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72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1 INTRODUCTION Oceans of the world cover about seventy percent of the earth surface, with larger proportion at the tropics. The tropical oceans not only provide heat energy and vapor, but also change the heat status and therefore make positive effect upon…  相似文献   
42.
华南地区中尺度对流性云团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运用1980—1988年4—10月短时间间隔的GMS云图和常规气象资料,在我国华南地区共普查出176个中尺度对流性云团。根据云团面积大小分成三类,分别统计和分析了它们的特征。总结出了云团发生、发展的两个模型,并对两个典型例子作了简要分析和讨论。所得结果表明:中尺度对流性云团是华南地区中尺度强对流系统的主要成员;近地面层的风场和水汽场的辐合及地形强迫,是云团发生的主要机制;低空急流和季风云涌是云团发展的最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43.
本文综合介绍了近十几年来美国运用卫星和研究飞机资料对中尺度深对流的起源、发展和演变的研究结果。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是揭示弱天气尺度强迫的大气中,中尺度相互作用的热力和动力过程、方式以及在控制深对流发展和演变中的作用,并给出了其物理图像。  相似文献   
44.
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爆发的卫星探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气象卫星的探测处理资料,揭示和探讨了1991年6月15日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后火山灰和火山尘云的演变和漂移中的一些重要特征,为研究这次火山爆发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提供了卫星观测分析信息。  相似文献   
45.
叶惠明  江吉喜 《气象》1987,13(6):15-20
登陆我国及在我国近海北上台风的外围云系,常常与西风带云系直接或同接地相互作用,在我国华东、华北和东北地区产生暴雨。本文分析了10个登陆台风的18次这种相互作用过程,归纳出三类云型概略图;同时还选择了每类云型的个例,从流场及有关物理量的演变分析了这种相互作用发生的条件,最后给出了这种相互作用的发生及产生强降水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6.
2005年8月16日天津大暴雨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李云  缪启龙  江吉喜 《气象》2007,33(5):83-88
运用FY-2C卫星资料和由NCEP/NCAR再分析资料计算的多种物理量场,初步分析了2005年8月16日天津大暴雨的成因:此次大暴雨发生在低槽冷锋前部,对流层中层低槽和副热带高压的维持、对流层低层切变线的出现、近地面层冷空气的扩散侵入、对流层中低层强盛的不稳定能量以及充沛而又深厚的水汽等天气条件的有效合理配置,造就了这次历史罕见的大暴雨。降水显著的中尺度特性与中尺度云团相对应。同时,对比分析了15日发生在河北东北部、京津地区的另一个降水较弱、对流天气强的对流云团,结果显示它们形成发展中存在差异,为今后两类天气的预报提供了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47.
华南季风低压暴雨及其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对2005年夏季华南的一次季风低压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讨论了该季风低压的三维结构,并将其与南亚季风低压和梅雨锋上低压系统的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过程由华南季风低压直接引起,造成大暴雨的季风低压产生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这次华南季风低压的三维结构特征为:在水平方向上,季风低压的南侧是一条对流云带,在对流层中低层,季风低压基本上处于对流不稳定并伴随有较强的上升运动;它对应中低层的湿舌、辐合区和很强的正涡度带。在垂直方向上,季风低压在对流层中低层有明显的气旋性环流,在300 hPa以上无反映。它对应低层辐合和气旋性涡度,高层辐散和反气旋性涡度。季风低压的上升气流可达对流层高层,主要上升运动区位于低压的西侧,主要下沉运动区位于低压的东侧。季风低压南侧有低空急流存在,但高层急流并不明显;季风低压的热力结构为上暖下冷。华南季风低压的轴线随高度向东南方向倾斜。这种种特征,与南亚季风低压和梅雨锋低压均有较大不同。  相似文献   
48.
江吉喜 《海洋预报》1989,6(4):41-49
运用卫星云图和常规资料,对8807号台风的近海发生发展、稳定快速地向西偏北方向移动以及登陆后的长生命史和造成的大范围强雨大风等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从而加强了对此类台风的认识。  相似文献   
49.
沙尘暴天气研究现状和未来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根据近年来国际上召开的沙尘暴会议的文集以及国内出版的有关书籍文献,对沙尘暴天气研究的概况作一综述,并提出一些笔者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50.
王捷纯  邓玉娇 《气象科技》2018,46(4):809-813
本文采用地面太阳光度计实测数据对MODIS C6AOD(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该产品与地面太阳光度计实测数据的相关系数为0.85,标准偏差为0.28,平均相对偏差为0.27,数据精度满足需求。利用该产品分析了广东省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得出以下规律:(1)空间分布: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其中,珠江三角洲西部的佛山市、东莞市、中山市是全省AOD的高值区;(2)季节变化:春季为AOD高值期,夏季、秋季次之,冬季最低;(3)年际变化:2003—2016年,广东省年均AOD呈现波动式下降趋势,2012年为高值年份,年均AOD值为0.611,2007年为次高值年份,年均AOD值为0.603,2016年为低值年份,年均AOD值为0.382,2015年为次低值年份,年均AOD值为0.4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