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6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31.
The form of Boussinesq equation derived by Nwogu (1993) using velocity at an arbitrary distance and surface elevation as variables is used to simulate wave surface elevation changes. In the numerical experiment, water depth was divided into five layers with six layer interfaces to simulate velocity at each layer interface. Besides, a physical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validate numerical model and study solitary wave propagation.“Water column collapsing”method (WCCM) was used to generate solitary wave. A series of wave gauges around an impervious breakwater were set-up in the flume to measure the solitary wave shoaling, run-up, and breaking process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asured data and simulated data are in good agreement. Moreover, simulated and measured surface elevations were analyzed by the wavelet transform method. It shows that different wave frequencies stratified in the wavelet amplitude spectrum. Finally,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velocities of each layer interface were analyzed in the process of solitary wave propagation through submerged breakwater.  相似文献   
32.
33.
34.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演化及其对碳与营养成分的扣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7年在黄河三角洲布设了一口24.6m的浅钻ZK1,对获取的岩芯样品进行了详细的沉积学观测及含水量、有机碳、总碳和营养成分的实验室分析测试。通过ZK1孔的地层分析,将其划分为7种沉积环境,揭示了滨海湿地地质演化过程。并利用AMS 14C测年方法,结合黄河改道的历史记录,运用历史地理学和沉积地质学综合分析的方法对黄河三角洲沉积环境进行了年代划分,并计算了黄河三角洲不同沉积环境沉积物的沉积速率和碳的加积速率。结果表明:总碳和有机碳与除硫和磷元素以外的各营养成分都呈良好的线性相关(R20.7,Ρ0.05);碳、氮、磷的加积速率与沉积物的沉积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20.95,Ρ0.01),沉积物的沉积速率是碳、氮、磷的加积速率的主控因素;虽然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物有机碳浓度较低(1%),但由于沉积物的高沉积速率,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物有机碳的平均加积速率达到648.1g/(m2·a),远高于世界其它高有机碳浓度的湿地,因此是很好的碳汇地质体。  相似文献   
35.
四川省甘孜州地质灾害特征与防灾减灾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论述了甘孜州环境地质条件的基础上 ,系统地阐述了甘孜州地区的地质灾害发育类型、分布特征及危害程度 ,并提出了相应的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36.
通过对冀东司家营铁矿尾矿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矿物粒度、解离度以及矿物连生关系等测定,分析了该尾矿综合利用的途径,为同类型沉积变质型铁矿(BIF型铁矿)尾矿综合利用提供参考.分析结果表明,司家营铁尾矿属高硅高铁低铝尾矿;矿物组成以石英、阳起石、透辉石和长石为主,含少量赤铁矿、铁白云石、大隅石及云母等矿物;尾矿粒度以细砂...  相似文献   
37.
滨海湿地是大陆边缘淡水输入与潮汐作用的产物,同时它可通过生物薄膜、沉积物的生物扰动、浪和流的振动、沉积物的有机物富集以及营养盐的循环终结对生物因素的控制作用进行反馈.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人们对滨海湿地功能的认识得到快速提高,并且对不同气候带的滨海湿地的地貌过程、水动力特征、生物反馈以及指示人类活动干扰的代理指标有了足够深...  相似文献   
38.
二氧化碳(CO2)是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主要释放的温室气体,对其释放机制的研究是碳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利用LI-8100A土壤呼吸速率检测系统,应用封闭系统的动态气室法,通过2012年5月对辽河三角洲光滩、翅碱蓬(Suaeda salsa)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2种典型植被湿地类型的系统呼吸通量及其不同实验处理后的呼吸通量研究,探讨在这一季节条件下湿地生态系统的CO2释放途径与机制。研究表明,芦苇湿地呼吸通量[(3 041.59±320.66)mg·m-2·h-1]高于翅碱蓬湿地[(534.09±56.06)mg·m-2·h-1],且站立植物的呼吸量的贡献在翅碱蓬湿地仅占24%,在芦苇湿地占40%。特别地,当湿地植物被移除后,湿地系统所产生的CO2通量会显著增高,由此揭示了滨海湿地植物一旦被破坏,其生态系统在短时间内会向大气释放大量的CO2。  相似文献   
39.
王锦  王维  陈玉林 《地下水》2013,(1):127-128
通过对岩芯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和测井数据分析,认为研究区长6储层具有以下特征:研究区主要为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胶结物含量较高,成分以方解石为主。长6为超低孔、超低渗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孔和次生溶孔,微观结构评价属于小孔—细喉型、细孔—细喉型和小孔—中细喉型储层。沉积微相、岩石学特征和成岩作用共同控制着储层的物性,研究区物性较好。  相似文献   
40.
通过对广西2013年2月20日田东-平果-巴马交界4.5级地震砖混结构房屋震害情况的现场调查,归纳和分析了砖混结构房屋的震害特征及原因,总结了受震害房屋的建造特点,并对提高村镇房屋抗震性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