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39篇
  免费   2090篇
  国内免费   2168篇
测绘学   1064篇
大气科学   1822篇
地球物理   1774篇
地质学   5449篇
海洋学   1206篇
天文学   118篇
综合类   637篇
自然地理   927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277篇
  2022年   283篇
  2021年   303篇
  2020年   270篇
  2019年   393篇
  2018年   400篇
  2017年   243篇
  2016年   289篇
  2015年   340篇
  2014年   550篇
  2013年   447篇
  2012年   462篇
  2011年   416篇
  2010年   424篇
  2009年   424篇
  2008年   431篇
  2007年   422篇
  2006年   441篇
  2005年   411篇
  2004年   380篇
  2003年   326篇
  2002年   333篇
  2001年   306篇
  2000年   311篇
  1999年   275篇
  1998年   309篇
  1997年   377篇
  1996年   358篇
  1995年   300篇
  1994年   299篇
  1993年   247篇
  1992年   263篇
  1991年   245篇
  1990年   229篇
  1989年   199篇
  1988年   114篇
  1987年   113篇
  1986年   98篇
  1985年   98篇
  1984年   97篇
  1983年   74篇
  1982年   74篇
  1981年   54篇
  1980年   36篇
  1979年   24篇
  1978年   12篇
  1959年   13篇
  1958年   29篇
  1957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云南老王寨金矿区煌斑岩的化学成分及与金矿化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泛分布于云南老五寨超大型金矿区与金矿化时空上密切共生的煌斑岩可分为新鲜(弱蚀变)、蚀变、矿化三种。三种煌斑岩的化学成分--尤其是Fe2O3、FeO、CaO、Na2O、CO2等具有明显差异。新鲜煌斑岩的金含量相对较低(平均3×10^-9)。CO2主要为次生产物,在金矿化过程中可能主要起“地球化学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922.
923.
宝积山煤矿F6断层导水性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宝积山煤矿井下巷道在揭露F_6号断层时出现了大量涌水、淹巷及无水两种现象,因此对该断层形成了导水、隔水两种不同的认识。经综合分析后认为;在F_6号断层面处,若两盘均为软岩层接触或软岩层与硬岩层接触,该断层表现为隔水;若两盘均为硬岩层接触,则表现为导水。上述结论通过材料井淋水量的大小变化与主井积水深度的变化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924.
单面断陷盆地的K形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25.
926.
927.
地磁学是地球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本世纪60年代以来,以海底扩张、大陆漂移、板块学说的建立为标志的地学大革命,给古老的地磁学带来勃勃生机。古地磁研究曾给大陆漂移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证据。此后,地磁学科研究得到迅速的发展。一、地球磁场、空间物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928.
中国地磁台环境场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际参考地磁场(IGRF)模型,计算出1945年5月—1990年5月中国部分地磁台的计算年均值,并与相应观测年均值比较,计算出地磁台各个地磁要素的磁异常值以及地磁台异常场的模量,本文的计算结果将为认识地磁台的地磁场环境、地磁台站资料评比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29.
1.前言1986年4月26日,苏联乌克兰切尔诺贝利列宁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事故.该事故在世界上是迄今为止最为严重的逸出放射性物质进入大气的事件,逸出的大量物质从空中被输送到遥远的地区,造成对欧洲许多地区的污染(Smith和Clark,1989).  相似文献   
930.
大兴安岭火区上空云和降水微物理结构特征个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广河 《气象》1992,18(2):17-21
1987年5月24日云物理专业考查飞机对大兴安岭火区上空的云进行了水平观测。对此次观测结果的分析与研究表明:(1)来自空间状及空间技状区域的冰粒子(25—800μm)及降水粒子(200—6400μm)平均浓度较高;而来自枝状及枝星状区域的冰和降水粒子其平均浓度较低。(2)依据不同降水粒子形态所计算出的降雪强度以空间枝状为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