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85篇
大气科学   213篇
地球物理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管兆勇  王国民 《气象科学》1994,14(2):121-126
本文采用自然坐标系,在一定的条件下对正压和有层结的动力学模式中的一种辐散运动进行了描述,得到了一组非线性重力波的解析持解.文中对这种波动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其结果对深入认识环流变化的动力学机制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72.
管兆勇  黄士松 《大气科学》1994,18(1):96-104
本文根据谐谱展开的水平动量方程,在一定的假设下导出了集时间平均场的涡、散性质于一体的诊断关系式——大气振动频率的优势选择判据,并据此讨论了基本?场的水平不均匀对大气振动的影响。通过这个关系式,利用1982年ECM?WF资料对优势频率进行了计算,给出了对流层高、中、低各层的全球分布。?从而指出在实际大气中存在着基本场对某频率上的振动有选择放大作用。  相似文献   
73.
Using NCEP/NCAR daily reanalysis data and SCSMEX data, an investigation is carried ou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sition variation of the west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WPSH) and the apparent heating in June 1998 based on the complete vertical vorticity equ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non-adiabatic heat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osition variation of WPSH. In comparison with climatic mean status, the vertical change of non-adiabatic heating is stronger in the north side of WPSH in June 1998, but weaker in the south side of WPSH. The anomalous non-uniform heating induces anomalous cyclonic vorticity in South China, areas to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and its mid-lower valleys, but anomalous anticyclonic vorticity in the Indo-China Peninsula and South China Sea areas lead to the more southward position of WPSH than the mean.  相似文献   
74.
75.
大气季节内振荡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简单回顾大气季节内振荡(MJO)的特征,热带和中高纬MJO的联系及其在半球间相互作用的基础上,较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关于MJO的研究进展,涉及MJO和El Nino的关系,MJO的动力学机制及其季节变化和年际异常,并简单讨论了MJO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76.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夏季索马里急流和105°E越赤道气流变化的异同及它们与亚洲夏季风的关系.结果表明:两者强度的年际变化、年代际变化、突变时间及周期都明显不同;两者的年际变化在某些年代显示出很强的负相关关系;索马里急流与亚洲夏季风的南亚夏季风、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和南海夏季风有很好的相关关系,而105°E越赤道气流仅与南海夏季风关系密切;两支越赤道气流对亚洲夏季风系统各成员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7.
将1960-1991年的月平均FSU风应力资料分解为旋转部分和辐散辐合部分,分别用以强迫模式海洋,所用的模式为一个2层热带太平洋区域海洋模式。结果表明,就季节变化而言,不论是用志分量还是散合分量强迫海洋,都不能产生合理的冷舌,哪怕将旋转或散合分量放大一倍或缩小二分之一,也不能使冷舌的强度和分布得到合理的改善,若采用气候平均的含有季节变化的风应力(未对旋转和辐射分量进行分离),则可产一与帝际相符的海表温度分布。在此基础上,分别叠加旋转和辐散分量的年际异常部分,通过海洋的强迫,可产生海表温度异常。在年限异常旋转分际异常风应力的强迫下,则产生较弱的SSTA,且振荡频率较高,ENSO周期不很明显。这些结果说明,风应力的涡旋和辐散辐合分量在海温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的形成海洋方可产生,而仅有异常风应力的旋转强迫就可产生合理的FL Nino/La Nina现象,同时,风应力的辐散辐合分量在海洋平均状态的形成过程中是重要的,但在EN-SO过程中就对海洋的作用而言则不如旋转分量重要。  相似文献   
78.
斜压模,正压模和异常海温时间变化的位相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管兆勇  周铁汉 《气象科学》2000,21(3):376-388
利用1958-1997共40年NECP/NCAR再分析大气资料和GISST海表温度资料集,研究了大气斜压模、正压模与海表温度变化这三者之间位相关系,并从大气动力学方程组解释了这些位相关系。指出:大气了斜压西风异常时间变化的位相落略微后于SSTA的变化位相,而正压西风异常的变化位相超前于SS-TA变化位相。斜压纬向风异常的变化又超前于正压异常纬向风的变化。斜压纬向风异常与海表温度异常之间存在正相关关  相似文献   
79.
焦敏  管兆勇 《大气科学》2014,38(1):45-60
利用1979~2010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我国753站逐日降水资料,研究了中国东南部和川渝陕甘地区夏季降水30~60天气候季节内振荡(Climatological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CISO)的反相现象。结果显示两个区域夏季降水CISO在7月中旬之前存在显著的反相关系,且在传播特征上有明显差异。川渝陕甘地区降水局地低频振荡显著,中国东南部降水CISO北传特征清晰。低频环流分析表明,对流层低层低频槽、脊的更替形成了川渝陕甘地区降水CISO的“驻相”振荡,低频气旋式、反气旋式环流位置的移动则产生了中国东南部降水CISO的北传。CISO垂直环流显示上升支与下沉支正好处于川渝陕甘地区与中国东南部,较好地反映了低频降水在两区域的相反变化。中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与川渝陕甘地区三者之间存在动力学上的关联,这可部分地解释川渝陕甘地区和中国东南部之间降水CISO的反相关系。这种反相关系的形成还与气候态下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贝加尔湖附近大陆高压脊的季节内变化有关。揭示中国东南部与川渝陕甘地区之间降水CISO的反相现象对于丰富人们对我国夏季风区低频振荡局地特征的认识和理解降水季节内振荡产生机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0.
华东地区6-7月锋生的气候学特征及环流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俊  管兆勇 《气象学报》2013,71(1):1-22
利用中国华东地区212个站点2000-2010年6-7月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ACR再分析资料,运用运动学锋生函数公式,分析了华东地区6-7月锋生、锋面及其环流结构的气候学特征。结果表明,锋生函数值在华东区域呈现不均匀分布,且不同性质的运动学锋生具有不同的锋生强度和分布。其中,江淮地区是6-7月综合锋生最强的区域。根据风场在850 hPa强锋生带的切变及辐合情况,将6-7月的锋生类型分成4个大类,即暖切变型锋生、冷切变型锋生、西风辐合型锋生、东风辐合型锋生,其中,冷切变型锋生又分为两个亚类。不同类型的锋生个例数不同,江淮地区最多的是暖切变型锋生。不同锋面的水平结构与垂直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但对于强锋生过程,340 K假相当位温等值线与锋区平行且穿过锋区,其对判断强锋生过程和锋区位置具有指示意义。强锋生事件的出现有其大尺度环流背景,而不同类型的强锋生事件的环流背景差异较大:背景气旋或反气旋环流的中心位置、强度、辐散辐合场的分布、垂直环流结构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差异。降水与锋生强度紧密相关。锋生较强时,降水较多。暖切变型锋生日降水量最大,降水发生在锋区内部,与强锋生带走向一致;冷切变型次,两种类型的降水均发生在锋区的南侧,呈东北—西南走向;西风辐合再次之,降水发生在锋区内部偏南一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