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108篇
测绘学   80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95篇
地质学   283篇
海洋学   103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53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1.
提出了一种用于大规模矢量数据调度的策略,引入基于"金字塔"思想的数据调度和工作空间的服务配置技术,采用WFS服务的方式调度数据,将GML数据解析为坐标数据进行展示。在Gaea平台上实现了该策略,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策略在矢量数据调度方面有一定的改进。  相似文献   
612.
李俊  丁俊  牛浩斌  宁括步  王鹏  任飞 《矿床地质》2016,35(2):395-413
北衙金多金属矿床处于扬子地台西缘,是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具有紧密成因联系的典型矿床代表。文章在详实的野外地质工作和室内研究基础上,将北衙矿床中铁矿的成矿作用划分为早期气液交代阶段和晚期富铁质流体贯入充填阶段。电子探针和ICP-MS分析表明,磁铁矿主量元素具有富Si,贫Ti、V、Mn、Mg的特征;微量元素Th、Sr、Zr含量较低,Cs、U相对富集,一致的高场强元素(Zr、Hf、Nb、Ta)变化特征。研究表明,磁铁矿与区域内基性-超基性岩浆无关,其形成与矿区中酸性富碱岩浆密切相关。矿区中的铁矿床存在早期气液交代型和晚期贯入充填型2种矿化类型。早期交代成矿作用并不是北衙矿床中铁的唯一供给机制,还存在岩浆演化后期富铁流体贯入充填的成矿方式。  相似文献   
613.
对黔北坳陷几个露头和钻井地质剖面上前寒武系-下古生界烃源岩和金沙岩孔古油藏储层沥青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已处于高、过成熟阶段的地质样品中正构烷烃系列普遍存在双峰态分布现象,且构成每个峰群中的正构烷烃均无碳数优势,这一现象在其他地区的相应层位地质样品和热模拟实验产物中均得到了印证,并提出了利用FCPR和LCPR两个参数来表征前、后两峰群的相互关系。当两个参数均大于1.0时,指示正构烷烃系列具双峰态分布。鉴于研究区烃源岩的时代古老,当时沉积有机质的来源为富氢的菌藻类,富含长链脂族结构则是这些有机质形成高碳数正构烷烃的重要原因。此外,所研究地质样品中有机质附存形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可使它们发生差异成熟作用,结果可能导致不同分布特征的正构烷烃发生叠置而出现双峰态分布现象。因此,这些古老地质样品中正构烷烃系列的双峰态分布可能是指示来源低等生物如藻类的有机质经历强烈热演化作用的潜在标志。  相似文献   
614.
The influence of sea ice on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cell density of phytoplankton was investigated in the eastern Bering Sea in spring 2008. Diatoms,particularly pennate diatoms,dominated the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The dominant species were G rammonema islandica(Grunow in Van Heurck) Hasle,Fragilariopsis cylindrus(Grunow) Krieger,F. oceanica(Cleve) Hasle,Navicula vanhoeffenii Gran,Thalassiosira antarctica Comber,T. gravida Cleve,T. nordenskieldii Cleve,and T. rotula Meunier. Phytoplankton cell densities varied from 0.08×104 to 428.8×104 cells/L,with an average of 30.3×104 cells/L. Using cluster analysis,phytoplankton were grouped into three assemblages defined by ice-forming conditions: open water,ice edge,and sea ice assemblages. In spring,when the sea ice melts,the phytoplankton dispersed from the sea ice to the ice edge and even into open waters. Thus,these phytoplankton in the sea ice may serve as a "seed bank" for phytoplankton population succession in the subarctic ecosystem. Moreover,historical studies combined with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sizes of diatom species have become smaller,shifting from microplankton to nannoplankton-dominated communities.  相似文献   
615.
阿尔金断裂带新生代以来大规模活动的时限及规律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目前仍缺乏可靠的年代学约束。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阿尔金断裂带中的伴生石英脉和石膏采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并用测年结果约束断裂活动起始时间的下限,最后探讨了阿尔金断裂带中中新世以来的构造活动。结果表明:阿尔金断裂带新生代大规模构造变形始自中中新世((12.5±1.3)~(15.1±1.5)Ma),之后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变形活动;阿尔金主断裂开始大规模走滑活动的时限至少始于(15.1±1.5)Ma,而阿尔金北缘断裂挤压逆冲活动的时限至少始于(14.1±1.4)Ma;阿尔金断裂带的变形活动在其主体走滑和北缘逆冲之间存在时间差,推测其具有从中心向两侧渐进扩展的变形方式;深部的韧性剪切首先引起阿尔金主断裂的走滑位移,致使附近山体快速抬升,随后变形扩展并引起阿尔金北缘断裂逆冲活动的构造响应。  相似文献   
616.
