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6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179篇
测绘学   213篇
大气科学   103篇
地球物理   99篇
地质学   591篇
海洋学   111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134篇
自然地理   7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正>确建立投影矩阵是电离层层析的必要条件。由于反演区域较大且观测数据繁多,同时考虑到离散后格网的复杂性,传统的投影矩阵的计算算法中存在大量的重复计算,严重影响计算效率。文中对传统算法流程进行调整,在不改变计算结果的情况下,消除冗余计算,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992.
论文就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在海底沉积物声学特性测量上的应用,介绍了其所需的必要设备、样品采集和测量基本原理。探讨了沉积物超声无损测量的资料处理与分析方法及其内容,主要包括声速、声衰减、声阻抗和声速比等声学特性计算;声速与孔隙度、平均粒径和粘土含量等物理力学参数的统计相关性研究。  相似文献   
993.
多元自适应样条回归预报浮游植物总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浮游植物总量与环境因子的定量关系研究中,使用了多元自适应样条回归模型。基于2003年5-9月渤海湾地区浮游植物总量及各种环境因子的实测数据,经过与投影寻踪回归模型预报结果对比,表明多元自适应样条回归很好地反映了浮游植物总量与环境因子定量关系并且是预报赤潮的较好模型。  相似文献   
994.
HA-5型微机海水营养盐自动分析仪是适用于海水中NO_3~-、NO_2~-、NH_4~+、PO_4~(3-)、SiO_3~(2-),含量测定,是微机化的自动高速分析仪。该仪器也可以用于养殖、环保,水质现场对上述离子的测定。  相似文献   
995.
舟山岩相潮间带动物群落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舟山海区岩岸潮间带中26个测站的春季动物群落结构。根据26个站的位置分为近岸区、近外海区和外海区3个区域。各站均以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为群落主要组成成分,群落种类组成数从近岸到外海呈增长趋势,且优势种亦从低盐种类向高盐种类演替。近岸区群落主要优势种为短滨螺Littorina brevicula、粗糙滨螺L.scabra、僧帽牡蛎Ostrea cucullata、白脊藤壶Balanus albicostatus等;近外海区为短滨螺、粒结节滨螺Nodilittorinaexigua、僧帽牡蛎、鳞笠藤壶Tetraclita squamosa squamosa、白脊藤壶等;外海区为粒结节滨螺,疣荔枝螺Purpura clavigera、条纹隔贻贝Septifer virgatus、日本笠藤壶T.japonica及藻类等。但群落个体密度和生物量从近岸到外海呈减少趋势。从近岸到外海,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J均增加,而McNaughton优势度D减少。群落结构从近岸到外海渐趋复杂。但整体上,舟山海区岩岸春季动物群落结构是比较简单的(绝大多数断面H值小于2.50,J值小于0.5。而D值大于0.6)。近外海区的群落结构比较相似于外海区的群落。根据平均聚类分析,这26个群落可以分为三个生态类型,即隐蔽性岩岸群落,半隐蔽性岩岸群落及开敞性岩岸群落。  相似文献   
996.
本文研究了舟山沿岸四种藤壶(三角藤壶Balanustrigonus,纹藤壶B.amphitriteamghitrite,白脊藤壶B.albicostatus及日本笠藤壶Tetraclitajaponica)壳板的亚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壳板表面的亚显微结构主要有生长脊(包括毛脊、大脊、微脊)和放射脊。其中,大脊和放射脊系本文首次报道。大脊于蔡壶蜕皮后毛脊(刚毛)形成的同时或其后形成,与蜕度周期有关。放射脊的形成可增加壳板的坚固度。各种生长脊的数量及强弱变化反映了藤壶的生理代谢状况及环境对藤壶成长的影响。本文比较了四种藤壶之间壳板表面的亚显微结构,发现它们有很大的差异。通过比较四种藤壶成体和幼体之间壳板表面的亚显微结构,发现藤壶壳板表面结构与年龄有密切关系,尤以生活于潮间带中上区的白脊藤壶和日本笠藤壶为显著。环境,尤其是潮区,对藤壶壳板的生长有很大影响。日本笠藤壶、白脊藤壶、纹藤壶壳板结构明显受其生活的潮区影响。  相似文献   
997.
《渔业法》颁布实施20年来,我国海洋和渔业法治建设已取得很大成就,但这一法规体系尚存在多方面问题。文章从海洋环境保护和渔业资源养护立法、海洋与渔业自然保护区立法、渔业保险立法、渔船管理立法、《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配套法规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海洋和渔业法规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8.
大亚湾温跃层形成及其对有关环境要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跃层是海洋环境中的一种重要物理现象,对海洋的环境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大亚湾温跃层是受粤东上升流和夏季表层海水升温双重作用而形成的。通过对大亚湾海域水温、盐度、溶解氧等众多环境要素的长期调查取样分析显示,该海域温跃层是季节性温跃层,一般发生在每年的5—10月份,6月下旬到9月中旬分层现象比较显著,盐跃层和氧跃层会相伴发生。受核电站热排水的影响,湾西侧尤其是核电站前海域的温跃层较其它区域明显和持久。数据显示在温跃层发生期内,由于海水的分层效应,温度、盐度、pH值、DO、BOD5和COD、营养盐及叶绿素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形成明显的表底层差异或层次梯度。  相似文献   
999.
宁波海岛潮间带生态学研究:Ⅰ.种类组成与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宁波海岛潮间带的生物种类组成与分布规律。生物种类以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多毛类及藻类为主。生物区系性质以广温广布种和亚热带种为主。不同底质潮间带中生物种类数不同,泥沙滩多于岩礁多于沙滩。  相似文献   
1000.
日本对虾血细胞分类、密度及组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血细胞进行超显微结钩观察,提出血细胞分为无颗粒细胞、小颗粒细胞和大颗粒细胞3类。血细胞密度因蜕皮期不同而异,C期较低,D_2期较高平均密度3.896~8.66×10~4cell/ml/ind。3类细胞比例为0.6~2.7,79.2~84.4,14.8~20.1%。当镰刀菌感染时,血细胞密度下降为对照组的54.3%,小颗粒细胞比例减少,大颗粒细胞增加。当养殖密度增加及水温降低时,血细胞密度不同程度下降,组成比例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