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83篇
测绘学   43篇
大气科学   86篇
地球物理   109篇
地质学   239篇
海洋学   3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41.
引言 有人认为震前存在明显的地表滑动,可2004年9月28日11时15分(当地时间)发生的Mw6级帕克菲尔德地震给这种观念一个可能是致命的打击。在1966年,震前一周曾报告沿断层发生了地表裂缝,而在主震前11.6小时曾发生水管破裂。这就给予了希望,地震前可能发生实际的地表滑动,若在相应地区布设位移传感器,  相似文献   
542.
测定了胜利油田惠民凹陷14件辉绿岩的过渡元素(Sc、Ti、Cr、Mn、Fe、Ni、Cu和Zn)含量.结果显示岩石中Cr和Ni含量具有很宽的范围(分别为76.9×10-6~1049×10-6和56.7×10-6~495×10-6),样品商745-2出现异常高的Cr和Ni含量,分别为8718×10-6和4530×10-6;Cu和Zn含量高且变化范围大,半数以上样品的Cu和Zn含量分别大于1000×10-6(1082×10-6~8111×10-6)和500×10-6(634×10-6~2198×10-6).分析认为,本区辉绿岩Cr和Ni含量变化范围宽与岩浆结晶分异作用有关,具异常高Cr和Ni含量样品可能为岩浆演化相对后期,有大量铬铁矿结晶的产物;岩石富集Cu和Zn可能与岩浆上升过程中遭受地壳物质混染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43.
不同水域鲤鱼耳石微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中子活化分析对密云水库与白洋淀水域两个不同水域(无污染水域和重污染水域)中鲤鱼耳石的微量元素进行分析,发现白洋淀鲤鱼耳石中Sr、Zn、As、Au、Ba、K、Na的含量明显比密云水库鲤鱼耳石的相应元素含量高。采用线性判别方法对两地耳石中Sr、Zn、As、Ba4种元素进行分析,表明存在明显的分组差异,而且两地的差别主要在于Sr含量不同,其次是Zn、As和Ba;白洋淀鲤鱼耳石中As、Ba、Sr、Na等元素含量变化幅度比密云水库鲤鱼耳石中相应元素含量的变化幅度大,与白洋淀水域废水排放时间上的周期性和短暂性导致元素在耳石部分日轮上沉淀等因素相吻合。两地鲤鱼耳石微量元素特征存在截然的区别,与两地水域水体中微量元素差异相一致,表明鲤鱼耳石微化学特征具有水化学环境指示意义,为进一步研究利用鲤鱼耳石进行水化学环境监测或恢复鲤鱼生长期水环境特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44.
甘肃西北部黑河流域中游地表径流和地下水补给变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实际资料和综合研究表明,在西北内陆区当人类活动影响强度超过37%时,地表径流过程由天然状态转变为以人为干扰为主,不仅造成下游区获得的地表径流量大幅减少,而且中游区地下水补给也失去自然特征,补给量明显减少,同时还影响地下水径流过程及其溢出量衰减,进而导致下游区生态环境需水更加紧缺和退化.调控中游区安全引水量和调整中游区种植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型农业,是解决黑河流域下游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545.
针对电离层延迟对导航定位精度的影响,该文利用IGS提供的2012—2015年的电离层VTEC数据,基于时序分析、快速傅里叶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广西及周边地区电离层的时空变化,结合相应的太阳、地磁活动数据分析太阳活动、地磁活动与电离层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广西及周边地区电离层VTEC值在纬向上随纬度升高而降低,在经向上几乎不变;探测得到VTEC具有365.7天的年周期和182.9天的半年周期;无论在太阳活动高、低年,VTEC春季达最大值,2014年和2015年出现冬季异常现象;VTEC变化与太阳长期活动存在较好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57左右;VTEC在地磁活动高发期时与Dst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0.52。  相似文献   
546.
对中国北方岩溶水研究方向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北方碳酸盐岩含水层连续沉积厚度大、分布范围广,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是重要的国家级含水层。北方岩溶水集水资源、旅游资源、生态功能等于一体,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在城市供水和能源基地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支撑性作用。近50年来,受大规模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人类其它高强度活动影响,北方岩溶水环境问题凸显并带来了一系列负面效应,严重制约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国家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的大背景下,如何协调好北方岩溶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是水文地质工作行业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国家需求出发,提出北方断流岩溶大泉泉水复流的生态修复、闭坑煤矿酸性“老窑水”对岩溶水的污染防治、深层岩溶水的水和热资源开发利用等应作为未来一段时期北方岩溶水的重点研究方向,同时,对近年来在这几个方面开展的调查研究工作取得的成果了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47.
