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结合使用mapgis进行图形矢量化,地图编制等工作中,遇到复杂的符号,总结了一些符号编辑的小技巧,即提高了效率,符号亦符合规范,符号美观。  相似文献   
52.
一、地震的基本参数 发震时间:1982年3月11日18时42分52秒; 震中位置:E110°28′00″,N33°10′32″。 具体地址:陕西省山阳县晏马公社土城大队黄家沟与湖北省安家公社双明大队狗皮沟交界的五里河中(图1) 震中烈度:6度强; 推断深度:8~10公里  相似文献   
53.
以NH4VO3为原料,在盐酸水溶液中采用水热法制备V2O5.3H2O纳米棒。利用X-ray diffraction (XRD)、Raman、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热失重分析(TGA)表征手段,研究了V2O5.3H2O纳米棒结构、形貌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54.
四川汶川8.0级地震震源过程   总被引:167,自引:70,他引:97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8年5月12日在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交界的龙门山山脉发生了Ms8.0级强烈地震,引发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本文利用远场体波波形记录结合近场同震位移数据,根据地质资料和地震形成的地表破裂轨迹,构造了一个双“铲状”有限地震断层模型,利用反演技术重建地震的破裂过程.结果显示汶川大地震主要是沿龙门山构造带的映秀-北川断裂和灌县-江油断裂发生的逆冲兼右旋走滑破裂事件.断层面上的滑动分布显示两个高滑动区先后发生在地震破坏最为严重的映秀和北川地区,最大滑动量高达1200~1250 cm,且破裂过程也显示一定的复杂性.地震破裂的平均走滑量略大于平均倾滑量,与多种观测资料获得的震前龙门山断裂带构造变形相一致,推断是由于长期区域应力场作用和龙门山地区特殊的物质组成和结构孕育了这次千年尺度的强烈地震.  相似文献   
55.
郭志  高星  王卫民 《地球物理学报》2008,51(4):1103-1113
2006年12月26日12点26分27秒(GMT)台湾南部滨海发生Ms7.2(Harvard CMT)级地震.震中位于台湾南部滨海之南海次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碰撞引发造山作用生成的海洋增生楔内, 这次地震是该区域百年来震级最大的地震.我们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SDN)和美国地震学联合研究所(IRIS) 提供的上地幔及远场范围宽频带P波垂向记录资料,基于点源和有限断层模型进行波形拟合反演,获得这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给出了震源破裂过程.反演结果表明,本次地震为东倾正断层兼小幅度走滑破裂事件, 断层面走向为341.5°,倾角为77.9°,震源深度6 km.所得正断层震源机制解表明,地震可能与板块的拆离(break-off)作用引发的在台湾造山带局部存在伸张作用力有关.  相似文献   
56.
银鱼生产的发展是通过银鱼的引种来实现的,银鱼的引种主要是采取向水体投放受精卵的方式来完成,受精卵又是通过人工繁殖而获得银鱼的人工繁殖不同于常规养殖鱼类,因其一经捕起很快就会死亡而不能进行人工催产因此银鱼人工繁殖的亲本是在银鱼的繁殖季节从天然水体中捕捞而获得,而大量的性成熟好的、可以立即进行人工受精的亲本只能在产卵高峰期才能捕获得到.所以了解并掌握银鱼的性腺发育规律和产卵时期对银鱼的人工繁殖十分重要 1992年4月至1996年5月在湖北省徐家河水库对近太湖新银鱼的性腺发育规律和产卵时期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并从1995年5月至1996年4月(银鱼的一生)周年标本中逐月进行了组织切片通过对近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pseudotaihuensis)卵细胞的组织学研究表明该鱼为分批产卵类型根据卵巢外部形态和内部组织结构,建议将近太湖新银鱼的卵巢划分为六个阶段;从卵巢每月发育期趋势和卵细胞大小以及卵的成熟度得出近太湖新银鱼的产卵期为3-5月,其中4月中旬至5月中旬为产卵高峰期;根据体长频率分布来看,近太湖新银鱼产完最后一批卵就死亡,因此,它的寿命仅一年从其周年体长和成熟系数分布并结合秋季大捕捞大量样本的检查,得出近太湖新银鱼只有春季产卵群  相似文献   
57.
