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106篇
测绘学   80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95篇
地质学   281篇
海洋学   103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51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8 毫秒
621.
“水—岩”反应作为储层成岩作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结果对解释储层非均质性成因机制、综合评价储层品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基础理论、分析测试手段、物理实验方法和模拟技术的进步,该领域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成岩物理模拟实验的进步实现了对流体—围岩/矿物体系“水—岩”作用过程的宏观尺度观测和研究,也明确了各物理化学参数对体系内矿物溶解—结晶过程的影响,但分辨率限制了其在微观(纳米)尺度解释许多现象成因机制和约束条件方面的应用。晶体生长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为解释储层孔隙系统中“水—岩”作用过程的结晶动力学原理奠定了基础,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纳米科技而发展起来的各种在线和非在线测量技术大大提高了储层孔隙系统结构和内部晶体生长情况的观测精度,将“水—岩”作用研究分辨率提升至纳米级,这为从微观尺度了解孔隙系统中流体—矿物体系的溶解—结晶(沉淀)相平衡过程及其控制因素提供了方案。储层孔隙系统中流体的结晶动力学行为与孔隙介质和流体性质密切相关,是成核自由能、矿物表面电化学特征、传质速率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不同成岩环境和孔隙系统中孔隙流体结晶动力学行为的系统研究,有助于了解孔隙系统空间结构、底衬表面化学特性、表面能效应等对矿物晶体成核生长与溶解过程的影响,为进一步深入解释储层非均质性的结晶动力学原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22.
鹤庆—洱源地区位于扬子板块西缘,西邻“三江”结合带,晚二叠世—晚三叠世经历了完整的盆-山转换过程。通过分析该区地层岩性组合及沉积环境,结合构造事件,厘清了区内盆-山转换的时间格架及各阶段盆地沉积响应。研究结果表明: 区内盆地演化可分为陆内裂谷盆地、坳陷盆地和前陆盆地3个阶段; 裂谷盆地阶段沉积形成了巨厚的玄武岩沉积; 坳陷盆地阶段依次沉积了青天堡组碎屑岩、北衙组灰岩和白云岩; 前陆盆地阶段形成了中窝组和松桂组不整合界面及粗碎屑砾岩。研究成果对研究扬子西缘和“三江”特提斯构造带盆-山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623.
课程评价是工程教育认证体系下教学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其结果不仅是课程教学及学生学习质量的直接体现,也是学生毕业要求达成分析的核心元素.本文总结了传统课程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基于工程教育OBE理念的形成性课程评价基本思想,提出了面向教学全过程的形成性动态课程达成评价方法.以苏州科技大学测绘工程专业"变形监测与灾害预报"课程为例,动态评价学生能力及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评价结果可为其他课程的合理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4.
为了增强地理信息系统和测绘数据的艺术表现力与视听震撼力,在"地图见证辉煌——中国改革开放30年"多媒体演示系统中采用了3维动画表现形式,本文主要介绍篇头3维动画的制作方法和创作技巧,并强调技术和艺术的有效结合,进一步总结多种计算机技术集成应用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25.
地层的自动分级对比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层缺失和厚度不等是基于测井数据进行井间地层自动对比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融合聚类分析和动态波形匹配技术进行地层自动分级对比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利用聚类分析划分不同级别的层段。在高级别层段划分结果控制下 ,计算两井任何两个次级层段的累计最小“匹配代价” ,再反向追踪找出最佳匹配路径 ,从而获得最优的地层对比结果。利用这种动态波形匹配技术进行全局地层对比 ,使地层对比的可靠性增加。  相似文献   
626.
王鹏  李志军 《海洋预报》2002,19(4):67-72
文献检索是开展一切研究和设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对工作进程起着重要帮助作用。随着IT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丰富,快捷的网上全文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渤海海相关全文资源,通过系统整理,筛选,分析,归纳出了1994-2001年渤海海冰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为了使科技人员准确有效地获取资料,对网上资源的相关期刊源,科研机构及其科研领域的状况做了归纳介绍,以便各研究机构,领域的交流和资源共享。本文能够对渤海海冰研究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有个总体认识,对科技人员的网上可持续资源利用有所帮助和启迪。  相似文献   
627.
王鹏 《海洋信息》2007,(1):16-17
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环渤海经济圈已逐渐成为我国新的经济热点,为环渤海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此地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一批初具规模的旅游企业,但是环渤海地区旅游业合作存在诸多障碍,不能体现地区的整体优势和竞争力,无障碍旅游圈的建设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28.
对道路影像进行去噪处理是道路提取(识别)的重要前提步骤,处理过程中不仅对滤波器的去噪性能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对其保持边界的性能要求更高。AMSS(Affine Morphological Scale Space)方程是唯一同时满足对比不变性和仿射不变性的方程。文中从AMSS方程的理论基础着手,从数学角度深入分析了用该方程进行图像处理时能够使图像在去除噪声和保留边缘信息之间达到平衡的内在机理。然后,通过对用于道路提取的遥感影像特征的分析,研究了AMSS方程在遥感影像道路处理中的应用。理论分析与试验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29.
我国南方暴雨的试验与研究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50年以来,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几代科学家致力于暴雨研究,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尤其是最近10年,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主持了3个国家级研究项目开展我国南方暴雨研究, 其中包括华南前汛期暴雨的试验与研究, 长江中下游梅雨锋暴雨的试验与研究以及目前正在实施的研究范围更为广泛的我国南方致洪暴雨的试验与研究。通过上述项目的实施, 在华南前汛期暴雨与长江流域梅雨锋暴雨的三维结构、形成机理、遥感监测与探测中尺度暴雨的理论和方法以及自主发展配有三维同化系统的中尺度暴雨数值模式系统等方面均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 有的已经在我国各级业务部门推广应用, 取得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目前正在实施的国家973项目, 针对引发我国南方致洪暴雨的β-中尺度强对流天气系统开展更为深入的试验与研究, 通过这些努力, 有望在提高我国暴雨的监测与预报、预警能力, 增强我国减灾防灾的总体实力做出更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630.
GPS中P(Y)码直接捕获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系统地分析和总结了P(Y)码的直接捕获技术途径和新进展,对与之相关的时钟技术、并行相关器和电光相关器的技术以及捕获算法——特别是XFAST算法——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和分析。这一技术对伪随机码,特别是长周期的伪随机码的同步技术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