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76篇
测绘学   59篇
大气科学   64篇
地球物理   47篇
地质学   192篇
海洋学   41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7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41.
利用1980—2019年降水格点数据集和NCEP再分析资料,通过K-means聚类分析法对大渡河上游强降水环流形势进行分型,并分析了各类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探究了21世纪10年代该流域强降水频率增加的原因。结果表明:大渡河上游强降水环流形势可分为两脊一槽型、多波动型和横槽型3种类型。第一类常发生在6月,第二类集中在7—8月,第三类主要集中在7月,三类降水强度的空间分布均以小金县为中心向南北方向递减。1980—2009年以多波动型强降水为主,21世纪10年代转为以横槽型强降水为主,并且强降水频率在21世纪10年代明显增加,主要原因是21世纪10年代7月横槽型环流盛行,导致此类型强降水总频率增加。  相似文献   
542.
传统的悬浮泥沙浓度测量方法存在着各种不足,而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具有观测悬浮泥沙浓度的潜能.文章目的在于利用BP神经网络强大的非线形处理能力和黑箱模型的优势探讨长江口区快速测量悬浮泥沙浓度的可能性.根据2006年7月在长江口区的20个站位使用RD300K型宽幅ADCP测量得到的实测资料,提取其回声强度信息,把回声强度、温度、盐度、流速作为输入层变量,利用BP算法反演悬浮泥沙浓度,结果表明此方法精度较高(平均相对误差为18.64%),说明利用4-4-1模式的BP人工神经网络算法拟合长江口区表层悬浮泥沙浓度是可行的,但拟合效果与流向无关,而是与采样现场的海况有很大关系.海况越好,拟合效果也越好.在拟合除表层以外其他水层时需要考虑声波传输过程中各水层物理性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543.
<正>1研究目的(Objective)南方牛蹄塘组分布广,潜力大,但页岩过成熟是困扰该层勘探的关键问题。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了“高中找低”的思路,在分析威远古老隆起基础上,提出“古老隆起边缘控藏模式”,成功指导黄陵古隆起周缘宜昌地区震旦—寒武系页岩气首先获得突破。雪峰隆起西南缘前期油气显示较好(图1a),  相似文献   
544.
1 我们作为气象探测的主人 ,应该带头保护气象探测环境气象观测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 ,气象探测环境的破坏 ,使气象资料失去“三性”,这直接影响着气象产品的质量 ,影响着我们气象部门的社会声誉 ,更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经济效益。各级气象台站的基础建设等行为必须严格执行《各类气象探测环境的技术规定》,上级气象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对下级气象台站的监督力度 ,将破坏气象探测环境的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只有我们自己为保护气象探测环境起表率作用 ,才能有效地制止他人或其他单位破坏气象探测环境。2 加强宣传 ,使气象工作尽快、真正地纳入法…  相似文献   
545.
泰安市岩溶地面塌陷动力诱导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泰安市岩溶地面塌陷的分布特征和形成塌陷的基本条件为基础,分析岩溶地面塌陷的直接诱导因素,认为水位降深越大,导致水力坡度增加,塌陷也相应增多;降雨导致的积水既增加了上部荷载,下渗时还会将上覆盖层中的部分黏土颗粒带走,承载力降低;振动诱发岩溶塌陷的实质是振动所产生的附加应力诱发地面塌陷,振动致塌机制和耦合效应与破坏累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