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225篇
海洋学   25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51.
152.
针对云南省测震台网对连续率提升的需求,结合现行网络框架以及已有网络接入条件,通过路由器及服务器配置,设计并实现以有线信道为主,无线信道为辅的传输方案,为提升云南测震台网运行率提供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53.
选用云南省云龙台、永胜台、云县台、丽江台、昭通台DSQ型水管倾斜仪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时间段的观测数据,准确计算各台站数据的完整率、年零漂、年变幅、M_2波潮汐因子相对中误差、相对噪声水平等参数,并结合水管倾斜仪故障信息、台址条件,综合分析影响各台站水管倾斜观测质量精度的主要因素,提出改进各台站观测资料质量的具体措施,为云南区域仪器设备更新升级改造、观测山洞新建改造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54.
鄂尔多斯盆地丰富的石油资源来自盆地南部中晚三叠世延长期富烃坳陷,其中贡献最大的长7段页状优质烃源岩以富铀、夹多层凝灰岩为特征。延长期大型富烃坳陷具南深北浅的坳陷型结构,内部接受统一的湖相沉积。在富烃坳陷的深湖-较深湖区,为优质烃源岩发育区;亦为烃源岩中较高铀含量(测井高伽马异常)和凝灰岩夹层较厚分布区,在位置上三位一体、彼此交互叠置。盆地上古生界-中侏罗统多层系高热演化区上下同位,早-中侏罗世多期持续沉降区先后叠置,均位于延长期富烃坳陷范围内。综合调查研究揭示,在延长期,特别是长7段沉积期间,各类深部物质上拱挤入构造(如砂岩墙(脉)、泥岩脊和热液碳酸盐岩结核)、同沉积变形构造(如断裂、褶皱、揉皱、滑塌、滑坡等(软)地层变形)和事件沉积(如浊流沉积、震积岩及湖底扇等)发育,主要分布在富烃坳陷深湖-较深湖区。在烃源岩等地层中,检测出多种指示深部热流体活动的岩石矿物和地球化学异常。深部探测显示,在富烃坳陷深部400km以上壳幔各界面呈上拱的结构特征。这表明延长期富烃坳陷和其中优质烃源岩是在构造活动明显、深部作用活跃的地球动力学环境中形成演化的,从深层次揭示了其形成条件与发育环境。延长期富烃坳陷与印支期秦岭造山带的形成演化及其岩浆活动,在空间上相邻、发育时限相当、演化阶段响应、活动兴衰同步,是在华北-扬子两大陆块汇聚碰撞,进而向板内构造环境转换的动力学环境中进行的。延长期富烃坳陷两次较长距离的沉积-沉降中心迁移,是对秦岭碰撞造山环境重大变革始发的响应和纪录。在南北两大陆汇聚碰撞过程中,在仰冲华北板块后陆地带深部积聚的巨量俯冲物质发生熔融和热量转换,促使该区深部物质过饱和聚集、热能及压力超常骤增,形成较小尺度地幔对流,熔融物质与热能上拱,引发地壳表浅层拱张破裂和侧向扩展,于是发生沉降,形成延长期具热-张性特性的富烃坳陷,称其为后陆盆地。后陆盆地与前陆盆地分别位于碰撞造山带两侧仰冲和俯冲板块临山一侧,但其构造属性有质的不同,油气赋存和成藏特征也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55.
贵州省六盘水水城高位远程滑坡流态化运动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位远程滑坡是中国西南山区常见的一类灾难性地质灾害,其发生往往伴随有碰撞解体效应,导致滑体碎裂化,转化为碎屑流或泥石流,具有流化运动堆积的特征。2019年7月23日发生于中国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的鸡场镇滑坡是典型的高位远程流态化滑坡,滑坡前后缘高差430 m,水平运动距离1340 m,堆积体体积200×104 m3,导致21幢房屋被掩埋,51人遇难。基于野外详细调查和滑前滑后地形对比,采用DAN-W软件对水城滑坡的整个运动堆积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水城滑坡在滑源区残留堆积体厚度最大为27 m,堆积区最大堆积厚度为15 m,滑坡碎屑流前缘最大运动速度为27 m/s,最大动能为6.57×106 J;滑坡高位剪出,由于势能转化为动能,滑坡快速达到速度峰值,并铲刮地表松散土层;由于强降雨,滑体高速运动使基底孔隙水来不及排出,导致基底摩擦力下降,降低能量损耗,滑体解体促进颗粒流化运动,减少了摩擦,也是滑坡远程运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6.
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辽宁省滨海湿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考国内外各种湿地分类系统,将辽宁省滨海湿地分为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类,自然湿地再分为8小类,人工湿地再分为3类。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解译了美国陆地资源卫星(LANDSATTM)2002年图像,得出各种湿地类型的面积,汇总得出辽宁省滨海湿地的总面积是17 333 km2,其中,自然湿地面积是12 658 km2,占辽宁省滨海湿地总面积的73%,人工湿地面积是4 675 km2,占滨海湿地总面积的27%。比较深入地分析了石油开发和农业开发对辽宁滨海湿地的影响,提出保护辽宁滨海湿地资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7.
易顺华  朱章显  金军  但卫 《地质力学学报》2006,12(4):441-444,440
以露头尺度构造现象、物探成果图件、模型模拟实验及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为依据,探讨了由非同沉积断裂活动导致的、发生在邻断裂场所的岩层厚度变化的现象及规律。其表现特征为:在正断层作用下,上盘岩层发生增厚,下盘岩层出现减薄;在逆断层作用下,出现的情况正好相反;平移或走滑断层则在"滑向端"和"滑离端"分别出现增厚及减薄现象。该认识对石油、工程和找矿部门具有实际指导作用,对构造地质学的理论研究具有深化认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8.
159.
气象知识产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际国内知识产权研究的现状,利用气象法规、条例,剖析了侵犯气象知识产权的主要侵权案例,重点探讨了天气预报的发布、产品的所有权、侵权行为的界定、侵权的法律责任、赔偿额的确定、气象部门如何利用条例法规和行业优势求发展等。并提出气象科技成果可申请专利、建立气象专利机构、尽快颁布《气象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0.
统计1961~1990年南阳降水资料结果显示,南阳春旱发生的机率为52%,且自60年代,以来春旱出现的机率有增大的趋势。在分析春旱环流形势的基础上,选择相当系数较高的环流因子组合,分两个阶段建立了春旱预报方程,经1995~1996年业务中试用,两个阶段的预报方程准确率分别为50%和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