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8篇
自然地理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1.
黄河海港地区潮滩地貌及其蚀淤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依据我们所获得的实地调查和定期监测资料,归纳和综述了黄河海港地区湖滩地貌的分类体系,全面而系统地分析和讨论了地貌动态的基本特征、发育规律、蚀淤变化趋势及其对港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The main portion of the northern Jiangsu coastal zone is the silty plain coast. The dynamic equlibrium has been broken continuously since the Quaternary, especially in the Holocene and the historical periods. In 1855 the Huanghe River (Yellow River) changed its channel entering into sea through the Bohai Sea. We find that the beach strand was then silting up intensely in the north of Qinggang but the coast was caving in and the beach was expanding in the south of Qinggang-. Multiple shoals and submarine ridges off the coast converged into Qionggang and formed a unique coastal landshaft.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the northern Jiangsu coastal zone and discuss the formative conditions for the northern Jiangsu shoal. Finally, a dynamic equilibrium model for the northern Jiangsu shoal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3.
胶州湾东北部沉积物的工程地质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论海洋土工学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是近年来国际上发展最为迅速而活跃的领域之一,这门科学试图确定和了解海洋沉积物的总体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这些物质对施加的静压力和动力的反应.对它的研究首先是为了满足工程实践,如地基、锚碇的设计需要;对于海底沉积相的鉴别,了解沉积物的侵蚀、搬运、沉积、滑动、固结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对海底矿产的勘探开发和军事海洋学也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世放  高国栋 《气象科学》1991,11(4):373-382
本文旨在建立一个不依靠地面辐射观测资料的坡面辐射场的计算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均匀地选取74个气象台站,计算了我国1、7月份8个坡向和8个坡度的坡面辐射平衡及其分量,并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5.
16.
17.
黄河三角洲五号桩海区位于山东半岛北部现代黄河水下三角洲部分,为1972~1976年黄河自神仙沟、刁口河行水入海的区段,其位置在现代黄河入海口西北约40km处,距东营市约100km。该段岸线向海突出,0~15m等深线距密集,坡降较邻近区段最大,是目前黄河三角洲遭受强烈冲刷后退的区段。这种状态与东南部的现代黄河入海口处的迅速向海淤进,及西部的黄河故道以西套儿河口附近趋于平衡的特点,形成鲜明的对照。本文以1986~1987年实测资料为主,结  相似文献   
18.
关于喀斯特石漠化研究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喀斯特石漠化是荒漠化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其明确的科学目标和强烈的国家需求而具有权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活力。但因研究时间较短,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深化。根据对西南喀斯特环境系统基础理论研究和野外观察,简述了对喀斯特石漠化现状调查、成因机制、预警及生态建设等相关问题的初步理解和认识。喀斯特石漠化未来的研究将侧重于石漠化的环境效应、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调控机制(特别是自然与人为过程),石漠化的生态学过程与恢复重建,以及石漠化综合防治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