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7篇
  免费   356篇
  国内免费   490篇
测绘学   269篇
大气科学   185篇
地球物理   251篇
地质学   909篇
海洋学   189篇
天文学   36篇
综合类   103篇
自然地理   11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6篇
  1944年   3篇
  193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许海岩 《黑龙江气象》2011,28(4):39+41-39,41
雷电由高能的低频成份与极具渗透性的高频成份组成。其通过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金属管线或地线直接传导雷电致损设备;一种是闪电通道及泄流通道的雷电电磁脉冲以各种耦合方式感应到金属管线或地线产生浪涌致损设备,绝大部分雷损由这种感应而引起。对于电子信息设备而言,危害主要来自于由雷电引起的雷电电磁脉冲的耦合能量通过以下三个通...  相似文献   
902.
通过对2009年5月9日、2007年7月18日和2006年8月28日邢台市3次城市短时强降雨过程的对比分析,应用高时空分辨率的加密自动站资料、雷达风廓线资料,研究其中尺度特征.强降水天气产生在大尺度有利的环流背景下,低层切变线系统、强中低空垂直风切变、地面低压倒槽提供了有利的辐合上升动力条件,低层西南暖湿气流与西风带冷...  相似文献   
903.
不同类型地震断层上的固体潮汐库仑破裂应力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计算和研究了不同类型地震断层上的潮汐库仑破裂应力及其随纬度变化特征;通过对全球20395个地震断层发震时潮汐库仑破裂应力的计算,研究了受到潮汐库仑破裂应力促滑作用的不同类型地震断层的纬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断层上潮汐库仑破裂应力的性质和特征与断层的类型、走向和位置密切相关,同一时间段内不同类型地震断层上的潮汐库仑破裂应...  相似文献   
904.
杜甘霖  许捍卫  钱海峰  邵瀚 《现代测绘》2011,34(6):42-44,50
本文以南京长江河道的水下地形数据数字化为例,通过对数字化数据质量的检查,分析了影响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拓扑错误,并设计了批量检查修改拓扑错误的算法。通过设计开发针对高程属性检查的数据质量检查软件,提高数据质量检查的效率,保证数字化水下地形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90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红土镍矿中镍钴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国新  许玉宇  王慧  刘烽  吴骋  胡清 《岩矿测试》2011,30(5):572-575
红土镍矿样品用无水Na2CO3-Na2B4O7混合熔剂熔融,HCl浸出酸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直接测定样品中镍、钴、铜的含量。Cu 324.754 nm使用Y 371.030 nm作为内标线,Ni 231.604 nm、Co 228.616 nm使用Y 224.306 nm作为内标线校正基体干扰,方法检出限镍为0.5μg/g、钴为1.0μg/g、铜为1.0μg/g,相对标准偏差(RSD,n=7)为1.2%~2.0%,加标回收率为95.0%~103.6%,能满足红土镍矿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906.
大巴山弧形构造的成因 ——来自数值模拟的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瑞瑞  许志琴  梁凤华 《地质学报》2013,87(10):1489-1497
大巴山弧形构造带位于秦岭南缘,以其醒目的几何形态而获得广泛的关注。对于大巴山弧形构造的成因向来是研究的热点。本文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大巴山弧形构造的成因进行了探讨。模拟结果表明,大巴山地区印支-燕山主造山期的最大水平主应力轨迹受城口-房县弧形断裂和前缘两侧隆起所控制。大巴山弧形构造是在早期伸展背景下形成的城口-房县弧形断裂、前缘两侧隆起的砥柱作用、滑脱作用为主要控制因素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907.
