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质学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为了深入了解天山山区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触发和变化,对发生在新疆伊犁河谷一次中亚低涡背景下的短时强降水过程MCS成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利用自动站小时降水数据分析得出此次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并基于FY-2G卫星TBB产品、多普勒天气雷达数据对MCS的云图和雷达特征进行分析,得出该地区中-β尺度MCS(MβCS)具有明显的夜发性和后向传播特征,且分别在山区、平原上空发展和增强并长时间维持,雷达图上强回波带、逆风区和超低空急流的持续出现说明局地对流增强。此外,选取代表站雨强与对应TBB、雷达回波进行分析,发现强降水时段雨强的空间分布与TBB梯度大小成正比,时间分布与回波顶高和垂直液态含水量成正比。利用探空、地面风场以及ERA 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MCS形成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和中尺度特征进行分析,得出深厚中亚低涡前部局地对流活动的加强触发MCS的生成,中低层多通道水汽输送和局地长时间水汽辐合、大气不稳定层结、中低层的风场辐合和垂直切变、高低层θse梯度增大以及低层暖平流增强为MCS的发展和维持提供了动热力和水汽条件。  相似文献   
12.
青河1961-2008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河近48 a气温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河年平均气温在1989年开始发生暖突变。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夜间气温显著升高,白天气温也明显升高,从而导致气温暖突变。在各个季节中,冬季和夏季气温的明显增暖对年平均气温暖突变的贡献最大。在各种温度升高过程中,升幅最大的是最低气温,尤以冬季最低气温升温最大,升温率达1.1℃/10 a。而最高气温的升温幅度小于最低气温,从而日使较差表现为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一次锋前对流性暴雨的分析与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多普勒雷达强度场以及累积雨量、雨强等雷达二次产品对2003年7月13日15时43分发生在新疆昌吉市附近的局地性暴雨进行了分析.分析指出,暴雨51%的雨量由锋前对流风暴单体形成,有35%的雨量为锋面云系前部的对流云产生.对对流风暴单体的形成条件和移动的短时预报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一次冰雹天气成因及雷达回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气象单收站和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对2006年4月23日发生在兵团农六师境内一次冰雹天气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日北疆地区的气压分布有利于冷空气入侵,充足的水汽、下垫面的快速增温以及局地的气流辐合为对流云的形成提供了热力和动力条件,雷达回波径向速度场中的垂直风切变也有利于强对流云的产生和维持。这些结论对今后的强对流天气预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模糊分形方法在探地雷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地雷达是一种高精度的地球物理探测仪器,但是雷达信号中有较多的多次波干扰,一般方法较难滤除。应用模糊滤波技术和分形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提出模糊分形滤波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多次波干扰的问题,同时缩短了雷达子波在反射界面的延续时间提高了探地雷达信号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16.
一次大面积降雪多普勒速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CINRAD/CC多普勒雷达速度回波资料分析了2002年12月15—16日凌晨新疆北部沿天山一带的大面积降雪过程。结果表明:速度资料中的冷(暖)平流和辐合(散)与降雪的形成、维持和消散关系密切。逆风区和速度梯度大的区域附近一般与反射率因子较大值区域相对应。而且,速度回波分布变化较强度回波分布变化提前,对降雪的短时预报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根据五家渠市新一代多普勒雷达(CINRAD/CC)的探测资料,分析了2003年6月30日发生在奎屯河流域的一次弓形回波的形成、演变和运动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一次中天山暴雨过程的雷达回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2003年7月13~14日中天山北坡的一次降水量超过50mm的暴雨天气,对其在新一代天气雷达上的强度和速度特征进行了分析,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为这一地区暴雨天气的识别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