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31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148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214篇
海洋学   22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40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水银洞超大型金矿赋存于龙潭组地层中的碳酸盐岩型矿石已成功利用,并建成了中国第一座原生卡林型金矿山-贵州紫金水银洞金矿,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物质组成较复杂,品位相对较低,矿床范围内赋存于构造蚀变体(Sbt)中的40余吨金资源尚未能利用.  相似文献   
102.
藏北羌塘盆地东部地区三叠系巴贡组之上沉积超覆了一套火山岩-火山碎屑岩. 该套地层下部玄武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明显可以分为2组,一组年龄相对年轻 (220.4Ma±2.3Ma),代表了羌塘东部地区鄂尔陇巴组火山岩的喷发年龄;另外一组 年龄相对较老(241.4Ma±3.6Ma),可能与中三叠世羌塘地区普遍存在的碰撞隆升事 件有关。羌塘中生代(晚三叠世—早白垩世)盆地演化早期的沉积作用经历了由陆相 至海相的超覆过程,沉积超覆作用从冲洪积相开始,伴随着岩浆侵入、火山爆发及火 山碎屑沉积作用,总体上表现为一个向上变深的海侵序列,显示裂谷盆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3.
根据中东地区鲁卜哈利盆地古生界不同沉积相储集砂体的地震反射构型不同,运用地震资料精细解释与地震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盆地东部已钻井区辫状河道和三角洲前缘砂体的沉积特征与地震反射构型特征进行了识别分析;并由此类比到西部地区进行储层预测,在沉积环境相同的T构造区古生界志留系三级基准面旋回TS3下降期,识别出与东部反射特征相似的两套地震反射体,分别预测为辫状河道和三角洲前缘砂体;以此为依据提交的井位建议得到采纳,实钻后证实预测砂体存在。  相似文献   
104.
基于ETM+遥感数据源,利用ENVI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对云、雪被、第四系、水体、阴影等进行了掩膜;采用特征主成分分析技术对西藏自治区朱诺斑岩型铜矿床及其外围地区开展遥感羟基和铁染矿化蚀变信息提取,并进行了地质解译。据此圈定找矿远景区,为朱诺铜矿床外围地区开展找矿工作提供了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05.
在吉林磐石七间房剖面上部的两个样品( Lqt 22 和Lqt 26) 中发现了牙形刺Declinognathodus bernesge,D. inaequalis、D. noduliferous s. l. 及D. praenoduliferous。这一动物群的时代清楚地表明七间房剖面鹿圈屯组上部的时代为晚石炭亚纪巴什基尔期( Bashkirian) 的早期,可精确确定为D. praenoduliferous 带晚期至D. noduliferous 带早期。吉中地区石炭系的中间界线无疑在鹿圈屯组内部。  相似文献   
106.
围绕钻井工程设计优化展开研究,论述了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井身结构优化过程,提出了井身结构优化方案;建立了该区岩石可钻性剖面,结合钻头使用效果评价,推荐了钻头选型方案;介绍了该区钻井液体系优选及使用情况。形成了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钻井设计优化方案,提出了后续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7.
降雨型浅层滑坡危险性预测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分析SHALSTAB和TRIGRS等浅层滑坡物理确定性模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降雨入渗动态守恒的瞬态降雨入渗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初期降雨过程、降雨历程以及饱和非饱和入渗过程,证明了SHALSTAB模型是该模型的特殊形式,并克服了TRIGRS模型参数繁多及一维入渗路径的问题.将无限边坡模型、瞬态降雨入渗模型和GIS进行耦合,研发了可用于大范围降雨型浅层滑坡危险性预测的集成系统,根据边坡的地质条件、地形参数和降雨特征即可对降雨条件下浅层滑坡的危险性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08.
利用1.×1.的NCEP/NCAR资料、相关物理量、FY卫星和常规气象资料,对“康森”移动路径和强度突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康森”移动路径与副高的位置、形状演变有关,西风带低槽东移,加深作用影响副高的改变.越赤道气流,不仅对“康森”强度突变有影响,对其路径的改变也有影响.“康森”在近海突然加强期间,对应南亚高压强度的...  相似文献   
109.
0812号台风鹦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雷达资料分析了台风"鹦鹉"影响过程的环流形势特征,发现:(1)台风鹦鹉的影响期间,南压高压中心位置稳定在青藏高原东部,有利于台风右侧高层的辐散流场;(2)副高强度偏弱位置偏东,不利台风东侧水汽输送。700hPa槽后的偏北气流大举南下与台风前的偏北气流合并,台风中层冷空气的入侵影响有利暴雨的发生;(3)暴雨期间,低层切变在广西南部频繁摆动为当地暴雨提供动力条件,台风强度和云系的维持主要来自于南海20°N以北的一条较狭窄的急流带为台风前西侧降水提供水汽条件;(4)南宁多普勒雷达速度图上的γ中尺度系统与强度场上雨团强度分布有很好的对应关系,造成暴雨的原因是不断发展的强对流单体。  相似文献   
110.
5月12日,以省委政法委纪检组长李力为组长的省纪委检查组一行5人,通过听汇报,知识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