青藏高原东南缘滇西早古生代早期造山事件   总被引:22,自引:10,他引:12  
野外观察、LA-ICP-MS锆石U-Pb测年和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南缘滇西芒市地区存在奥陶系底砾岩与前寒武-寒武系之间的地层不整合;龙江眼球状片麻岩锆石边部U-Pb年龄约为502 ~ 518Ma,代表原岩花岗岩结晶时代;继承性锆石核部具有与拉萨地体相似的年龄谱,说明早古生代早期腾冲地体与拉萨地体属于统一陆块;锆石边部具有负的、变化范围较大的εHf(t)值(-15.7 ~-2.0),结合眼球状片麻岩野外、岩相学特征及区域构造背景说明原岩花岗岩来源于古老地壳部分熔融,并伴随不同程度幔源物质的注入,可能为岩浆弧的一部分.综合野外观察及锆石同位素研究结果,明确了青藏高原东南缘存在早古生代早期造山事件.与喜马拉雅、拉萨、羌塘等地体的同一时代构造事件对比,认为青藏高原东南缘滇西地区早古生代早期造山带为形成在冈瓦纳大陆北缘的安第斯型造山带的一部分,为认识冈瓦纳大陆北缘早古生代演化提供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908.
提要:北山地区是中国重要成矿区带之一。白山堂铜多金属矿是北山地区最重要的斑岩铜矿之一。本文采用锆石LA-ICP-MS U-Pb定年法测定了白山堂矿区I矿带两类含矿斑岩的同位素年龄。获得的花岗斑岩锆石加权平均年龄(275.0±3.0)Ma(MSWD=1.17),代表了花岗斑岩的结晶年龄(早二叠世)。在流纹斑岩中获得两组年龄,一组系结晶较好的岩浆锆石,加权平均年龄为(371.1±2.8)Ma(MSWD=1.7),表明流纹斑岩的结晶年龄为晚泥盆世;另一组锆石为继承锆石,晶形明显磨圆或包裹于第一组岩浆锆石中,年龄分别为(2627±35)Ma, (2598±35)Ma, (1705±44)Ma, (1722±48)Ma, (1642±51)Ma, (1213±54)Ma,大致分为26亿年、17亿年、12亿年左右的3类。结合地球化学特点,确定流纹斑岩可能与中上地壳在泥盆纪的重熔有关。  相似文献   
909.
潘北矿位于潘集背斜北翼,区内发育了不同尺度断层和裂隙,且切割了不同深度的灰岩含水层.其中,太原组C2Ⅰ组灰岩含水层,直接影响A组煤层安全开采.通过放水试验,获得大量基础试验数据,分析了水文地质条件,建立了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及数学模型,并采用总恢复和总放水作为模型的识别和验证阶段,结果表明:井田内太原组C2Ⅰ灰岩含水层为非均质性,边界条件是复杂的,含水层内部的断层具有不同程度导、隔水性等;并验证了在局部地段与奥陶系、寒武系灰岩含水层之间存在水力联系,以及灰岩露头区中F1、DF1均为导水断层等,为下一步A组煤层安全开采,防治灰岩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10.
陕西强沙尘暴、特强沙尘暴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8,他引:1  
 从陕西1954—2003年所有沙尘暴记录所对应的3次或4次定时能见度观测资料中挑出最小能见度小于500 m的作为强沙尘暴记录,小于200 m的作为特强沙尘暴记录。然后挑取在一次过程中有3个或3个以上气象站出现强沙尘暴的过程共41次作为强沙尘暴过程,有3个或3个以上气象站出现特强沙尘暴的过程共6次作为特强沙尘暴过程。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是陕西强沙尘暴、特强沙尘暴过程最少的时期。陕西强沙尘暴过程主要发生在春季,冬季次之,其中春季4月最多, 冬季2月最多。除春季、冬季外,6、11月也有发生。根据41次强沙尘暴过程出现前一日08时500 hPa环流形势分析,将造成陕西强沙尘暴天气的环流形势及影响系统分为蒙古冷(横)槽型、脊前下滑槽型、短波槽东移型和西北气流型4类,其中蒙古冷(横)槽型是造成陕西强沙尘暴天气最多的一种形势,占总次数的44%。陕西6次特强沙尘暴过程的环流形势及影响系统全为蒙古冷(横)槽型。根据地面冷空气入侵陕西的路径分析,将造成陕西强沙尘暴天气的冷空气路径分为西路、西北路、北路三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