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8篇
  免费   242篇
  国内免费   236篇
测绘学   123篇
大气科学   129篇
地球物理   308篇
地质学   819篇
海洋学   139篇
天文学   43篇
综合类   127篇
自然地理   12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8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2篇
  1978年   6篇
  1964年   14篇
  1963年   6篇
  1960年   13篇
  1959年   19篇
  1958年   13篇
  1957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日本的史前考古学是在1877年, 由东京大学生物学教授美国人毛斯, 在东京近郊大森发掘贝缘开始的。从贝缘中除找到陶器和石器外, 还发现了人骨。就在那时, 日本人才开始知道日本也有过石器时代和石器时代的人, 以此为契机, 立即掀起了一个关注石器时代的高潮, 并相继从日本各地发现了不少遗迹和遗物。这样日本的史前考古学首先就从代表绳文陶器的绳文时代的研究而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82.
近年来,在各个领域都在研究声发射现象,并已引起人们的注意。实际上,这种现象早就以各种完全不同的思路、在不同的领域进行过研究。1960年,笔者开始从实验地震学的立场,以不同于国内外研究的方式,测定岩石及其他不均匀固体材料在加力情况下发生的微破裂振动。地壳(地球表层约30公里的部分)是构造不均匀的材料,它因为受力而发生局部破裂,从而引起地震。因而,向这类不均匀材料加力时发生的微破裂振动,可以说就是人工地震。这种地震的发生方式,在一些重要之点上,与我们过去在自然界观测到的地震是共同的,所以,如能有效利用实验研究可以自由控制各种  相似文献   
83.
彭钊安  胡萌夫  于仲吾 《气象》1984,10(10):38-40
一、引言 各种类型的丘陵山区地形往往形成不同的小气候环境,研究某些特定作物对地形小气候的要求,对于合理开发丘陵山区,提高土地气候生产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一种模糊型的分类方法,评判某一作物对某类地形小气候的利用等级。 在山地考察中,不能每块小地域都长期设点观测,只能选择本地有代表性的各种类型的地形进行有限观测,从中找出其规律性。我们在宜溧山地考察中发现,局部小气候差异,主要是拔海高度、坡向、屏障地形、坡度、距水体远近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同时,研究几种主要亚热带经济作物的适生(包括安全生育、产量、质量等)气候条件,然后评判某一地域的“地形小气候”对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适应程度。也就是说,假定有一块地域A,它  相似文献   
84.
本文用波谱的方法估算了云南省及其邻区部分中强地震的应力降,初步讨论了应力降的分布特征。并指出,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地震,其应力降也有所不同。震群地区的地震一般应力降较低,主震型的大地震往往发生在应力降高的地区,单个地震发生以后,其应力降的高低与后续地震的大小有关,这对估计地震发生的趋势有一定的的意义。  相似文献   
85.
为了考察融化作用所引起的大气冷却现象,1981和1982年间,我们用多普勒雷达和无线电探空仪,在日本筑波市区对九个连续降水过程的融化层个例进行了观测。其中有六个个例显示出融化层附近确有冷空气存在,而另三个表明无冷空气存在。冷空气存在于相对湿度大于90%的云区中,它与地面降水量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冷空气的形成与雪花融化有关。0℃高度以下有一层大致等温,该等温层还向0℃层以上延伸。在等温层以下,我们观测到一个温度直减率很大的不稳定层。等温层向0℃高度以上延伸,说明融化层附近空气发生了垂直混合。  相似文献   
86.
本文是描述气象条件与稻叶气孔阻力关系的大田试验结果。在水稻的三个主要生育期,我们用气孔计测定叶片气孔阻力的大小。在晴天测得气孔阻力(r_s)与太阳辐射强度(S_t)的日变化有关,以及与叶片-空气的水汽浓度差(HD)(简称叶-气水汽浓度差,下同)有关。我们认为水稻叶片背面和正面的气孔阻力相等。这表明稻叶两面的水汽通量也是等同的。无量纲气孔阻力[r_s/r_m·k(HD)~2]和太阳辐射强度(S_t)之间的关系很接近双曲函数。HD和[r_s/r_m(1+S_(t,m)/S_t)]之间的关系可以HD的二次函数表示。  相似文献   
87.
在攀西地区,自海西期以来出现两套与大陆裂谷作用有关的岩浆岩共生组合,即基性岩套与碱(酸)性岩套。与基性岩套有成因联系和紧密伴生的印支期碱性正长伟晶岩脉和碱性花岗伟晶岩脉等,普遍具稀有、稀土和铀钍矿化,有的已形成中小型铌钽矿床:碱(酸)性岩套以超基性碱性岩、碱性花岗岩为代表,并具与碱性花岗岩有关的稀有、稀土矿床和铀钍矿化。本文对上述碱性杂岩有关的成矿系列,划分了矿床成因类型,并对主要控制因素作了较为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88.
李继田  和治城 《气象》1986,12(9):37-37
我国青藏高原东缘的横断山区是世界上水稻种植高度最高的地区,种植的极限高度在这里的宁蒗县永宁乡上瓦都村海拔2710m处。这一地区的绝大多数水稻品种为黑谷。抽穗开花期在8月中、下旬,多年旬平均气温分别为17.1、17.0℃最热月(7月)的平均气温只有18℃,全年无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0℃以上的时间,稳定通过15℃的结束日期,80%保证率多年平均为8月24日。高原水稻何以能在这样低的温度下开花结实?这是农业和农业气象工作者非常关心的问题,弄清高原水稻开花结实的气象指标,研究这类水稻的生态适应性,对引种、育种及农业气候分析利用都是很有益处的。 一、观测地点及方法 观察地点选在海拔2400m的滇西北丽江坝太和村。此处历年水稻产量不稳定,大田平均亩产200斤左右,暖年200—300斤,冷年百斤上下,已属水稻分布的温度下限地区,水稻开花时期易遇到不利气象条件。 观察品种为黑选5号,采用编号挂牌定穗观察,每10穗1组,从8月29日至9月7日,每日定10穗,  相似文献   
89.
随机地震模型及反应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实际地震加速度的频谱特性和相位谱特性为依据,仿概率统计理论中的高斯概率密度函数,建立了随机地震加速度频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90.
我们对中国的十个水库诱发地震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坝高与诱发地震最大震级间的关系。此关系表明,不同坝高都存在着一个诱发地震的上限震级。辽宁参窝水库地震却是唯一的例外,它离1975年海城地震不远,并且仅发生在海城地震前43天。因此可以肯定参窝地震发生在海城地震的前兆期内,并认为该地震是在大震之前的一个特定构造条件下发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