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篇
大气科学   65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黔东南2012年4月10日大冰雹天气过程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三穗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对2012年4月10日发生在贵州省黔东南州的大冰雹天气过程进行跟踪探测,揭示了冰雹云形成发展、成熟和消散过程的主要回波特征。结果表明,强对流天气过程由多个对流单体组成,强回波区的反射率因子超过65 dBz,三体散射长钉的反射率因子最大值为21 dBz,最大长度20 km;径向速度有风暴顶辐散特征和逆风区存在,逆风区存在对大冰雹的出现有很好的指示作用;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出现跃增现象,最大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为56 kg.m-2;垂直风廓线中风向、风速出现较大垂直切变。  相似文献   
32.
唐化义  白慧 《贵州气象》2003,27(6):46-47
针对自动站运行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原因分析,并找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3.
从气候特点、漂流气候适宜性和漂流气象障碍等方面,分析杉木河景区气候资源,得出杉木河适宜漂流期为5月下旬~9月中旬,最佳舒适漂流期为6月中旬~9月上旬,这对旅游经营者合理安排和开展漂流活动,游客选择最佳舒适期漂流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4.
分析了黔东南地区16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71—2005年4~5月降雹资料和雹日相对应的14:00地面0 cm温度资料,考察了二维非定常中尺度气象过程对黔东南降雹天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利的大尺度大气环流背景下,对流不稳定能量、地形抬升作用、低空水平螺旋度和14:00地面0cm温度的梯度变化与降雹有很好的相关关系,这些因子对有无降雹灾害天气提供了较好的预报依据。  相似文献   
35.
利用贵州省84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81年1月1日—2014年6月30日逐日降水资料,对《西南雨季监测业务规定(试行)》中的西南雨季开始和结束日期监测指标在贵州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贵州西部区域26个地面气象观测站入选为监测站点;贵州西部雨季监测区域(26站)候雨量稳定≥R36和≤R72的时间节点与单站气候平均候雨量稳定≥R36和≤R72的站点数占监测区域总站数百分比≥60%的时间节点相互对应,表明"规定"所推荐的雨季开始、结束日期的阈值界定标准在贵州具有可适用性。从站点出发,贵州西部雨季监测区域(26站)多年气候平均雨季最早开始于黔南西部、毕节东部和安顺南部的5月1候,最晚结束于毕节南部和六盘水北部地区的10月5候;从区域出发,贵州西部雨季监测区域(26站)雨季开始于5月2候,结束于10月4候。  相似文献   
36.
贵州雨凇灾害指标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在海拔高度分类之下,通过大量雨凇样本的气象条件概率分布分析,建立贵州雨凇灾害指标,即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则当日定为雨凇日:1日最低气温≤0℃;2日平均气温≤1℃(其中威宁站不受该条件约束);3当日无日照(其中威宁站不受该条件约束);4当日有降水,包含微量降水。通过该标准的筛选,所建立的雨凇灾害指标得到的雨凇日数在全省的分布形态基本与实况雨凇资料的结果一致。该指标的建立对雨凇资料的缺测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同时还有利于进一步了解雨凇灾害发生时的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37.
从短期气候预测业务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针对月尺度气候预测,通过多元逐步回归统计方法对1981~2010年贵州省降水主分量与NCEP/NCAR再分析资料的500 h Pa高度场建立预报模型,进而将该预报模型分别应用到2007~2013年5月16日、21日、26日起报的DERF产品500 h Pa高度场中,以检验不同起报时间DERF产品的预报能力。结果表明:贵州83站6月降水量EOF前5个模态的方差累积贡献率均达到了65%以上,PC1与同期6月降水量标准化序列的相关系数达0.955。贵州6月降水量与副热带高压位置以及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密切相关。释用DERF产品发现,该产品对贵州6月降水主分量具有一定的可预报性,其中5月26日起报的预报效果较好,其与同期NCEP/NCAR拟合值和实况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6和0.53。对2007~2013年5月26日起报6月的DERF产品释用预报结果进行Acc和Ps评分检验,发现除2008年预报评分较低外,其余6 a预报评分较好,Acc平均为0.45,Ps平均为82.0,尤其是2007年和2009年DERF产品释用的预报Ps评分分别达83.9和83.5,表明DERF产品在贵州降水主分量逐步回归预报模型中的释用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38.
该文利用1951—2013年贵阳站逐日降水量观测资料分析其极端降水日数的气候特征,结合DERF2.0月动力延伸预测模式输出的500 h Pa高度场格点资料,将高度距平场与该站极端降水日数距平值利用线性回归及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5月26日起报1~40 d的预测模型,并对预测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贵阳站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是极端降水日数偏多的时段,其余时段呈现偏少特征,在21世纪10年代之后极端降水日数呈增加趋势;影响贵阳站各旬极端降水日数的天气系统在月内具有阶段性的调整和变动,相比月尺度大气环流信号的稳定性较弱;对比固定时段建模和滑动时段建模下极端降水日数的预测结果,发现固定时段建模的预测结果与实况较为一致,尤其是月尺度预测值与实况值的相关系数较稳定,旬尺度预测值与实况值的稳定性较弱。  相似文献   
39.
剑河县近45a降水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剑河县1960年12月~2005年逐月降水资料,统计分析该县年、季降水距平百分率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以及旱涝的演变趋势。结果得出:剑河县年降水呈“少→多→少→多→少”的规律变化;冬季呈准20a周期变化;春季呈“正常→多→持续偏少→多”的变化趋势;夏季呈“正常→少→多→少”的变化趋势;秋季呈多→持续偏少的趋势变化,与贵州和黔东南地区变化趋势相反。年、季降水距平百分率与旱涝变化趋势相一致。  相似文献   
40.
利用从江县1981~2005年5~10月逐日温度、降水、蒸发及持续降雨日数等气候资料,对气候变化诱发椪柑果树发生黄龙病病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月下旬旬平均气温和6月上、中旬旬平均气温超过27℃、5月下旬至6月各旬降水蒸发差为正值以及持续降雨日数超过5天是椪柑夏梢发生黄龙病病害的主要因子,5月上、中旬旬平均温度、旬降水蒸发差对黄龙病病害发生的影响不明显。春末夏初高温高湿是椪柑果树夏梢发生黄龙病病害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