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74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96篇
地球物理   114篇
地质学   94篇
海洋学   43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6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331.
以安徽省钻孔体应变观测数据为基础,应用小波分析法对体应变观测数据进行了细节分析,选择小波分析结果进行超限率计算,获得了合肥、嘉山、滁州和六安台的强度超限率和数量超限率.并将超限率变化与2012年以来安徽省发生的ML4.0级以上地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2014年4月20日霍山ML4.7级地震前合肥、六安、滁州和嘉山台体应变小波分析结果的强度超限率和数量超限率都有一定程度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332.
地幔柱假设自提出以来,在学术界争议很大,对于其是否存在还没有统一答案。本文对地幔柱的起源做了详细阐述,将质疑者的观点和地幔柱假设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罗列,对地幔柱存在的证据进行汇总。从地球化学及岩石学方面对大陆溢流玄武岩和大洋岛玄武岩的分布进行研究,了解地幔柱在地表的形态;从大地构造学角度分析地幔柱如何使超大陆不断合并、分裂;从地球物理学方面以夏威夷地幔柱、非洲超级地幔柱、海南地幔柱等典型区域阐述地幔柱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地幔柱存在的证据。最后,讨论了地幔柱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33.
综合物探成像系统,是一种可针对多种物探方法与钻孔信息综合三维成像的成像技术系统.在此通过autocad二次开发方法,结合access数据库技术,并利用数值插值方法技术对物探综合成像系统进行开发方法研究.从物探方法技术,软件开发方法,数据库存储技术与插值技术,对系统模块分布与系统流程进行了设计.由于visual basic的可扩展性.综合物探成像系统还可添加重力、磁法等多种物探方法的存储与显示功能.并可利用autocad的工程制图标准直接生成cad成果图件,与实际工作结合的更加紧密同时,还可应用在工程物探以外的各个物探勘察领域.  相似文献   
334.
鲁婷  王俊 《地下水》2013,(1):172-173
自1973年Holling创造性地将恢复力引入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研究中,并将其定义为系统吸收干扰并继续维持其功能、结构、反馈等不发生质变的能力。近40 a来,这一术语的概念和内涵在大量的案例研究中得到丰富和完善。对恢复力的起源及基本内涵在灾害研究及生态领域里的应用进行论述,全面回顾恢复力主要应用领域的重要概念模型与研究动态,分析总结各应用领域的恢复力现状。  相似文献   
335.
灵山岛晚中生代浊积岩中发现巨大滑积岩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位于山东青岛胶南市东南海域中的灵山岛出露有晚中生代浊积岩,而浊积岩中发育大量的滑塌沉积及其相关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揭示了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之间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还存在着残余洋盆(吕洪波等,2011).这一重要发现打破了以前地学界对苏鲁造山带的传统认识,为华北板块东部南北黄海形成、胶莱盆地演化、郯庐断裂活动、苏鲁造山带等诸多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新资料.最近本文作者等又在灵山岛南端老虎嘴景点下方盘山路西北边(靠近观景亭)的浊积岩剖面中识别出巨大的砂岩滑积岩块,进一步揭示了该盆地的西北侧在晚中生代紧靠着强烈活动的造山带.  相似文献   
336.
基于MATLAB的准实时背景噪声计算分析软件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省级区域数字测震台网所运行的JOPENS系统,利用Matlab语言开发了采用功率谱概率密度函数的背景噪声计算分析软件。实现了对数字地震台网的数据记录质量、观测系统的健康状态以及背景噪声源变化的准实时监控,计算结果的有效频带范围为90s~35Hz,对信号的最小分辨率约为0.012Hz。软件根据功能需求进行模块化设计,并通过TaskContral定时任务控制终端来进行控制和管理,以减少各模块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保证软件运行的持久和稳定。2011年1月在江苏省数字地震台网进行实际部署,运行情况和实际效能均良好。  相似文献   
337.
井间地震速度反演的遗传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间地震速度反演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对于准确圈定地下构造的传统地震勘探是重要的,而且速度的变化可以指示非背斜型的地层岩性圈闭.传统的射线追踪方法一般是先给出入射角,然后根据折射定律修改入射角以达到反演的目的.该方法对每条射线均需通过扫描确定入射角,计算量较大,对初始地质模型的要求较高.遗传算法具有全局收敛性,是一种不用梯度信息的优化方法,特别适用于大型的组合优化问题.采用多项式展开表示界面深度和速度,通过弯曲射线追踪算法来计算射线的旅行时间,利用遗传算法进行迭代优化,可以同时反演出地下复杂构造的界面形态和速度变化.该方法与网格化速度反演相比,减少了未知参数,较好地克服了多解性问题,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达到较高的反演精度.  相似文献   
338.
