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68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44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216篇
海洋学   2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91.
本文指出了“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将理论结合实际就磁力仪性能试验及磁测资料整理方面的技术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做法.  相似文献   
192.
近40年来三北地区的温湿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国藏 《气象学报》1992,50(3):383-384
当今气候的变化为世人瞩目,为具体地了解我国三北(西北、华北、东北)地区的气候变化,本文使用了1951年以来气温和相对湿度资料,就近8年(1981—1988)与1951—1980(297站)和1951—1960(气温175站、湿度137站)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变化的总趋势是平均气温升高、相对湿度下降。 1.气温 进入80年代我国三北地区变暖趋势十分明显。按上述时段比较,近8年平均气温分别升高0.2℃和0.4°C,其分布的主要特征是:  相似文献   
193.
华北南部、西南部寒武系及上前寒武系的分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河南的罗圈组被认为是冰碛层以来,许多同志对华北南部及西南部寒武纪及晚前寒武纪地层划分、对比等问题比较重视,不少同志发表了文章,提出了一些看法。这对我国南北寒武纪及晚前寒武纪地层对比甚为重要。 1976年8—9月卢衍豪、袁克兴,袁金良在宁夏贺兰山苏峪口及山西南部中条山观察寒武纪底部的地层。同年9—10月张文堂、林焕令、伍鸿基、袁金良在山西芮城中条山水峪  相似文献   
194.
北祁连山的地质调查,解放前只局限于交通沿线,解放后,进行了规模空前的区域调查、普查勘探和研究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地质资料.值的提出的是,1956-1958年中国科学院祁连山地质队的综合考查以及1958年至今所进行的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完成,对北祁连山解决了一些根本性的地质问题,为广泛深入地开展研究工作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并由此引起愈来愈多的地质工作者的兴趣.如黄汲清从地槽褶皱带的多旋回发展进  相似文献   
195.
贵州松桃、铜仁及湖南泸溪一带寒武纪地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引言湘西黔东的寒武系相当发育,是本区主要合矿地层。据田奇(王隽)报告,自1918年起,即有不少地质学家前往调查。对地质、矿产方面都有不少报导。1940年,田奇(王隽)在“论湘西黔东汞矿之生成与产状”一文中,把寒武纪地层自下而上分为六个单位:Cm_1为深灰至灰黑色页岩,风化后外表呈黄色。Cm_2为灰黑色页质石灰岩,常夹黑色页岩,含球状化石。Cm_3为灰黑色或黑色页岩,—部分常含钙质。Cm_4为灰黑至黑色薄层状页质石灰岩,内常夹灰黑色页岩或钙质页岩。Cm_5为淡灰色硅化条带状石灰岩。Cm_6下部为黑或灰黑色页岩与石灰岩互层,上部为黑色薄层状石灰岩与页岩互层。在Cm_6的下部,田奇(王隽)、刘国昌  相似文献   
196.
多相流动测井数据的预处理方法及软件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测井曲线平滑处理和深度校正,对生产测井资料进行了预处理。采用VisualC++及与其兼容的C语言开发的可视化程序实现了生产测井资料的预处理功能,并且多相流动测井数据预处理的软件化为以后的解释工作提供了方便。实际测井资料解释试验表明,该方法应用于产液剖面测井资料解释,提高了解释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7.
文章介绍了几个电法勘查在寻找人防地道的应用实例.实践证明,中间梯度法在寻找人防地道方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8.
青藏公路南段岛状冻土区内冻土环境变化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王绍令  赵秀锋 《冰川冻土》1997,19(3):231-239
将90年代的勘探,钻孔测温和地面综合调查等实测资料与70年代对比,发现青藏公路南段状多年冻土区内的冻土退化和生态环境变化相当明显,表现为岛状多年冻土南界北移12km,多年冻土岛总面积减少7%,沼泽化湿地面积缩小约三分之一,沼泽化草罗向草原化草甸逐步转化,湖塘和洼地中的水生植物群落向湿。中生植物群落演替。草场退化亚,少数地段土地沙化,形成活动性砂丘,目前区内的生态环境正向劣势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9.
由无线和有线传递的气象电报,通过转报系统都可直接进入计算机,但一些话传的气象电报要进入计算机必须手工输入。为了提高输入时效、减少劳动量,我们编制了这一电报键盘输入程序。用该程序输入气象电报,所按键数很少,修改也方便。框图见图1。程序清单附后。  相似文献   
200.
青藏公路纳赤台地区融冻褶皱及其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绍令  边纯玉 《地理研究》1993,12(1):94-100
昆仑河及其主要支流的Ⅳ—Ⅰ级阶地发育着融冻褶皱,其形成时代为两期:晚更新世末期(距今20725—14041年),全新世中期(距今约3000年)。它际志着本区在晚更新世末期为连续多年冻土区,年平均气候较今低5—6℃;在全新世新冰期时为岛状多年冻土区,年平均气温较今低2.5—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