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大气科学   75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青藏高原低涡移出高原的大尺度条件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6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计算分析了各类高原涡东移出与未移出高原的对流层中、上层多种合成物理量场。研究指出,高原低涡移出高原是受西风带天气系统与副热带天气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对流层中层与上层的天气系统相互作用造成的。研究揭示了低涡东移出高原的大尺度条件及物理图像,还揭示了各类高原涡东移出高原的大尺度条件的主要差异。为预报高原涡移出高原的暴雨、洪涝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2.
南支气流对高原低涡移出青藏高原影响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1年以来移出青藏高原后活动时间长(〉48小时)的3次高原低涡在南支气流影响下移出高原的个例,进行了325°K等熵面分析、500hPa水汽输送、涡度平流的诊断分析,得出了南支气流影响高原低涡移出高原的共同特征与差异,给出了南支气流对高原低涡移出高原影响的综合作用的概念模型。丰富了高原低涡东移的认识,为高原低涡洪涝暴雨的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3.
高原地形对四川盆地西部突发性暴雨影响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用η模式对1995年8月24日四川盆地西部一次突发性暴雨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地形减半、无地形数值试验。由对数值模拟与试验的结果分析得出:(1)青藏高原地形有利于高原东麓暴雨区的扩大与强度加大。(2)高原地形对其以北的天气系统南伸和以南的天气系统北扩有阻碍作用。(3)高原地形可影响高原附近以东地区的物理特征场分布,从而影响暴雨区的位置与强度。  相似文献   
24.
利用成都区域气象中心η坐标模式,对2002年汛期及主要降水过程进行了η坐标模式降水预报检验,对典型个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模式对夏季区域性过程有较强的预报能力,模式预报雨量中心强度有50%与实况相差小于25毫米。模式对晴雨预报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对降水强度的预报通常偏弱,对落区的预报位置易偏西、偏北。模式易漏报不易空报,当模式预报有较大量级的降水时,实况出现的概率很大,但要注意落区的位置。高分辨率模式在降水中心强度的预报较低分辨率模式接近实况,低分辨率模式在降水落区和中心位置预报上较接近实况。  相似文献   
25.
利用成都区域气象中心η坐标模式。对2002年汛期主要降水过程进行了η坐标模式降水预报检验。并分析了模式预报对不同影响系统的反应,进行了个例分析。检验分析结果表明:η模式对区域性中雨以上降水过程有较强预报能力。在夏季500hPa高原或西北地区有低值系统、700hPa有西南涡或兰州涡、850hPa盆地有涡情况下,则模式降水预报强度偏小;反之,在能量过高、500hPa高原至川西北有高值系统、700hPa有兰州低涡、850hPa盆地弱南风情况下。模式预报降水易漏报或强度偏弱。就平均情况而言。模式对有无降水预报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对降水强度的预报通常偏弱。对落区的预报位置易偏西、偏北。随着降水量级的增大。降水预报能力减弱,空报率和漏报率增大。模式易漏报不易空报;当模式预报有较大量级的降水时,实况出现的概率很大,但要注意落区的位置。  相似文献   
26.
利用成都区域气象中心η坐标模式,对2002年汛期及主要降水过程进行了η坐标模式降水预报检验,对典型个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模式对夏季区域性过程有较强的预报能力,模式预报雨量中心强度有50%与实况相差小于25毫米.模式对晴雨预报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对降水强度的预报通常偏弱,对落区的预报位置易偏西、偏北.模式易漏报不易空报,当模式预报有较大量级的降水时,实况出现的概率很大,但要注意落区的位置.高分辨率模式在降水中心强度的预报较低分辨率模式接近实况,低分辨率模式在降水落区和中心位置预报上较接近实况.  相似文献   
27.
高原低涡东移过程的水汽图像   总被引:9,自引:12,他引:9  
郁淑华 《高原气象》2002,21(2):199-204
通过对1998年8月3-5日水汽图像分析发现;(1)对流层中,上部水汽涡旋的出现,东移、消失对高原低涡的形成,东移、消失有指示意义。(2)与高原低涡相伴的水汽涡旋的东移,变化与贝加尔湖东南部低压所伴有的气旋水汽带的东移,变化是密切相关的,(3)高原低涡的形成与印度洋,阿拉伯海,印度有大范围强水汽向东北输送到高原有关,在向北输送的水汽减弱时,青藏高原地形对水汽输送的屏障作用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28.
通过对近11年四川盆地发生泥石流和滑坡灾害的气象成因分析,进行了泥石流和滑坡预测模型的研究和对四川盆地强降水η数值预报模式产品释用研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建立了1l数值预报模式产品释用四川盆地泥石流和滑坡预报系统。经2003年业务试运行,效果好。  相似文献   
29.
长江上游暴雨对1998年长江洪峰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郁淑华 《气象》2000,26(1):56-57
通过对1998 年长江上游四川境内暴雨、雨量水文资料、卫星云图等分析,归纳出了1998 年长江上游暴雨的基本特点,认识到长江上游暴雨、高原天气系统与四川云团的活动对1998 年长江洪峰的形成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30.
通过对η坐标数值预报模式预报的降水量检验分析,发现η坐标数值预报模式对青藏高原天气系统活动造成的四川盆地降水预报明显偏弱,且雨区偏北、偏西。我们使用风场资料对高原天气系统作自动识别,进行了对高原天气系统影响降水的强化与雨区漂移的处理,研究得出了η坐标数值预报模式释用强降水预报方法。通过对1991-2001年四川盆地发生泥石流、滑坡灾害的气象成因(强降水)分析,研究得出了四川盆地不同的地质地貌条件下泥石流、滑坡预测雨量标准。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四川盆地泥石流、滑坡产生的强降水预报方法。经2003-08-09业务试运行,效果较好,较成功的预报了四川盆地西部、西南部3次大暴雨过程触发的多处泥石流、滑坡灾害,在防灾减灾中发挥了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