胡宗全  郑伦举  申宝剑  陈刚  刘忠宝 《地质论评》2021,67(4):67041007-67041020
近年来,非常规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的成功,为获取油气资源指出了新方向,同时提醒石油地质家重新审视传统的油气地质理论,需要将页岩油气的地质认识进展与传统的油气地质理论结合起来形成新的含油气系统理论。本文基于从常规与非常规在生烃、储层方面的研究进展,初步探讨涵盖常规和非常规的统一的含油气系统和二者协同的勘探思维。生烃研究由以往主要关注生油气高峰时的生烃量延伸到对油气生成、排出、滞留全过程的刻画;储层研究由关注无机矿物成岩演化中形成的米级—毫米级无机孔隙向成岩作用—成烃协同作用形成的微米级—纳米级有机质孔隙延伸;在此基础上提出狭义页岩气、广义页岩气藏和常规气藏的分类界限。在全新的含油气系统理论指导下,需要进行常规—非常规协同一体化评价基础上的勘探思维变革。以常规与非常规油气的成因联系为指导,深入分析同一套烃源岩的生成—排出—滞留过程,分析常规与非常规油气的资源配比关系与空间分布关系,有助于提升油气勘探效率和勘探成功率。  相似文献   
548.
王鑫  王宁练  王俊杰  申保收 《冰川冻土》2021,43(5):1354-1364
积雪中记录的痕量元素含量,能很好地评估当地大气污染状况。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2018年1月和3月采自新疆北部的天山北坡、伊犁河谷、塔城地区和阿勒泰地区的积雪样品进行了16种痕量元素测试。结果表明:北疆地区积雪中痕量元素含量的平均值在0.06 ng·g-1(Cd)~1 481.1 ng·g-1(Al)之间。时间分布上,消融期多数痕量元素浓度低于积累期、稳定期;Pb、Cr等元素消融期含量高于其他时期,可能与外源输入有关。空间分布上,塔城地区和天山北坡的多数痕量元素含量高出伊犁河谷和阿勒泰地区1~3倍。与其他地区雪冰中痕量元素含量对比,发现新疆北部高出青藏高原北部1~3倍,与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相应痕量元素浓度接近,揭示了新疆北部积雪中痕量元素较高的浓度特征。元素富集系数表明,Fe、Be等元素主要来自地壳粉尘,Pb、Cd、Zn、As等元素呈显著富集(EFc>10),受人类排放活动主导。结合后向气团轨迹分析,塔城地区的痕量元素可能受到哈萨克斯坦的影响,阿勒泰地区的痕量元素可能受到中亚、阿尔泰山南缘等地的影响,天山北坡与伊犁河谷主要受新疆本地气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9.
陕西省凤太矿集区是我国重要的金、铅锌矿产资源地,成矿条件十分有利。在系统分析区内已有地质资料及近年来金找矿勘查、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对花红树坪岩体的地质、岩石地球化学、年代学、稳定同位素等进行综合研究,认为花红树坪岩体具有高Sr低Y埃达克质岩石特征,深部可能与西坝岩体连通为大岩基,与区内金矿成矿关系密切。结合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矿化信息等资料,认为岩体与围岩接触部位具有寻找岩浆热液型金矿床的潜力,建议进一步加强该区金矿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550.
娘子关泉域岩溶水氢氧同位素特征及影响因素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娘子关泉域岩溶水状况及补给运移规律,系统采集了泉域内岩溶水、地表水样品,分析测试了样品的δD、δ~(18)O值,利用氢氧同位素方法,通过分析氢氧同位素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岩溶水的补给来源及各含水层的相互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大气降水和河流渗漏补给是泉域内岩溶水的主要补给来源。由于大气降水的高程效应和温度效应,导致泉域内δD、δ~(18)O值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受到强烈蒸发后的大气降水及河流渗漏水的补给,河流沿岸岩溶水的δD、δ~(18)O值相对较高。同时对娘子关泉群城西泉、五龙泉和集泉站的D和~(18)O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城西泉水来源于近源低海拔的补给源;而五龙泉和集泉站泉水来源于深循环、远距离、较高补给高程与地表水交换弱的补给源。通过以上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娘子关泉域岩溶水的补给运移规律,为当地政府合理开发及可持续利用娘子关泉域岩溶水资源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