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160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239篇
地球物理   72篇
地质学   348篇
海洋学   110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5年   4篇
  1959年   3篇
  1938年   2篇
  1926年   1篇
  192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182.
本文对出露于小兴安岭的"晚古生代"红山组和黑龙宫组进行了碎屑锆石LA-ICP-MS U-Pb定年,旨在准确限定红山组和黑龙宫组的沉积时限,并揭示其物源组成。样品中大多数锆石呈自形—半自形,显示典型的岩浆生长环带或条痕状吸收,暗示其岩浆成因。研究结果显示,采自红山组标准剖面泥板岩中的碎屑锆石42个分析点产生以下年龄峰值:747、807、849、903、956、1 167和1 811 Ma,表明红山组沉积于747 Ma之后;采自伊春地区黑龙宫组泥板岩中的碎屑锆石97个分析点产生以下年龄峰值:700(发生Pb丢失)、805、902、1 764、2 446和2 467Ma,确定黑龙宫组沉积于805Ma之后。近年来在该地区"晚古生代"地层中碎屑锆石的定年结果显示普遍存在561 Ma年龄,鉴于红山组和黑龙宫组中缺乏上述锆石年龄组合,认为研究区的红山组和黑龙宫组的形成时代分别为747~561 Ma和805~561 Ma,时代置于新元古代。基于两组碎屑锆石的年龄频数和区域地质年代学资料的对比分析,两个地层单元中出现大量新元古代岩浆锆石,证明研究区可能存在新元古代岩浆事件,岩浆产物为两组地层提供物源;而中—古元古代碎屑锆石的存在,同时暗示该区沉积时地表或地表浅部应存在更为古老的前寒武纪残片。  相似文献   
183.
赵硕  许文良  唐杰  李宇  郭鹏 《地球科学》2016,41(11):1803-1829
对额尔古纳地块新元古代花岗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研究,以便对其新元古代岩浆作用历史与微陆块构造属性给予制约.所测花岗质岩石中锆石的CL图像特征和Th/U比值(0.17~1.46) 显示其为岩浆成因.测年结果并结合前人定年结果,可以判定额尔古纳地块上至少存在~929 Ma、~887 Ma、~850 Ma、~819 Ma、~792 Ma、~764 Ma和~738 Ma岩浆事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887 Ma花岗岩为一套后碰撞花岗岩类;而850~737 Ma花岗质岩石整体上属于A-型花岗岩,也有部分岩体(漠河、阿木尔、碧水和室韦岩体)显示I-型花岗岩特征.锆石Hf同位素特征反映这些花岗岩的源区既有中-新元古代(TDM2=884~1 563 Ma)新增生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同时伴有少量古老地壳物质的混染,也有残留的古老中基性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综合研究区新元古代侵入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同时对比新元古代全球构造热事件,认为额尔古纳地块上新元古代岩浆活动记录了Rodinia超大陆形成和演化过程中的地壳响应:927~880 Ma的岩浆作用应是Rodinia超大陆汇聚造山的产物;而850~737 Ma的岩浆作用应是对Rodinia超大陆快速裂解的记录.通过岩浆事件对比发现,额尔古纳地块与邻近的西伯利亚南缘微陆块(如中蒙古地块和图瓦地块)具有亲缘性,而与塔里木板块和华南板块至少在新元古代岩浆活动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而明显区别于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   相似文献   
184.
基坑支护方案决策受决策者的风险态度和指标的随机模糊性影响与控制,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性决策难题。应用联系数与累积前景理论的耦合方法,探讨了基坑支护方案的联系累积前景理论优选新模型,即首先基于原始规范化的决策信息确定正、负理想方案,再基于联系数理论定量统一描述待选方案与正、负理想方案间的确定和不确定关系,以构建基于联系前景效用价值函数的综合决策模型,并求解最优的权向量,确定合理的基坑支护方案。实例应用和与其他方法结果对比表明,文中方法应用于基坑支护方案优选是有效可行的,且能定量表达待选方案与理想方案间的联系和转化态势,避免了基坑支护方案决策过程的非理性。  相似文献   
185.
葉良輔 《地质学报》1925,4(2):121-127
In the district of Ling Feng Hsien (臨汾县), formerly called Ping Yang Fu (平陽府), occurs a low hill near the village of Liang Chia Pu (梁家坡), about 100 li east of the city or about 40 li to the east of Fou Shan Hsien city (浮山县). The hill is formed by an Analcite Syenite-porphyry  相似文献   
186.
投影寻踪门限自回归模型在海洋冰情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预测海洋冰情时序这类非线性动力系统,提出了投影寻踪门限自回归(PPTAR)模型。用自相关分析技术确定预测因子,构造了新的投影指标函数,用门限回归(TR)模型描述投影值与预测对象间的非线性关系,并用实码加速遣传算法优化投影指标函数和TR模型参数。实例的计算结果表明,用PPTAR模型预测海洋冰情时序是可行和有效的,PPTAR模型简便,适用性强,克服了目前投影寻踪方法计算量大,编程实现困难的缺点,有助于投影寻踪方法的推广应用。为解决非线性时序复杂预测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7.
皱纹盘鲍肠上皮组织立克次体超微结构与细胞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镜技术对患病濒死皱纹盘鲍 (H aliotis Discus hanna Ino)进行病原体检测和病理观察 ,在肠上皮组织中发现大量立克次体。研究表明 ,皱纹盘鲍肠上皮细胞中的立克次体分为增殖型立克次体和静止型立克次体 2种类型。立克次体以皱纹盘鲍肠上皮细胞为感染的靶细胞 ,造成细胞微绒毛全部或部分破坏 ,细胞功能丧失 ,是造成养殖皱纹盘鲍病害发生和死亡的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188.
一个预测埃尔—尼诺事件的多元模糊诊断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伯良 《海洋预报》1992,9(1):47-51
本文利用模糊多元分析方法用500hPa混合多项式展开系数、极地高度自然正交展开的时间系数和南方涛动指数等建立了一个诊断埃尔-尼诺事件统计模型。试报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89.
本文以耳石作依据对大亚湾丽叶鲹的年龄和生长进行了研究。报道了其年轮特征、年龄组成、体长与体重的分布;给出了丽叶鲹的体长与体重、体长与耳石长的关系和生长方程;采用重量法求得了180尾雌鱼的怀卵量,并计算了其绝对生殖力和相对生殖力及其与体长和体重的关系;分析了卵径分布、性成熟系数的月变化及幼鱼的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190.
作者之一曾于1966年报告过寄生于鳊鲌亚科鱼类的指环虫42种。此后,又在广州市和武汉市采获一些寄生于鳊亚科鱼类的指环虫,现将其中的两新种记述如下: 1.弓状指环虫(新种)Dactylogyrus flexiformis sp.nov.(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