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200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67篇
地球物理   160篇
地质学   515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7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41.
黑龙江省东部中太古代碎屑岩浆锆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黑龙江省东部牡丹江市以东八面通杂岩(原黑龙江群)的黑云花岗片麻岩中发现了早期旋回的碎屑岩浆锆石,采用锆石单颗粒双带源逐层蒸发-沉积法,测得该锆石的结晶时代为2871±8Ma,属中太古代晚期。这是迄今发现的该区最古老地质记录。由此推测,文献中所说的佳木斯地块南部可能曾经发育中太古代结晶基底,黑龙江省东部地壳形成过程中曾经遭受了中太古代晚期构造热事件。  相似文献   
942.
原信阳群南湾组中已发现丰富的微古生物化石,其地质时代和沉积-构造特征与秦岭的泥盆系刘岭群一致;二郎坪群中已发现丰富的早古生代微古生物化石和少量珊瑚化石,其沉积序列基本显示了由海底扩张到洋盆消减的全过程。秦岭与桐柏-大别山各构造带之间可以彼此衔接,主缝合带位于丹凤-信阳-舒城-线。原信阳群龟山组就是沿主缝合带分布的前泥盆纪强应变构造地层体。同位素年代学的系统研究结果,充分反映出秦岭是一个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多旋回复合造山带。中朝准地台南缘震旦-三叠系的沉积序列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秦岭造山带的演化过程。白垩-第三纪河淮盆地是在特提斯与太平洋动力学体系联合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943.
青藏高原是中国湿地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区.了解青藏高原湿地分布与变化对湿地保护和全球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Landsat 8 OLI (operation land imager)数据,使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和人工解译相结合的方式得到2016年青藏高原湿地分布数据,结合2008年湿地分类数据以及...  相似文献   
944.
泰安台固体潮平行观测一致性分析及对异常判定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梅  牛安福  季爱东  毛玉华 《地震》2007,27(4):43-50
对山东省泰安基准台固体潮形变观测各分量的曲线形态、潮汐参数等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各分量观测中不同类型仪器之间有较好的同比性,相关性较高。结合仪器频响特征,对几次突出变化的异常性质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均与仪器或局部环境变化有关,不是地震异常。表明在台基良好的条件下,平行观测在异常识别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5.
慢速、超慢速扩张洋中脊三维地震结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慢速与超慢速扩张洋脊是研究岩浆活动、构造运动、热液循环等相互作用的最佳场所;其复杂的三维空间的地震结构是构建构造动力学机制的基础.文章首先结合国际深海研究发展趋势,回顾了慢速扩张洋脊的三维地震结构研究进展,发现慢速扩张洋中脊与快速洋脊相似,也存在岩浆房或熔融体;然后,重点结合我国2010年1-3月首次在西南印度洋洋中脊开展的三维地震探测实验,提出了今后超慢速洋中脊的重要研究方向;此次地震数据初步处理结果表明,数据质量良好,为下一步三维层析成像研究打下坚实基础;相信此次研究将在超慢速扩张洋脊的形成演化机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提升我国在国际大洋中脊研究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946.
大庆油田萨北开发区二类油层二元复合驱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油田萨北开发区二类油层具有渗透率低和非均质严重等特点,水驱开采效果差。对4种不同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黏度、界面张力及其稳定性进行了评价,优选出性能好的“炼化石油磺酸盐/聚合物”二元复合体系。还对该体系的驱油效果、注入参数、黏度和段塞组合等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炼化石油磺酸盐/聚合物”二元复合体系具有较好增油效果。“整体”段塞和段塞黏度排序“低中高”注入方式的增油效果较好,调剖愈早,增油效果愈好。推荐矿场采用的注入方式为:先注入0.05~0.08PV的Cr^3+聚合物凝胶段塞,再转注0.33~0.49PV二元复合体系(CP=1200mg/L,CS=0.2%)。在上述配方组成和段塞组合条件下,比水驱提高采收率15%以上。  相似文献   
947.
