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68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234篇
海洋学   19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珊瑚岛礁地基处理问题日益突出,为研究珊瑚砂场地的振冲加固处理效果,分别对振冲加固的珊瑚砂地基和未经振冲加固的松散珊瑚砂地基进行振动台模型试验,收集并对比分析了孔隙水压力和加速度响应规律。结果表明,振冲加固后的珊瑚砂地基在经历0.1g地震时超孔压持续缓慢增长并直至激励结束,未经振冲加固的珊瑚砂地基在激励输入3~4 s内超孔压迅速上升并达到稳定,并且整个地震模拟过程中加固地基超孔压始终小于未加固地基。振冲可有效降低地震输入时珊瑚砂地基的超孔压发展,振冲加固后的珊瑚砂地基在0.1g地震作用下超孔压较未加固的松散状态下降了37.2%~67.3%。经振冲加固后的珊瑚砂地基可有效减少加速度的放大效应。振冲加固后的放大系数为未加固地基的78.1%~91.1%。  相似文献   
32.
近日.杭州临安塔山石煤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二期工程结束,并顺利通过验收。至此,长期困扰当地群众的“火焰山”已被扑灭,而且水体和空气等环境指标都达到了治理要求。如今,原本在矿山缭绕的浓烟不见了,人进入矿区呼吸不再有异样的感觉,周边昔日枯死的草木也开始发芽还绿了。  相似文献   
33.
矿田构造研究方法的技术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在多年从事矿田构造研究的基础上,对矿田构造学的工作方法进行结构分析,按主要属性分别归纳为观察与探测技术、测试与分析技术、模拟与实验技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这个排列恰好与工作程序大体吻合,并对各类方法的技术项作了简要评述,论及应用的条件、学科交叉关系,以及研究的前沿与热点,并介绍了某些适用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34.
庞运超  王建平 《河南地质》1999,17(2):117-120,125
近年来硅灰石因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陶瓷等十多个工业领域,并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工业需求的不断增长而产销两旺。鲁山东银洞沟硅灰石矿储量大,质量较好,地理位置优越,具备开发利用条件。其市场前景广阔,潜在经济价值巨大。应在处理好环保及伴生工业矿物综合回收利用的基础上高起点地开发利用,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35.
钙质砂抗剪强度特性的环剪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珊瑚礁沉积的钙质砂与石英砂的物理力学性质有较大差别。对取自南海岛礁的钙质砂进行了单次往返环剪试验以分析钙质砂的抗剪强度特性,试验中考虑了相对密实度和竖向应力对结果的影响,并与相同级配和试验条件下的石英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钙质砂正向剪切时应力-位移曲线为软化型,具有明显的残余强度特性,而反向剪切时则表现为硬化型,正向和反向剪切强度基本一致;石英砂正向剪切和反向剪切均表现为软化型。钙质砂正向剪切和反向剪切残余强度与峰值强度的比值在0.75~0.93之间;石英砂正向剪切和反向剪切残余强度与对应峰值强度的比值在0.89~0.96之间。相同级配和试验条件下,钙质砂残余强度均大于石英砂,且强度比值基本保持在1.05~1.3之间。在100、200 kPa竖向荷载作用下,钙质砂0.5~2.0 mm的颗粒发生了破碎,破碎率分别为4%和6%。  相似文献   
36.
西藏北部改则——班戈地区的下白垩统多巴组中所发育的Ⅴ级旋回表现出3种垂向沉积序列:潮坪相碎屑岩沉积序列(Ⅰ)、浅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序列(Ⅲ)和碳酸盐岩、陆源碎屑岩混合沉积序列(Ⅱ)。其中序列Ⅰ-1和Ⅲ是正常的沉积水体向上变浅的沉积序列,而序列Ⅱ具有明显的陆源碎屑先进积后退积的特征,可进一步分成3个亚类:Ⅱ-1、Ⅱ-2和Ⅱ-3。横向上从南部物源区向北呈Ⅰ→Ⅱ-1→Ⅱ-2→Ⅱ-3→Ⅲ的变化过程。结合盆地构造背景和沉积特征,本文提出多巴组高频旋回的形成与弧背盆地南部冲断带的冲断作用相对应。冲断作用期,物源区粗碎屑物质大量进积,大于盆地基底沉降速率,沉积水体逐渐变浅;冲断间歇期,物源区碎屑物质的供应迅速减少,基底沉降速率逐渐大于碎屑物质的进积速率,沉积水体又有所加深。  相似文献   
37.
An analytical method is developed to study the sheltering effects on arc-shaped floating perforated breakwaters. In the process of analysis, the floating breakwater is assumed to be rigid, thin, vertical, and immovable and located in water with constant depth. The fluid domain is divided into two regions by imaginary interface. The velocity potential in each region is expanded by eigenfunction in the context of linear theory. By satisfying continuity of pressure and normal velocity across the imaginary fluid interface, a set of linear algebraic equations can be obtained to determine the unknown coefficients for eigenfunction expansions. The accuracy of the present model was verified by a comparison with existing results for the case of arc-shaped floating breakwater. Numerical results, in the form of contour maps of the non-dimensional wave amplitude around the breakwater and diffracted wave amplitude at typical sections, are presented for a range of wave and breakwater parameters. Results show that the sheltering effects on the arc-shaped floating perforated breakwater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cident wavelength, the draft and the porosity of the breakwater.  相似文献   
38.
大兴安岭地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银、金、铅、锌、铜多金属成矿区,其中已发现大、中型银矿床达十余处,且所有的有色金属矿床中都含银~([1]).该区不仅矿床类型丰富,矿产种类也是非常之多,历来受到国内外众多地质学家们的关注~([2-4]).  相似文献   
39.
多宝山铜矿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斑岩型矿床,许多学者对该矿床的成因、大地构造环境、成矿机制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较好的成果.但对矿床保存和后期改造尚缺研究,需要中低温热年代学研究控制矿床的剥蚀深度、阶段和时代,而含矿岩体的侵位深度是先决条件.为了准确确定多宝山铜矿含矿岩体的侵位深度,笔者选取赋矿花岗闪长斑岩体作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40.
陕西省铧厂沟金矿主要赋存于海底基性火山喷流细碧岩中.在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数学地质分析和原生晕分带序列计算.结果表明,Sb、Hg、As、Cu为前缘晕元素组合,Au、Ag、Bi、Pb、Zn为近矿晕元素组合,Co、Ni、W、Mo、Mn、Cd为尾晕元素组合;北矿带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从上至下为:Hg-Bi-Mo-Au-Ag-As-Cu-Pb-Co-W-Mn-Sb-Ni-Zn-Cd.结合微量元素衬值空间变化规律,建立了北矿带的原生晕叠加理想模型:在950m中段到830 m中段之间自上而下发育A、B、C 三个小矿体;A矿体尾部和B矿体头部叠加在一起,而B、C两个矿体间隔的距离较大;830m中段已经到达矿体尾部,矿体向深部延伸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