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76篇
海洋学   40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39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31.
对近海海浪的绘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近海海浪动态仿真的方法。改造现有Fourier模型构建海浪行进的不规则水波,利用贝塞尔曲线绘制海浪的翻卷,粒子系统绘制拍岸浪,模拟海浪的破碎,并通过碰撞检测技术检测水陆交界线来确定海浪产生的位置,从而实现海浪波动、翻卷、破碎及拍岸等真实感较强的三维动态仿真效果。  相似文献   
32.
在详细的钻井资料和岩心的宏观及微观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塔北隆起西部奥陶系中统一间房组礁滩体沉积相特征及展布规律的分析,结合礁滩体储层同生期溶蚀作用特征研究,按照古沉积地貌单元结合岩相的方法建立了一间房组礁滩体同生期溶蚀作用模式。研究认为一间房组开阔台地相包括台内滩、滩间海和台内点礁3个亚相,沉积相平面分布稳定;一间房组的同生期暴露溶蚀作用明显,普遍反映出滩体的间歇性暴露的特征:生物钻孔和溶蚀孔洞内充填礁滩体暴露形成的古土壤泥;发育潮间带的化石碎片堆积和软体生物活动遗迹;岩心观察和成像测井可以识别出渗流-潜流带溶蚀作用旋回。按照礁滩相沉积地貌结合岩相的模式,将一间房组开阔台地的浅滩和点礁沉积划分出潮上长期暴露滩、潮间间歇暴露滩、潮下高能滩、瓶筐石障积礁、潮汐水道等地貌单元。  相似文献   
33.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及卫星云图,对2012年6月21-25日广西持续暴雨过程的环境场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广西持续性暴雨出现在副高偏强且稳定的背景下,由副高西侧云系的维持造成,低层西南气流的辐合是导致这场暴雨的根本原因;高空低槽与低层的低涡切变线是影响这次暴雨分布的主导系统,700hPa湿度大值区与与暴雨区域对应很好;低层辐合对暴雨落区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34.
采用双权重算法进行FY-3A微波湿度计资料质量控制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胡言青  官莉 《气象科学》2013,33(1):59-65
针对FY-3A卫星微波湿度计MWHS(Microwave Humidity Sounder)资料的质量控制进行研究.选用2010年冬季1月17-23日FY-3A微波湿度计MWHS LlC格式的全球观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权重算法对观测增量O-B进行质量控制,其中O是Fy-3A微波湿度计观测的亮度温度,B是基于NCEP GFS全球预报系统6h预报场用辐射传输模式RTTOV模拟的亮度温度值,目的是剔除受地表发射率或云影响的离群资料.结果表明,通过双权重的质量控制后,FY-3AMWHS3、4、5通道O-B的标准差明显减小了2~3K,同时,质量控制后O-B偏差和标准差随时间窗变化也很稳定,可见该方法除去异常资料的效果较为理想,能够应用到卫星资料的质量控制中.  相似文献   
35.
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实地考察海岸类型的岸线遥感提取方法来对象山港区域岸线进行提取,根据研究区内实地考察获取的不同海岸类型特征,对Landsat卫星数据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岸线提取:基岩海岸和人工海岸采取OTSU变换;砂质海岸和淤泥质海岸采取MNDWI,处理后采取改进的Canny边缘检测算子进行水边线提取。研究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36.
冲洗过程对钻进效果有很大影响.钻进速度、碎岩工具的磨损及钻具的安全运转都与给入钻孔的冲洗液量有关.目前为了控制冲洗规程广泛应用?PM-5型和?MP-2型流量计,它能相当准确地测定给入钻具中的冲洗液量.但是,由于冲洗液在钻具接头处有漏失,所以即使地表上最准确的测定也不可能判明孔底冲洗液的消耗量.对岩心钻探时  相似文献   
37.
从撰写节目演播稿的内容出发,将天气预报节目的"科学性"和"服务性"结合起来,向大众宣传气象科技,提高气象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38.
海冰与海水的交界地带是海-冰-气相互作用的重要区域,其变化会影响海洋生物栖息地的联通状态和海洋、大气的交换,确定海冰边界对于分析海冰动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1-2]。被动微波传感器为长期监测海冰变化提供了大尺度的连续观测数据。从经典统计、随机集理论出发,应用三种由被动微波日均海冰密集度数据提取月均海冰边界的方法,分析三种月均边界的差异,以及不同月均边界提取方法对海冰长期变化分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试论渭北岩溶发育史及新岩溶发育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发育史的角度,将渭北岩溶划分为古、老、新三期,并结合构造、补径排条件和岩矿成分等对岩溶发育状况的规律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0.
上官士青  杨敏  李卫超 《岩土力学》2015,36(10):2934-2938
被动桩是指一种由于土体水平位移而发生挠曲变形的桩。目前不论是室内试验还是数值计算,常在模型边界对土体施加水平位移荷载(位移边界条件)形成土体的位移场,用来研究被动桩的变形特征,但不同研究者采用的水平位移施加位置(边界位置)与被动桩的距离存在较大差异。结合一个工程案例,采用有限单元法对水平位移加载位置进行了单变量参数分析。研究表明,随着水平位移加载位置与被动桩距离的增加,桩身变形显著减小。这表明了施加位移边界后地基中存在明显的应力扩散。当该距离小于5.5倍桩径时,在模型边界施加同等大小的水平位移所需应力显著增加。同时讨论了水平荷载加载位置与被动桩距离的合理范围,认为应在5~8倍桩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