冯光英  刘飞  牛晓露  杨经绥 《地质学报》2022,96(8):2725-2742
南海北部边缘新生代玄武岩广泛分布,分布于海南岛北部的全新世早期石山组玄武岩,岩石组成为碱性橄榄玄武岩,其中可见较大颗粒的橄榄石斑晶,橄榄石斑晶具有较高的Fo值(82.8~83.5)和Ni含量(0.14%~0.20%)。橄榄玄武岩的微量元素及同位素组成与洋岛玄武岩(OIB)高度吻合,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和轻稀土元素,同时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Zr和Hf。矿物组成及主微量元素特征指示其源区为含石榴子石辉石岩源区,经历了较低程度的部分熔融(约5%)。此外,石山组橄榄玄武岩具有基本一致的Sr-Nd-Pb同位素组成,表明岩浆在上升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地壳物质的混染,但是相比正常洋中脊玄武岩(MORB),石山组橄榄玄武岩具有较高的87Sr/86Sr比值,较低的εNd(t)值,以及较高的207Pb/204Pb(15.639~15.643)和208Pb/204Pb(38.977~38.996)比值,说明其源区为亏损地幔(DM)和富集地幔端元(...  相似文献   
948.
在区域地质调查中,对带内铁、金、钨、锡、锌等内生矿产的矿(化)点进行了调研,并对主要控矿因素和成因类型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受板块构造运动影响,带内地层含矿背景值较高,火山期后浅成-超浅成岩浆侵入活动频繁、强烈,构造多处交接复合并形成派生构造,具有良好的、利于内生矿形成的条件,矿(化)点都分布在岩体内或接触带内,与印支期-燕山期岩浆侵位过程的中酸性-酸性岩浆热液活动有关;与处于同一带内的三江地区成矿带具有相似的成矿背景,是寻找内生多金属矿产的有利地段;同时根据矿化特征总结了找矿标志和找矿线索.  相似文献   
949.
高寒湿地是青藏高原重要的地表覆盖类型之一,对于水源涵养、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起着关键作用,准确及时获知高寒湿地的时空分布对于湿地的保护和管理十分必要。遥感分类特征优选对湿地制图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虽然像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地形特征等均在已有研究中有涉及,但鲜有研究聚焦光谱指数特征,深入探讨其数理统计特征和特征优选方法。本研究以甘肃首曲高寒湿地保护区为研究区,基于Sentinel-2数据得到各分类特征(光谱、植被指数、红边指数和水体指数),采用Filter和Wrapper特征选择方法包括Jeffries-Matusita距离、光谱角距离(SAD)、欧氏距离(ED)、RF-RFE算法和Relief-F算法对上述特征进行优选,并利用Filter方法的Z检验进行量化评价。研究表明:(1)所有参与分类的类别中,河流与裸地最容易区分,其次为草原与沼泽,沼泽化草甸与草甸较为难分。对沼泽、沼泽化草甸、草甸、草原邻近两类可尝试MCARI2、NDWI、DVI、EVI、EWI、IRECI、MCARI、TCARI、UGWI指数进行区分;(2)就不同指数特征对湿地信息提取贡献程度而言,水体指数特征>植...  相似文献   
950.
在显著气候变化叠加人类活动干扰的背景下,可持续的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对于湿地空间信息的需求不断提升,湿地遥感作为重要的交叉学科方向,研究成果日益增多。本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数据库,通过检索过去50年湿地遥感论文成果,总结了湿地遥感研究全球发文量和引文量的变化情况;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探讨湿地遥感研究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论文将湿地遥感研究划分为潜力探索期、框架成形期、快速增长期3个阶段,进而总结分析了不同阶段湿地遥感的研究主题和主要数据源;最后基于VOCviewer软件对湿地遥感研究热点关键词进行综述,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湿地遥感分类及景观动态、精细化的湿地生态参量遥感观测、湿地可持续管理空间决策支持3个方面进行了未来研究趋势的展望。本研究将为理解国际湿地遥感研究发展历史、把握湿地遥感研究国际前沿、进行国内湿地遥感研究布局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