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101篇
测绘学   67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59篇
地质学   266篇
海洋学   6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7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21.
西藏藏东南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势陡峭。多期次板块构造运动、岩体间相互挤压运动导致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且规模大。针对该区域的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研究工作对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藏东南然乌地区为研究区,分别利用升降轨Sentinel-1A卫星数据对该区域隐患灾害点进行识别,并分析了SAR影像几何畸变对地质灾害识别的影响。通过对InSAR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文章最终共圈定了区域内的滑坡、冰川隐患灾害点67处。同时,为了更好的分析灾害体的形变特征和规律,选取了然乌区域安目错北岸三处典型冰川灾害体,利用多维小基线子集(MSBAS)技术获取了坡体的二维(水平东西向和垂直向)形变速率和时间序列。通过对吉穷隆冰川、迫弄冰川和瓦巴村冰川三处典型冰川的形变时间序列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从2018年1月到2020年10月,三个冰川水平东西方向上的最大累计位移量分别达到了202 mm、283 mm、194 mm,垂直方向上最大累计位移量分别达到了97 mm、?155 mm、?163 mm。水平方向上三处典型冰川表现为加速变形趋势,垂直方向上表现为缓慢蠕滑变形趋势。同时分析了瓦巴村冰川二维形变时间序列与降雨量和温度相关性,结果表明降雨和温度的变化对坡体冰川形变具有一定的影响。研究成果对高山峡谷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识别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22.
查明蚀变和硫化物分带特征是建立斑岩-浅成低温铜金成矿系统的矿床模型与找矿预测的关键。?ukaru Peki铜金矿床是特提斯西段塞尔维亚Timok矿集区近几年新发现的超大型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上部矿带资源量铜154万吨@2.45%,金86吨@1.37 g/t;下部矿带资源量铜1428万吨@0.83%,金295吨@0.17 g/t),矿体主要产于晚白垩世安山岩中。目前关于该矿床热液蚀变与矿化分带特征及其找矿方向的研究程度相对较低,本文根据钻孔编录信息,利用短波红外(SWIR)光谱技术、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对典型剖面钻孔中的岩矿石样品开展研究,厘定了?ukaru Peki铜金矿床的热液蚀变和金属硫化物分带特征。研究发现该矿床具有垂向分带特征:下部斑岩铜金矿体、中部斑岩-浅成低温过渡铜金矿体和上部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体。矿区热液蚀变分带特征明显,其中斑岩铜金矿体以岩体为中心,由内向外可划分为钾硅酸盐化带、青磐岩化带、绿泥石-白云母带和石英-白云母带,绿泥石-白云母带中的白云母SWIRAl-OH 2200nm吸收峰波长高于石英-白云母带;斑岩向浅成低温过渡铜金矿体发育硬水...  相似文献   
523.
传说中发生于夏朝建立前夕的"史前大洪水"是否在大面积地区广泛存在,是学术界争议的问题之一。本文在综述黄河中—上游地区古洪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该区全新世以来的古洪水事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黄河中—上游大部地区可能在距今4 300~4 000 a时段曾集中发生过古洪水事件,同时该时段的古洪水事件在时间及空间范围上均能与传说中发生于黄河中游地区的"大禹治水"传说相对应。即本文的综述结果能够支持部分前人关于"史前大洪水"事件在黄河中—上游的广大地区可能真实存在的观点,且本文推测其很可能发生于距今4 300~4 000 a。此外,通过对比研究区周边气候记录,显示黄河中—上游地区古洪水事件发生的时段对应于全新世气候剧烈波动的时段,因此,本文认为,黄河中—上游大面积地区集中发生的古洪水很可能是对研究区全新世气候不稳定性的响应。  相似文献   
524.
High-order ghost imaging with thermal light consisting of N different frequencies is investigated. The high-order intensity correlation and intrinsic correlation functions are derived for such N-colour light. It is found that they are similar in form to those for the monochromatic case, thus most of the conclusions we obtained previously for monochromatic Nth-order ghost imaging are still applicable. However, we find that the visibility of the N-colour ghost image depends strongly on the wavelength used to illuminate the object, and increases as this wavelength increases when the test arm is fixed. On the contrary, changes of wavelength in the reference arms do not lead to any change of the visibility.  相似文献   
525.
<正> 奥陶系在内蒙古清水河地区及山西省出露甚广。除恒山、云中山、五台山、吕梁山和太行山及大同以北地区外,寒武纪和奥陶纪地层广泛分布。寒武系与奥陶系为连续沉积,奥陶系与华北区其它地区一样,下统发育最为良好,是研究华北奥陶系和寒武—奥陶系分界的理想地区之一。 本区奥陶系和整个华北区一样,自下而上包括冶里组、亮甲山组、北庵庄组和马家沟  相似文献   
526.