云南保山西邑铅锌矿床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西邑铅锌矿位于保山地块中北部,矿体定位受下石炭统香山组地层和矿区断裂控制,具有层控特征。硫同位素研究表明,西邑铅锌矿床中硫化物的δ34S值的区间为-2.4‰~+2.3‰,它们与地层中的重晶石的δ34S的值相差约15‰。分析表明,西邑铅锌矿床的硫化物的硫源主要来自地层中的重晶石,它们通过有机质的热分解反应还原为沉淀硫化物所必需的低价硫。矿石铅的铅同位素为206Pb/204Pb=18.547~19.044,207Pb/204Pb=15.608~15.661,208Pb/204Pb=38.541~38.880,显示铀铅富集、钍铅微弱亏损;矿石铅μ值介于于9.46~9.53之间,ω值的范围为35.48~36.79,显示铅源的物质成熟度高,具有上地壳或沉积物的特点。无论是矿床地质特征、还是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均指示夹杂沉积硫酸盐的碳酸盐(含生物碎屑)沉积建造是最为理想的物源,矿床类型为沉积-热液型。  相似文献   
617.
为了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为大型复杂的船体进行雷电防护设计,文章介绍雷电形成的过程及特点,分析总结船舶遭受雷电危害可能存在两方面的原因:一种是船舶直接接闪雷电流;另一方面是雷电没有直接击中船舶,而是雷电产生的电磁脉冲对船舶造成的间接影响。最后文章从船舶本身的特殊性出发,提出安装接闪器、引下线和泄流装置的方法防止雷电对船舶造成的直接危害,提出采取等电位连接、屏蔽、接地和安装浪涌保护器的方法减少船舶遭受雷电的间接影响。只有合理地采用各种防护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船舶遭受雷电干扰。  相似文献   
618.
文章针对我国目前海洋环境预报工作对海洋水文气象观测数据智能化管理的需求,提出了数据多重存储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技术方案。采用了基于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技术和基于结构化查询语言的数据库技术,实现了海洋水文气象数据管理系统的模块化设计与开发,该系统可整合现有的观测数据,实现海洋观测数据的智能化管理。  相似文献   
619.
“水—岩”反应作为储层成岩作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结果对解释储层非均质性成因机制、综合评价储层品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基础理论、分析测试手段、物理实验方法和模拟技术的进步,该领域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成岩物理模拟实验的进步实现了对流体—围岩/矿物体系“水—岩”作用过程的宏观尺度观测和研究,也明确了各物理化学参数对体系内矿物溶解—结晶过程的影响,但分辨率限制了其在微观(纳米)尺度解释许多现象成因机制和约束条件方面的应用。晶体生长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为解释储层孔隙系统中“水—岩”作用过程的结晶动力学原理奠定了基础,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纳米科技而发展起来的各种在线和非在线测量技术大大提高了储层孔隙系统结构和内部晶体生长情况的观测精度,将“水—岩”作用研究分辨率提升至纳米级,这为从微观尺度了解孔隙系统中流体—矿物体系的溶解—结晶(沉淀)相平衡过程及其控制因素提供了方案。储层孔隙系统中流体的结晶动力学行为与孔隙介质和流体性质密切相关,是成核自由能、矿物表面电化学特征、传质速率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不同成岩环境和孔隙系统中孔隙流体结晶动力学行为的系统研究,有助于了解孔隙系统空间结构、底衬表面化学特性、表面能效应等对矿物晶体成核生长与溶解过程的影响,为进一步深入解释储层非均质性的结晶动力学原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20.
鹤庆—洱源地区位于扬子板块西缘,西邻“三江”结合带,晚二叠世—晚三叠世经历了完整的盆-山转换过程。通过分析该区地层岩性组合及沉积环境,结合构造事件,厘清了区内盆-山转换的时间格架及各阶段盆地沉积响应。研究结果表明: 区内盆地演化可分为陆内裂谷盆地、坳陷盆地和前陆盆地3个阶段; 裂谷盆地阶段沉积形成了巨厚的玄武岩沉积; 坳陷盆地阶段依次沉积了青天堡组碎屑岩、北衙组灰岩和白云岩; 前陆盆地阶段形成了中窝组和松桂组不整合界面及粗碎屑砾岩。研究成果对研究扬子西缘和“三江”特提斯构造带盆-山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