AR32 0 0 打印机在我省气象部门使用比较普遍。笔者根据实践经验 ,介绍 2种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故障 1现象 :打印中常常自行中止 ,不联机 ;进纸后仍显示缺纸 ,不联机。原因 :电子感应器损坏或灰尘过多。排除方法 :用 95%以上的酒精将感应器表面擦 2~ 3次 ,将脏物擦去 ,待酒精挥发后开机即可。如不行 ,则是感应器损坏 ,应到厂家指定地点维修。感应器为后盖左下边两送纸滚轮小方空内镶嵌的方型黑色零件。故障 2现象 :打印字体扭曲 ,色带盒左右移动不流畅 ,并伴有轻微的摩擦声。原因 :运送色带盒的滑杆阻力过大 ,打印针头和色带盒整体移动…  相似文献   
58.
[STBZ][ZW(*][HT6H]〓收稿日期:;修回日期:. *基金项目:[HT6SS][ZK(]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青藏高原形成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对策”(编号:2005CB4220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青藏高原内陆俯冲与造山作用”(编号:KZCX3 SW 143)资助.[ZK)] [HT6H]〓作者简介:[HT6SS](1983 ),男,海南儋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地震波传播理论研究.[WT6HZ]E mail:[WT6BZ]youliangsu@yahoo.com.cn[ZW)] [HT4F][HT5K]()[JZ)] [HT5H][GK2] 摘〓要:[HT5K]为开展高喜马拉雅地区地质构造—气候反馈作用的研究,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于2004年开始在珠峰地区建立了综合观测研究站,并于2004年下半年开始相继开展了大气边界层(含辐射和土壤观测)、大气湍流和辐射系统、风温廓线、无线电探空系统、沙尘暴观测、冰川变化等大气科学观测研究、地表过程的环境研究和地球动力学研究。为了解珠峰站下方的地质构造,于2005年8月在综合观测研究站布设了宽频带地震仪(记录器为Reftek130,摆为STS2),并于2006年5月取得首批数据。利用宽频带地震仪提供的三分量地震波形记录,应用转换函数及快速模拟退火算法对珠峰站下的地壳横波速度结构进行了反演。反演结果表明,珠峰站的莫霍(Moho)面深度在70 km,地壳结构复杂,尤其在中上地壳,明显呈高低速互层结构,反映了板块边界处构造活动、物质交换活跃,表明这些地区还未达到均衡。为高喜马拉雅地区地质构造—气候反馈作用的研究提供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59.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地震震源破裂过程反演初步结果   总被引:40,自引:16,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远场体波资料和有限断层方法快速反演获得了2013年4月12日芦山地震的震源破裂过程模型,并计算了震中区理论烈度分布.结果显示这次地震是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南端的一次Mw6.7级的逆冲型地震,最大滑动量159 cm,震中区烈度达Ⅷ-IX度(中国地震烈度表).这次地震的震源性质与汶川地震同为逆冲型破裂,主要破裂滑动发生在汶川地震后的库伦应力增加区域,表明汶川地震对这次地震有触发效应,在宏观上可视为汶川地震一次"迟到"的强余震.  相似文献   
60.
红鳍原鲌是太湖常见鱼类之一.对2004年11月到2005年10月的样本(236尾)分析结果表明:在食物组成上,红鳍原鲌主要摄食枝角类和小型鱼类,其食物组成随体长变化明显.全长小于130 mm的红鳍原鲌主要摄食枝角类,小型鱼类的重要性相对较低;全长大于130 mm的红鳍原鲌以小型鱼类为主要食物.在对浮游动物的摄食选择性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