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70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青藏高原典型冰湖溃决泥石流预警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冰湖溃决型泥石流坝的形成、溃决机制,主要特点和成灾过程着手,在广泛收集和分析国内外有关冰川-冰湖-冰湖溃决-冰湖溃决泥石流-冰湖溃决泥石流坝-坝溃决研究基础上,通过川藏公路然乌至培龙段冰湖、冰湖溃决泥石流的区域考察,选择典型沟道米堆沟和光谢错冰湖典型点进行详勘,按照溃决泥石流重点防治溃决的主要原则,提出研究路段典型冰湖溃决泥石流预警的基本体系和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82.
“十五”期间,我省响应国家号召“开辟二个市场,利用二种资源”,大力推进和积极支持省属国有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周边国家进行资源领域的跨国并购和合资合作。  相似文献   
83.
涌浪规模对冰碛湖溃决的影响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碛湖溃决灾害频发,冰碛湖溃决的触发机理研究成为关注点,其中由于冰(雪)崩坠湖触发的涌浪冲蚀破坏是冰碛湖溃决的主要因素。为探索研究涌浪诱发冰湖溃决的动力过程,设计了一套水槽系统进行模拟实验,探讨冰(雪)崩塌入湖诱发涌浪溃坝的发展过程及溃决流量特征,分析不同涌浪规模对溃坝形成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1.涌浪是冰碛湖坝体溃决的直接触发因素,在首浪及后续周期性折返涌浪的作用下坝体溃口逐渐形成,其后随着水势能增大,在下蚀、溯源侵蚀和侧蚀的共同作用下,坝体侵蚀率迅速加大,洪峰流量出现在这个阶段;2.涌浪规模越大,首浪对坝顶的侵蚀越充分,涌浪对坝体的侵蚀越迅速,坝体剖面形态线越稀疏。由于静水位不变条件下侧蚀作用更强烈,溃口的最终宽度较静水位改变的情形大;3.静水位改变的情形下,首浪漫溢形成极大规模的初始流量Q0,并且首浪规模越大,初始流量Q0也就越大。洪峰流量Qm出现在坝体溃决初期,涌浪规模越大,洪峰流量Qm出现时间越早。  相似文献   
84.
西南地区水平向峰值速度、峰值位移衰减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收集西南地区79个4.0<Ms≤8.0主震、0<Rrup<300 km的自由场地加速度记录,采用合理可靠的数据处理方法获得峰值速度(PGV)和峰值位移(PGD)的水平分量几何均值各1600个.建立包含西南地区强震动数据及相应的震源、距离、场地参数等各项元数据的数据集.统计回归得到西南地区包含震级饱和效应、震级相关几何衰减、线性和非线性场地响应、非弹性衰减的水平向PGV、PGD衰减关系.进行了事件间和事件内残差评估、模型评估.将本文衰减曲线与西南地区大震和强震的实际观测值、川藏区水平向PGV衰减关系以及NGA-West1的水平向PGD衰减关系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衰减关系用于估计西南地区震级Ms4.0-8.0、距离10~300 km的地震动PGV、PGD是有效的.绝大多数汶川、芦山、鲁甸和九寨沟地震的PGV、PGD观测值分布在本文PGV、PGD衰减曲线士1倍标准差以内.本文的PGV、PGD衰减曲线显示了震级相关的PGV、PGD衰减和土层非线性的平均效应.与国内常用衰减关系和NGA-West1衰减关系相比,本文衰减关系能更好地体现震源特性、传播介质、场地非线性对西南地区水平向PGV、PGD衰减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利用中国国家强震动观测台网(NSMONS)和云南地震预警台网获得的158组强震动记录,分析了漾濞Ms6.4地震观测的近场地震动幅值、反应谱值特征以及不同周期反应谱值的空间分布.将近场台站反应谱值与NGA-West2预测方程进行对比,结合现场震害调查结果验证此次地震近场地震动的方向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近场30 km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表现出南北向(NS)高于东西向(EW)的方向性差异,PGA最大相差达1.86倍;在水平向加速度反应谱值(SA)卓越周期附近的谱值普遍高于基本设计谱,漾濞台NS向卓越周期对应的SA是罕遇设计谱平台值的3.87倍;空间分布显示,断层破裂前方(震中东南方向)观测的水平向SA显著大于破裂后方,在短周期更为明显,随着周期的增大差异有所减小;破裂前方台站观测的短周期SA大于NGA-West2预测结果,而破裂后方台站观测的SA在整个周期范围内均小于NGA-West2预测结果,表现出显著的方向性效应;震害调查结果也表明近场区域的建筑物破坏呈现NS向破坏较EW向严重的方向性差异.  相似文献   
86.
渤海海洋石油平台设定地震反应谱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渤海海域内已兴建的BZ28-2石油平台为研究对象,综合确定性和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优点,通过对渤海海域内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地震地质背景、发震断裂及其活动性、平台遭受破坏性地震震级与距离的可能组合、设定地震的实际发生概率等几个方面的研究,综合确定了平台不同超越慨率对应的设定地震参数,并基于以上研究结果,给出了B...  相似文献   
87.
工程上常用的等效线性化方法在处理常见的、含厚软表层的海域场地时,其计算结果往往产生较大的偏异.为了研究这些计算偏异产生的程度,本文利用等效线性化方法对典型海域工程钻孔进行了小震、中震和大震3种不同工况下保留和舍弃软表层情况下的土层计算.考虑到在大震作用下,土体可能进入大的非线性范围,等效线性化将不再适用,故引入了一种能更好地考虑土层大非线性效应的直接时域积分方法,并与等效线性化方法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确定含厚软表层海域工程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的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88.
<正>2011年12月7日,江西省林业血防工程建设工作座谈会在南昌召开。江西省林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魏运华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江西省速丰办有关领导和"十二五"血防林工程规划建设项目市、县(区)林业局分管领导、营林科(股)长等50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89.
晋县凹陷赵芯2井(2459m,Ezk)低熟蒸发岩样品中检出了异常分布的C22-C27甾烯和C24-C30四环萜烷(17,21-断藿烷),但在同井更深、成熟度相对更高的沉积物中并未检出。实测镜质组反射率R^0=0.43%以及芳烃馏分中有高丰度的苯并噻吩和多烷基化的二苯并噻吩,说明热催化作用成因是不可能的,微生物参与成为最可能的生成途经。沉积抽提物未显示出常规生物降解的痕迹,因此这些化合物很可能是在早期成岩阶段特定微生物作用的结果。该区油样中检出的C21-C29甾烷的特征与同时检出的C22-C27甾烯特征一致,进一步表明微生物作用的可能性;高丰度的C24-C30四环萜烷(17,21-断藿烷)和常规藿烷、甲基藿烷相匹配,以及高丰度的C22-C27甾烯和规则甾烷缺失相匹配,特别是芳烃馏分中多取代二苯并噻吩类有机含硫化合物的检出,均表明异常分布的C22-C27甾烯与C24-C30四环萜烷类似,很可能是早期成岩阶段微生物改造作用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