利用不排水循环加荷环剪试验机对滑坡的产生和运动的研究──以日本岛原市眉山、七里山滑坡为例福冈浩,李宗学,佐佐恭二,杨志双译严寿鹤校0前言1792年长崎县云仙地区在火山喷发结束时由直下型地震诱发了眉山大滑坡(图1)。该滑坡的土方量超过1亿m3,滑动距离...  相似文献   
527.
基于日本“长风丸”调查船在2000年5个航次水文资料及同时期QuikSCAT风场资料,采用改进逆方法计算了东海黑潮的流速与流量等,获得了这5个航次期间的主要结果:(1)在东海海区风速1~2月比其他月份时大,风海流也最强.只在7月表层风海流为北向,加强了黑潮流速.(2)表层最低盐度值夏季时最小,1~2月时最大.这再次表明,夏季时长江冲淡水向东北方向扩散,冬季时基本上向南,其他季节在上述两者之间.(3)PN断面流速结构及其变化:黑潮流核在1~2,10和11月时有两个,在4和7月皆只有1个.黑潮主流核在1月位于计算点9,在4,7,10与11月都位于计算点8,即向陆架方向移动.(4)黑潮在TK断面出现多流核结构特性.11月主流核出现在TK断面中部,存在于水深大于1 200 m区域,其余月份主流核皆出现在TK断面北部,存在于深度400m以浅水层.(5)通过PN断面的净东北向流量在11月最大,为28.1×106m3/s,7月时其次,10月时最小,为24.6×106m3/s.通过PN断面的净东北向流量年平均值为26.4×106m3/s.(6)1~2,4,7与10月在PN断面以东都出现暖的、反气旋式涡,10月份时,反气旋式涡最强.只在11月时出现弱的、气旋式涡.黑潮以东反气旋涡加强时,黑潮流量似乎减小(例如10月);相反,当黑潮以东反气旋涡减弱(例如7月)或者代之出现气旋涡时(例如11月),黑潮流量似乎增大.10和11月在PN断面附近流态的比较,揭示了环流变化较大,这进一步表明,黑潮和其附近中尺度涡的相互作用是重要的.(7)通过TK断面的净东向流量,11月最大,7月其次,10与1~2月最小.通过TK断面净东向流量年平均值为21.9×106m3/s.(8)通过A断面的北向流量在1~2与4月较大,分别为3.5×106与3.1×106m3/s,7月最小.通过A断面的年平均北向流量约为2.7×106m3/s,这表明,在2000年1~2与4月通过对马暖流的流量最大,7月时最小.  相似文献   
528.
云南东部上新元古界-下寒武统地层碳同位素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东部上新元古界-下寒武统沉积序列中碳酸盐岩较多,本文研究的三条剖面上厚约500m,包括:东龙潭组、渔户村组及筇竹寺组底部,覆于海相冰水沉积之上,反映了从潮上蒸发至浅水相环境。已获得的δ^13C和δ^18O值显示出较大的变化范围,分别是-7.33~ 2.64(‰)和-14.98~ 0.78(‰)。依靠δ^13C测试,结合岩矿鉴定,发现梅树村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层型剖面岩石成岩作用中有改造现象。显然,δ^13C总的变化范围及变化模式比世界其它地区小,但却包含一个δ^13C负异常,直接位于古生物学上的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之下。  相似文献   
529.
In intermediate-acid magmatic rocks,alkaline magmatic rocks,gneisses and migmatitic rocks K-feldspar is a rock-forming rock in which the contents of Pb are highest,just 2-10 times those of the whole rock,3-16 times those of mica minerals and 6-32 times those of quartz.The lowest contents of K-feldspar are recognized in Early Proterozoic and Achaean rocks,with Pb in the K-feldspar accounting for less than 10% of that in the whole rock;in post Middle Proterozoic alkaine magmatic rocks,K-feldspar-rich granites and metamorphic rocks the contents of K-feldspar tend to increase,with the proportion granites and metamorphic rocks the contents of K-feldspar tend to increase,with the proportion of Pb over that in the whole rock being obviously increased.In the alkaline rocks in which K-feldspar accounts for 50%-70% of the total in the whole rock,the contents of Pb in K-feldspar account approximately for 70%-95% of the total lead in the whole rock.Being accessible to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in the late periods,K-feldspar was conversed to sericite,calcite,quartz,etc.In the process of such conversion the lead would be leached out and then find its way into fluid phase.This kind of trans-formation can provide sufficient ore-forming material for later Pb metallogenesis.  相似文献   
5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