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31.
黑龙江省飞机人工增雨空地传输系统业务化设计与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主要实现飞机的实时轨迹显示和实时通信指挥,应用北斗卫星的通信功能,利用GPS进行实时定位,由北斗回传信息,在叠加了各种实时气象信息的电子地图上显示作业飞机的实时轨迹并进行实时的短信互通,实现大规模、大范围增雨作业飞机的实时调度指挥。对飞机人工增雨作业避免盲目性、提高科学指挥作业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2.
1引言2010年6月26日黑龙江省呼中县发生了重大森林火灾,前期由于暖高压控制,使当地出现了异常高温天气,给扑火带来不利影响。由于火场风力大,气温高,加之地形复杂,给扑救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此次森林火灾来势之猛、火点之多、涉及范围之广,在夏季雷击火历史上罕见。6月30日受高空横槽和地面锋面系统的影响,在火场地区进行作  相似文献   
33.
根据探空数据风场资料、WR-98型作业火箭的弹道性能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对该型火箭的实验数据,对韶关2021年1月21日一次火箭增雨作业的落点进行预测,并与实际落点对比,探讨高空风对增雨火箭开伞后箭身残骸落点漂移的影响,为广东省安全开展地面火箭增雨作业提供参考。虽然预测落点与实际落点有误差,但落点方位是一致的,可以在地面火箭增雨业务中应用。  相似文献   
34.
根据目前我国民用无人机的性能和分类,结合广东省突发应急事件的要求,对广东省无人机气象灾害应急平台设计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建立全省应急无人机统一框架,需要规范无人机视频采集格式。由无人机、通信以及地面测控等组成的无人机平台,具有集航线设计、显示回放、多媒体采集、喊话及二次开发等功能。对于不同地域的应急应选用不同类型的无人机,城市应急选用自带降落伞的多旋翼无人机;山区应急选用具有垂直起降功能的固定翼无人机;海上应急选用长航时、速度快、抗风能力强且能在沙滩上起降的固定翼无人机。  相似文献   
35.
杨晋  韩淑媛  杨建忠  郑凯  王堃 《水文》2016,36(2):67-72
针对水文基层单位传统绘制高水报汛曲线图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利用CAD强大的绘图功能和EXCEL海量的数据存储、计算功能,提出了制作水文高水报汛曲线毫米格数字化图采用的软件、方法、原理、技术、流程等内容,此方法的应用提高了水文高水报汛曲线的绘图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36.
针对埋深小于3000 m固体矿床资源的勘探与评价需求,研发地下及井中探测软件平台.平台采用Qt语言开发,平台中各重磁电方法正反演模块多由Fortran语言编写,这里以磁偶极子源正演方法,利用平台接口和开发模板,对混合编程技术进行详细介绍.该混合编程基于平台中的算法项目模板和界面项目模板进行构建,使用动态链接库技术,采用...  相似文献   
37.
利用天气图、物理量场图和哈尔滨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CC)的基本产品资料,对2002年5月13日五常县境内发生的一次强对流性天气的超级单体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分析,初步探讨了使用新一代天气雷达探测超级单体强对流云的方法。  相似文献   
38.
为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的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人影火箭弹监控管理机制,有效降低风险隐患,引入信息化物联网理念,通过二维码识别、4G通信、GPS与GIS等技术,建设广东人影物联网火箭弹管理系统。该系统的实现对广东省人影火箭弹各使用环节进行信息自动采集和跟踪,确保人影火箭弹的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有效提高全省人影作业安全管理的科技水平,在实际业务运行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9.
利用深度学习开展高原地区卫星影像去云是一个研究热点.本文提出了基于DCLS-GAN的天绘一号卫星高原地区影像的去云方法,采用对抗学习的思想构建深度卷积对抗生成网络,自主学习影像中云覆盖部分的典型地表特征,从而恢复云覆盖下垫面形貌.基于Encoder-Decoder结构生成网络,构建固定与可移动2种云区掩膜,在矩形固定中心掩模预训练之后进行随机位置云掩模迁移训练,使用最小二乘重建损失与交叉熵对抗损失的联合损失函数,用于精确修复云覆盖区域地表;基于CNN鉴别网络,判别生成影像的真实性.采用双线性插值提高云覆盖区域的修复精度,后处理使用泊松编辑处理平滑预测边界,减少伪迹的影响.在测试数据集上的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总体去云效果在峰值信噪比、结构相似性与自然影像无参考质量评价算法指标上优于经典方法与原始Context Encoder,速度上较经典图像重建方法优势较大,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