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103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研究大气的可预报性和预报误差产生的原因,对于改进数值预报,提升业务预报技巧具有重要意义。集合敏感性基于具有流依赖特性的集合预报,通过建立预报与初始场或前期预报大气状态之间的统计关系,为揭示与预报对象可预报性相关的动力学特征及理解预报误差来源和传播机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同时,介绍了集合敏感性的定义和度量,并综述了其针对典型天气系统和高影响天气事件研究的进展,并讨论了该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2.
STUDYONEUTROPHICATIONCONTROLFORSOUTHLAKE INCHANGCHUNWangHaijun(王海军);WangYi(王毅);LiuWei(刘伟)(DepartmentofEnvironmentalScience,No...  相似文献   
153.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煤及其显微组分以1K/min升温速率在开放体系下进行热模拟实验(Tmax=1200℃),确定了CH4与N2生成动力学参数。根据化学反应动力学原理,当煤岩生成CH4和N2为25个一级平行反应且具有相同频率因子(Ao=1.0×1013s-1)时,生成CH4与N2每个反应对应的活化能可以通过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拟合,获得Gaussian型活化能分布特征为:CH4在活化能为42~90kcal/mol内,煤、镜质组、壳质组、丝质组和半丝质组生成CH4的主频活化能分别为60、52、50、70和66kcal/mol;N2在活化能为60~108kcal/mol内,其主频活化能分别为74、108、100、108和102kcal/mol。根据这些实验动力学参数,推测了煤岩在地质升温速率为5.3K/Ma时CH4的转化率:CH4在地质温度为20℃时开始形成;当地质温度为160℃时,煤岩中CH4已生成总量的80%。镜质组和壳质组CH4转化率要高于煤岩。  相似文献   
154.
研究认为富县地区上三叠统长8期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岩储层物性主要受沉积微相、砂岩成分和粒度以及成岩作用的控制。特别指出沉积微相对储层的控制,实际上是沉积(微)相带对砂体类型和物性特征的控制,不同沉积微相的砂岩在储集性能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表现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孔隙度及渗透率均高于其它沉积微相内砂体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而分流间湾的沉积物粒度相对较细,杂基含量高,压实作用强,不利于后期溶蚀流体的流动,储层物性较差。强烈的机械压实、压溶作用、碳酸盐自生矿物的胶结作用使孔隙结构变差,进一步降低砂岩的储集性能;由淡水淋滤及有机物质产生的溶蚀作用,对储层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5.
“三网融合”时代气象影视的发展机遇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它的基本目的是为了应对当代信息传播碎片化趋势,形成统一、无缝隙的传播格局。三网融合不单是行业间的布局调整,更是国家顺应全球传媒发展趋势,提高国民经济信息化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的生产、生活需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战略规划。气象影视要在未来获得更好的发展,需要顺应传媒发展趋势,积极拓展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6.
秭归沙镇溪镇千将坪滑坡航空遥感调查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2003年7月13日千将坪滑坡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采用人机交互解译135m高程临蓄水前航摄像片和现场验证相结合的方法获取了千将坪新老滑坡的各要素特征、规模及滑坡前后的地质环境,分析认为千将坪滑坡为老滑坡大部分滑体的复活,目前滑坡整体已基本稳定,但滑体上各部分的调整活动还将继续,东侧边界老滑体遭受了强大的剪切力,滑坡堆积受到严重干扰,近期会不断发生牵引和塌滑。  相似文献   
157.
针对当前我国台风保险保障机制发展的产品、意识和制度等方面的制约因素,从保险业如何发挥自身作用,转变观念完善制度和统筹规划的角度,提出发挥保险机制在台风防灾减灾中发挥作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8.
基于小波的降噪理论,研究了水下舰船辐射噪声的被动声纳降噪问题。通过对船辐射噪声的建模和仿真,分析对比了不同方法对舰船辐射噪声信号降噪的效果,并利用各种小波基和采用不同阈值条件下对信号进行降噪处理的效果。该研究在分析对比的基础上,进行小波包软阈值去噪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被动声纳降噪提供了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9.
地表形变D-InSAR监测方法及关键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和分析了地表形变D-InSAR监测的主要方法和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常规D-InSAR技术中大气相位和低相干区域相 位解缠,分别介绍了基于Delaunay三角网的不规则格网解缠方法、累积干涉纹图处理方法(Stacking Interferograms)、永久性 散射体(PS)技术以及角反射器干涉测量(CR-InSAR)方法,分析了各自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此外,对有限数据量条件下低相干 区域大气相位校正、相干目标识别等问题进行了重点讨论。立足于工程应用需要,分别对D-InSAR测量地表形变的参数选择、测量 结果的精度验证、D-InSAR测量值与形变的关系、大区域处理以及形变场时空演变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0.
塔中地区奥陶纪碳酸盐岩热液岩溶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塔中地区与热液作用有关的奥陶系样品的显微观察、包裹体测温、微量元素、锶同位素和稀有气体同位素分析等综合研究,提出热液溶蚀的判识标志为岩石热褪色、热碎裂和典型热液矿物的发育,如萤石、重晶石、黄铁矿、石英、闪锌矿等,热液矿物的原生包裹体均一温度主体高达260~310℃之间,为热液流体的主体温度.热液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贫Na,Mg等元素和富集Fe,Mn,Si等元素;3He/4He比值为0.02Ra,表现为典型的壳源流体特征.热液岩溶的发育模式为来源于深部壳源岩浆流体,可能来源于该区二叠纪岩浆活动,热液流体有效溶蚀组分为CO2和H2S等特征,沿断裂与不整合面等主要通道发生运移,并对其流经的碳酸盐岩围岩发生溶蚀作用.热液溶蚀作用的机理主要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因离子强度和pH值等不同时混合而产生一种对碳酸盐岩不饱和的新的流体造成的.热液溶蚀是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次生溶蚀孔隙发育的重要因素,同时热液矿物的形成对储层物性也有有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