堰塞体尤其是深厚堰塞体的探测是工程物探界的一大难题,国内、外有关堰塞体探测的研究的资料极少。在红石岩堰塞体和古滑坡上充分开展多种物探方法适宜性试验,结果表明,被动源面波法、瞬变电磁法可在堰塞体和古滑坡全区开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且可达到期望的勘探深度。因此,采用以被动源面波法、瞬变电磁法为主的综合物探方法完成了对红石岩堰塞体和古滑坡探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39.
降低水平压力梯度误差的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坐标变换的关系,σ坐标海洋模式在处理陡峭地形时会产生较大的水平压力梯度误差.为减少水平压力梯度误差,前人提出了一系列改进的方法,这些方法可分为减去平均密度法、平滑地形法、网格变换法和水平压力梯度计算方程变换法4类.水平压力梯度计算方程变换法又可分为密度雅克比法、高阶精度法、有限体积法和转换到z坐标下计算水平压力梯度法.利用POM模式模拟理想海山来比较标准密度雅克比法、线性插值到z坐标法、四阶精度插值法、三次方多项式拟合法和权重密度雅克比法在计算水平压力梯度中出现的误差.模式初始时垂向分成,水平均匀,外模时间步长为12 s,内模时间步长为360 s,计算时间为360 d.从最大流速误差的结果可以看出,标准密度雅克比法得到的最大流速误差为0.45 m/s左右;线性插值到z坐标法得到的最大流速误差达到0.7 m/s;四阶精度方法计算得到的最大流速误差为0.3 m/s;权重密度雅克比方法和三次方多项式拟合法计算得到的最大流速误差相差不大,都只有0.2 m/s左右.标准密度雅克比法计算得到的单位质量平均动能最大,为9×10-4 m2/s2;四阶精度方法和线性插值到z坐标方法计算得到的单位质量平均动能差不多,为3×10-4 m2/s2;三次方多项式拟合法计算得到的单位质量平均动能为1.9×10-4 m2/s2;权重密度雅克比方法计算得到的单位质量平均动能最小,仅为1×10-4 m2/s2.标准密度雅克比法的计算耗时最短,为294 min;与其相比,三次方多项式拟合法的计算耗时增加了5.9%;权重密度雅克比法的计算耗时增加了8.8%;四阶精度插值法的计算耗时增加了23.6%.线性插值到z坐标法的计算耗时最长,需要384.5 min,相对于标准密度雅克比法的计算耗时增加了30.6%.因此,综合最大流速误差、平均动能和计算耗时的结果可知,线性插值到z坐标法的计算结果相对较差,采用权重密度雅克比法能较好地降低水平压力梯度误差.  相似文献   
340.
各种不同的观测资料有各自的特点,一种好的融合过程,必须把每一种资料的不同点与误差特点考虑进去.选用了Argo、MODIS、AVHRR、AMSRE、TMI等SST资料,应用增量变分法融合多源卫星SST资料,分析得到了中国近海高分辨率的SST分析产品.用最小二乘共轭梯度法求解三维增量变分法目标函数的最小化,并对三维增量变分法的实际应用方法作了说明.在相关性函数中,合理引入相关温度尺度参数后,能更好地利用SST分布场各点间的相关性与温度梯度场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前1天的分析温度值计算温度梯度函数,从而得到以实际温度场为基础确定的各向异性相关系数,解决了在大温度梯度区域与海岸上的相关系数的各向异性问题.使用三维增量变分法对AVHRR、MODIS、TMI、AMSRE的所有SST资料进行融合,从2006年融合得到的SST分析场可以明显地看出,多源融合SST分析场和TMI与AMSRE对应的3日平均SST的基本分布是一致的.多源SST融合集合了各卫星SST资料的优点,弥补了各卫星SST资料的不足,根据各种资料的准确度分配权重,最后通过最小二乘共轭梯度迭代法,得到了中国近海全覆盖的高分辨率的SST分析场.在近海区域实时观测资料少,各卫星资料的精度偏低且各卫星资料数据相互独立的情况下,多卫星资料融合有利于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因此要在近海区域得到实时的、准确的、高分辨率的SST分布就必须融合所有可融合的观测资料,本文在这方面做了初步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