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67篇
测绘学   67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103篇
地质学   466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31.
铜矿峪变斑岩型含钼铜矿床 成矿作用及找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永胜 《矿床地质》2000,19(4):46-53
  相似文献   
732.
物理模拟实验理想材料--塑化松香和有关物理参数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塑化松香性质的介绍,结合已有的模拟实验结果,认为塑化松香是理想的模拟实验塑性材料。为了便于定量模拟,采用蠕变法和落球法测定了14-22℃时不同配比下的粘度,并把蠕变法测定的结果利用Weibull曲线内推和外推到15-25℃内任意温下的粘度。测定结果表是,蠕变法得到的粘度值比落球法得到的粘度值更接近实际情况。通过上述两种方法测定的粘度值,基本满足定量模拟要求,可用于岩石圈多层构造变形的模拟实验  相似文献   
733.
裂缝性储集层岩芯裂缝统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永胜  张流 《世界地质》2000,19(2):117-124
在系统介绍岩芯裂缝基本参数统计的基础上,给出岩芯裂缝空间分布规律的表示方法,并概括了裂缝孔隙度和渗透率的估算方法,提出有效孔隙度、渗透率和单井控制的有效裂缝体积可作为裂缝性储集层等级划分和裂缝综合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734.
对潮水盆地侏罗系陆相含煤地层由下而上建立了五个孢粉组合带,在组合三建立了两个亚组织。①Cyathidites-Chasmatosporites-Disacites组合(J1^1)。②Cyathidites-chasmatosporites-cycadopites组合(J3^1)。③Cyathiditesminor-Cycadopites typicus组合(J1^2);上部:Cycadopites  相似文献   
735.
商咏梅  周永胜  马玺 《岩石学报》2024,(4):1285-1298
SKS测量结果显示松辽盆地快波方向分布较为复杂,由于缺乏深部岩石变形资料约束,制约了地震波各向异性成因解释。本文通过对松辽盆地南部双辽地区橄榄岩包体进行详细的岩石学、地球化学、显微结构、各向异性研究,结果显示双辽地区橄榄岩包体的平衡温度为893~1152℃,来源于岩石圈地幔。橄榄岩中橄榄石的晶格优选方位(CPO)类型主要为A型、D型和AG型,其中,AG型和D型CPO可能形成于西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回撤导致的岩石圈变形,AG型橄榄石CPO也可能形成于熔体存在下的橄榄石变形。基于CPO计算获得的橄榄岩包体全岩VP 各向异性(AVP)为4.79%~11.80%,最大剪切波各向异性(AVSmax)为3.13%~7.93%。结合地球物理测量结果,推断松辽盆地南部复杂的SKS各向异性的主要贡献可能来源于面理陡倾或直立的岩石圈地幔。  相似文献   
736.
737.
五台山以早前寒武纪地层齐全、岩性丰富典型、露头连续、界线清楚、构造特殊和矿产丰富等特征成为我国前寒武纪地质经典地区之一.是我国著名的五台群(石咀亚群、台怀亚群、高凡亚群)、滹沱群、“五台运动”、“铁堡运动”和北台期夷平面等重要地质单位重大构造事件的命名地,蕴藏着丰富珍贵的地质遗迹资源.本文在对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进行总体介绍的基础上,对公园及外围发育的地质遗迹资源进行归纳总结并分类,对典型地质遗迹资源从地质地貌特点、早期地壳演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38.
为了明确黄淮海冬小麦春季低温胁迫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定量关系,基于减产率构建小时尺度低温灾害等级指标。通过检索及筛选的34篇试验文献中的1924组试验组数据和对照组数据,采用Meta分析方法分析黄淮海地区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低温胁迫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以过程最低温度、积冷量为判识因子,根据约登指数确定减产率为0、10%和30%的临界阈值,构建并验证低温灾害等级指标。结果表明: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受低温胁迫过程低温强度和持续时间共同影响,因所处发育阶段不同存在差异。按照减产率(0,10%]、(10%,30%]和(30%,100%]为分级标准,分别以过程最低温度和过程积冷量为判识因子构建并验证低温灾害等级指标,过程积冷量指标在不同发育期的判识准确率均高于过程最低温度指标。因此,基于过程低温强度和持续时间的综合影响构建的判识因子能更好地表征冬小麦遭受低温灾害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39.
740.
地球科学中铁同位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初,铁同位素的高精度分析因多道等离子体质谱仪的引入成为可能。铁在自然界中具有高丰度、多价态和生物可利用性,其同位素地球化学受到广泛关注,并取得巨大的进展。本文综述了铁同位素研究的进展和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这些进展包括:(1)查明了各类陨石的铁同位素组成,并制约了太阳系及早期行星演化过程;(2)调查了地球主要储库的铁同位素组成;(3)积累了大量高、低温常见体系中两相间的铁同位素分馏系数;(4)初步探明了岩浆过程(如部分熔融、地幔交代和岩浆分异等)中的铁同位素分馏行为;(5)初步查明铁同位素在主要低温过程(如风化、早期成岩作用等)中的分馏行为;(6)实例性研究揭示了沉积岩样品铁同位素在示踪古海洋大气氧逸度变化和早期生命演化方面的潜力。随着人们对铁同位素分馏机制理解的加深,各体系中分馏系数的积累,铁同位素将在地球科学的各个方面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