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质学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计算机病毒与反病毒技术发展简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述了计算机病毒的发展及其特点,并就几种典型的反病毒技术进行了技术分析。  相似文献   
22.
基于MOD13A3数据,建立2000-2017年甘南牧区植被覆盖时空数据集,分析了甘南牧区植被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特征,并利用同期气象数据探讨气象因子对其影响。结果表明,甘南牧区植被水平上呈南多北少的分布格局,与降水量分布基本一致;垂直分布上南部随海拔升高植被减少,北部随海拔升高植被增加。总体上,甘南牧区植被覆盖有增加趋势。气温、降水与日照时数是影响甘南牧区植被变化的重要因子,但2011年以后气温、降水及日照时数对植被变化的影响有所降低,其中5-6月降水量对亚高山草甸区植被变化的影响由显著正相关转为负相关。  相似文献   
23.
利用玛曲县气象观测站1971~2010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运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得出玛曲县逐月潜在蒸散量值。通过Mann-Kendall法、小波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玛曲县潜在蒸散量年际变化呈逐年上升趋势,上升趋势为12.0 mm/10 a;并且存在准10 a和准5 a周期。潜在蒸散量与...  相似文献   
24.
部机关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其高效、安全、稳定的运行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建设和完善的维护体系。本文结合部机关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特点和实际,对系统的运行环境建设与维护情况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5.
近40a甘南高原日照时数变化趋势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甘南高原8个气象站1971~2010年的日照时数地面观测资料,对其近40 a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甘南高原年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呈西多东少;月际变化表现出明显的3峰3谷的特征;20世纪70~80年代是甘南高原日照时数最少的时期,而20世纪90年代日照时数明显增加,进入21世纪后,高原西部日照时数出现了减少的趋势,而东部仍以偏多为主。突变分析表明,甘南高原日照时数的变化可分为3种类型:第1类为出现增大突变,并且仍持续上升的,主要有卓尼、迭部;第2类为出现增大突变,但目前开始减少,主要有夏河、玛曲、舟曲;第3类为未出现突变的,有合作、碌曲、临潭。日照时数的变化与气温、水汽压、云量、降水和风速的变化密切相关,造成甘南高原西部与东部日照时数不同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降水量和风速的不同变化。  相似文献   
26.
甘南高原秋季连阴雨的气候特征及主要环流形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甘南州8个气象站1981~2010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甘南高原秋季连阴雨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甘南秋季连阴雨在9月各旬均可出现,10月只在上、中旬出现,地理分布上秋季连阴雨出现次数自西向东减少,玛曲、碌曲最多,卓尼、临潭最少。过程降水量在15.0~50.0 mm之间的连阴雨出现次数最多,约占总次数的78.0%;持续时间出现最多的是5~10 d,约占总次数的84.4%。近30 a甘南高原秋季连阴雨出现站次呈"V"形分布,1980年代秋季连阴雨次数较多,1990年代秋季连阴雨出现站次最少,进入21世纪后连阴雨次数开始增多,秋季连阴雨次数的多少对秋季降水量有直接影响。1990年代甘南高原秋季连阴雨次数与秋季降水量的减少是由于全球变暖背景下大气环流的调整所导致的,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个例分析表明,在副高边缘型连阴雨过程中,副高偏强,有利于副高西侧西南气流把孟加拉湾水汽经过高原输送到甘南,对连阴雨天气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巴尔喀什湖槽稳定维持,同时高原上不断有低值系统形成东移对纬向环流型连阴雨的形成有重要作用;物理量分析表明二者在水汽输送和辐合、上升运动区的位置也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