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5篇
大气科学   56篇
自然地理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 毫秒
11.
气候变暖对黄淮海地区小麦产量可能影响的模拟试验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石立  王馥棠 《气象学报》1993,51(2):209-216
本文分析了黄淮海地区小麦生育期内不同时段的温度、降水与产量的关系,分别得到了不同类型的偏回归系数曲线。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不同季节温度升高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温度、降水同时变化综合影响的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各地不同季节气候变暖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不同:北部、中部地区秋季、冬季变暖将导致增产,春季减产;而南部地区则秋季、春季将减产,冬季增产(河南南部略有不同)。降水量变化对各地各季气候变暖产量效应的迭加作用不同:北部、中部地区秋、冬季降水有利于增产,春季降水对减产略起缓解作用;南方各季降水过多均对小麦不利。总的说来,大部分地区若小麦生育期内气候变暖变湿,将有利于增产,但南部地区降水过多有不容忽视的负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粮食产量气象分量的周期波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馥棠  王石立 《气象》1989,15(1):9-12
本文应用功率谱、周期图和方差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全国及部分代表省(区)粮食单产中气象分量的中短周期波动。发现各地气象分量的谱分布基本相似,普遍存在4—6年及其倍数的周期波动。同时,各地表现又略有不同,由南往北周期逐渐变长。通过与农业气象热量因子以及粮食产量增减产年历史演变的周期波动的比较,似可初步推理为,热量因子的周期波动影响了气象产量的周期波动,从而导致作物产量的周期演变。这一初步推理为我国粮食产量的气象预测预报的基础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王馥棠 《气象》1980,6(4):26-26
我国农业气象预报的科研与业务工作是在解放后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逐步建立并发展起来的。1958年提出“四结合过两关”的原则,使我国的农业气象预报从早期的天气预报加农业措施,发展到充分运用群众经验进行气候对比分析,广泛开展农业气象情报、预报服务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各地除开展各种播种期、收获期、土壤水分、霜冻等预报外,在预报指标、预报工具和方法上也作了大量分析和探  相似文献   
14.
农业干旱综合应变防御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华北地区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业干旱特点 ,于 1 996~ 1 998年进行了农业干旱监测预测、秸秆覆盖、底墒科学利用、有限水胁迫效应、深松、多功能防旱剂和有限灌溉等单项农业干旱防御技术试验研究 .在它们的防旱机理、功能和操作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 ,在干旱严重的 1 998~ 1 999年冬小麦生育期内 ,在河南郑州郊区、山东泰安郊区和河北固城 ,根据各地条件因地制宜地对上述技术进行组装配套集成示范试验 .结果表明 ,综合应用这些技术具有较显著的抗旱增产效能 ,小麦增产 1 0 .1 %~ 36.0 % ,耗水量减少 1 .0 %~ 1 9.0 % ,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1 0 .6%~ 60 .0 % .  相似文献   
15.
华北地区农业干旱预测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3,自引:8,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华北地区冬小麦进行了水分胁迫实验,确定了冬小麦光合作用速率对水分胁迫的响应曲线,提出了农业干旱指数和农业干旱预警指数两个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具有明确生物学机理的华北农业干旱预测数值模式。对北京、石家庄、郑州和济南1998年至2000年432旬的农业干旱模拟结果表明:农业干旱预警定性准确率为90.7%,定量准确率在87.5%左右;此外,模拟表明模式也可以对区域农业干旱进行准确有效的预测。利用1961~2000年气象资料对北京等地区历年农业干旱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于大气干旱,在自然气象条件下,北京等地区作物生长期内几乎每年都存在农业干旱现象,特别是冬小麦灌浆至成熟期每年均存在一次较为严重的农业干旱胁迫过程,但农业干旱胁迫程度年际间存在一定波动,功率谱分析表明其具有3~6年的周期变化规律。对平均气候状况下华北地区农业干旱进行了时空动态分析,结果发现在自然条件下,华北大部分地区冬小麦4月下旬至5月下旬,即大约在冬小麦开花、灌浆至成熟期,农业干旱胁迫指数存在一种自然的逐渐加强的动态过程,这与华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实践是基本一致的。  相似文献   
16.
气象条件对玉米生长发育影响的试验与评估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田间试验资料 ,采用模拟模式及统计分析方法 ,分析了玉米生长期的农业气象条件及其对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灌浆速率及产量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评估模式  相似文献   
17.
利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2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对冬小麦叶片光合作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测定研究,在实测资料支持下建立了包含CO2因子的叶片和冠层光合作用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准确性.利用模型对CO2影响参数μ进行数值敏感分析,结果表明:对叶片光合而言,μ=0.83时叶片光合作用模型拟合最好,随μ减小或增大,拟合精度均下降;对冠层光合而言,μ=0.83时模拟光合日总量达到最大值,μ减小或增大,光合日总量均下降.多因子数值分析表明:在辐射值较大的状况下,μ对冠层光合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我国粮食产量气象分量的周期波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馥棠  王石立 《气象》1989,15(1):9-12
  相似文献   
19.
七十年代以来,世界粮食危机时起时伏,客观上提出了在全球范围内对作物生产进行定量与定时监测的要求。为此,美国三个政府部门:国家航空与宇宙航行局(NASA)、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与农业部(USDA)于1974年联合承担了研制一种以全球天气站网和陆地地球观测卫星上获取有关作物生产情况的技术方法,开展了相应的协作试验,并作了大量的准业务应用的努力。这个计划取名为“大面积作物调查试验”(Large Area Crop Inventory Experiment),简称LACIE计划。其主要目的在于研制美国所需要的监测全球粮食生产的方法。主要研究内容是:利用陆地地球卫星的观铡资料估测作  相似文献   
20.
王馥棠 《气象》1986,12(1):38-42
前言 农业气象预报是农业气象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气象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有效途径之一。它的作用是一般天气预报所不能替代的,特别是在我国的四化建设中,为夺取农业的高产和稳产,它必将获得日益广泛的应用。近年来,世界范围的气候“异常”频繁发生,迫使各国政府不得不在不同程度上重视并加强农业气象预测预报的研究和应用。这些因素都进一步促进了农业气象预报科学地发展,并在农业生产中产生日益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