)雷达资料的同化对较长时间6~12h的降水预报仍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8.
西沙珊瑚礁中青藏高原隆升的锶同位素记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南海珊瑚礁记录了青藏高原隆升、古季风、南海板块的构造运动,火山喷发作用等方面的信息,是独特的古环境记录类型。本文着重探讨了上新世以来青藏高原隆升与西沙珊瑚礁海水锶同位素演化的关系,并建议大洋钻探计划在西沙珊瑚礁上钻探,系统识别和提取珊瑚礁中高分辨率的古环境记录。  相似文献   
59.
9810号台风过程厦门近岸海域POC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研究了9810号台风影响下九龙江口及厦门西港表层海水颗粒有机碳(POC)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某些环境因子的关系,除厦门西港低潮水外,台风期间POC含量的迅速增大,此“冲击期”共维持3d后POC值迅速回落,进入“恢复期”。台风期间,九龙江口高低潮,厦门西港高潮表层水POC含量分别为0.739、1.319和0.848mg/dm^3,是非台风状况下的1.1、1.9和1.4倍,陆源有机物的输入和底质再悬浮作用是控制表层水POC含量的主要因素,而厦门西港低潮水POC含量受台风作用影响较小,碎屑POC为厦门近岸海域表层海水POC的主要组成部分。POC与溶解态N、P营养盐有一定正相关性,暗示其可能来自颗粒物有机N、P的生物降解。  相似文献   
60.
于1998年10号台风、2000年10号台风碧利斯和2000年6月厦门地区特大暴雨影响期间。在厦门港湾对表层海水溶解无机氮(DIN)、溶解无机磷(DIP)以及盐度、DO、Chla等相关环境因子进行定点连续观测。描述了台风暴雨期间和恢复期DIN、DIP的变化特征。对水动力因素、底质再悬浮、有机物氧化降解及生物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