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8篇
  免费   230篇
  国内免费   280篇
测绘学   109篇
大气科学   273篇
地球物理   190篇
地质学   827篇
海洋学   118篇
天文学   29篇
综合类   112篇
自然地理   10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地电阻率预报地震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薛顺章  温新民 《地震学报》1994,16(2):227-234
采用单一极距观测地电阻率预报地震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本文以地下浅部水平层状介质模型为基础, 建立多极距观测系统电阻率反演方法, 以探索提高地电阻率预报效能的新途径。多台的长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多极距观测反演方法获得的地下浅部勘探底层电阻率的变化预报地震, 比地电阻率变化预报地震具有明显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2.
江绍断裂带中闪长岩类的糜棱岩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3.
本文采用一个有限区域七层原始方程诊断模式,利用己知的多年1月平均高度场,对方程进行迭代求解,得到水平和垂直运动场。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发现用此方法得到的诊断风场比地转风场更接近实际,特别是急流区。另外发现高原地区冬季的平均流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从高原对气流的影响,可以把对流层分为三种不同情况,850mb以下为摩擦影响层;700—300mb为绕流影响层,400mb以上高原对气流除了绕流分支作用外,爬坡作用明显增加;可到了125mb这种机械障碍物作用己明显减少。2、高原地区的垂直运动与降水量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尤其是高原南坡的上升运动有一大降水带与之对应,最大值可达5×10~(-3)mb/秒。3、从经向垂直环流图的分析发现,紧贴高原南坡出现一个局地哈德莱环流,它与高原南部的哈德莱环流是分开的两支。它进一步证实了高原地区确实存在一个独立的季风系统。  相似文献   
114.
浙江西裘细碧角斑岩的成因与相关幔源花岗岩类的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华南地区广泛分布不同时代、不同成因的花岗质岩石,但前寒武纪花岗岩很少,主要分布于江南地背斜带范围内,其中的一种花岗岩在很多方面与各种成因的后寒武纪花岗岩类有着很大的差别。这类岩体一般体积不大,化学成分偏中性,并常与大量的富钠  相似文献   
115.
佛子冲含银铅锌矿床银的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佛子冲中温热液型含银铅锌矿床银主要来源于燕山期岩浆,部分来源于围岩。矿床的形成明显受岩浆、构造和围岩性质的控制;铅锌矿床中的伴生银含量为35×10 ̄(-6)—59×10 ̄(-6),具有综合利用价值;矿石中的银以均匀分散态存在,少量以显微的独立银矿物形式存在,主要富集于方钻矿中;矿石中银矿物的出现和富集与矿石的结构构造和方铅矿含银量高低有关;银在矿床空间上具有明显的正向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16.
前言我国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据二百万分之一地质图,可圈出大于5平方公里的1270个,占全国面积25%。若按面积大小划分,其比重是:巨型、大型盆地(1万平方公里以上)24个,占盆地总面积67.3%;中、小型盆地(1万—1千平方公里,或更小)约1246个,  相似文献   
117.
在中国东部的中生代断陷盆地中经常有大量次火山花岗斑岩类与陆相的中酸性火山岩共生,有时并与浅成侵入体共同构成火山侵入杂岩。其中有些次火山花岗斑岩的产状和结构比较特殊,对其成因有过长时间的激烈争论。确切地了解这些次火山花岗斑岩的特征,弄清它的形成机理是火山岩地区岩石学、基础地质及找矿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浙江桐庐的自碎二长花岗斑岩就是这样一种次火山花岗斑岩。  相似文献   
118.
我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出露广泛,它们是西太平洋沿岸玄武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本世纪初,我国地质学家就开始对它进行研究。近十余年来,随着1/20万区域地质调查的进行和上地幔基础地质理论研究的开展,各地质单位积累了大量有关玄武岩的资料。为总结已经取得的成果和推动今后玄武岩研究的开展,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相似文献   
119.
我国中、新生代盆地铀矿的成矿条件及成因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成矿物质来源,矿床与地层构造、沉积建造、火山活动、盆地发展史等关系,把我国中、新生代盆地铀矿按矿床成因划分为三种类型:即成岩矿床,沉积改造矿床,后成(热水)矿床。各类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详见表1。本文结合相应实例着重讨论前二种成因类型的成矿条件及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120.
国省道车载GPS交通道路数据的导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燕平  邓国庆 《测绘标准化》2002,18(4):45-46,37
不同的GIS软件平台采用各自的数据格式,对采用多平台的数据生产、数据库建库造成了数据交换的障碍。利用ARC/INFO的二次开发功能,解决了国家基础测绘生产中GEOSTAR数据转入ARC/INFO平台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