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76篇
测绘学   59篇
大气科学   64篇
地球物理   47篇
地质学   192篇
海洋学   41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7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51.
基于多项Logit模型的土地覆被分层分类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了一种利用多项Logit模型分层提取土地覆盖专题信息的方法.考虑客观存在的异物同谱现象,构建分层分类体系,针对不同层的地物类别选取不同的预测变量构建多项Logit模型,分步骤地提取各地物类专题信息.将此方法应用于美国蒙大拿州中部地区的土地覆盖专题信息提取,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常规的使用同一组特征变量构建单一模型一次性地划分所有地物类的方法在总体分类精度上有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52.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储层经历多期水-岩作用改造,其分布发育规律异常复杂,古岩溶充填物中包裹体特征对古岩溶作用环境和期次具有较好的指示性。本文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北部露头区和井下古岩溶充填物中包裹体进行测试,系统总结了两个地区包裹体的物理、化学特征,从一个新的角度开展露头区和井下岩溶发育规律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以单液相、气液相的盐水包裹体为主,仅塔河主体区井下样品中含有少量烃质包裹体;包裹体的物理特征反映了埋藏期岩溶作用的环境特征;按盐度与均一温度的交互关系划分出5种包裹体类型;根据古地温梯度计算出包裹体形成于浅埋藏、中埋藏、深埋藏3种环境;奥陶系碳酸盐岩经历了风化壳期岩溶、浅埋藏期岩溶、中埋藏期岩溶(早、晚)、深埋藏期岩溶等4期岩溶作用,岩溶储层的充填主要发育在中埋藏期。  相似文献   
453.
为探讨夜光藻赤潮爆发时期,珠江口沉积物营养盐的分布与释放特征及其对水体和沉积物中叶绿素Chl-a、脱镁叶绿酸Pha-a分布的影响,于2015年1月对珠江口进行了采样分析。研究发现,在赤潮爆发期间水体中的NO3-N、NH4-N含量较高,占DIN的比例分别为59%、32.8%。表层水体中营养盐含量均高于底层,这是因为表层水体主要受陆源污染,营养物质含量较高,而在底层水体中,由于赤潮中后期浮游生物沉降到底层,消耗了底层的营养物质,使其浓度低于表层。PO4-P和Si O3-Si的分布特点与前者相似,其平均值分别为0.019 mg/L、0.74 mg/L。与此同时,沉积物间隙水中的营养物质不断向水体中释放,促进了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从而为夜光藻赤潮的爆发提供丰富饵料。此外,浮游植物的生长与沉积物/水界面之间的NH4-N、Si O3-Si扩散通量呈现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此时沉积物起到了污染源的作用。沉积物中叶绿素Chl-a和脱镁叶绿酸Pha-a的含量均较高,尤其在赤潮污染严重海域含量分别高达1.16和3.2μg/g,并且Pha-a的含量与水柱总Chl-a呈现极显著相关(P0.01),这是因为赤潮期间衰老或死亡的浮游植物及夜光藻沉降到表层沉积物所致。因此,赤潮的爆发可显著提升底栖生产力水平。  相似文献   
454.
近年来,川西地区在雷口坡组顶部钻遇优质储层,取得了天然气勘探的重大突破。基于野外露头、钻井岩芯、薄片、录井、测井、常量元素和(碳、氧)同位素等资料的分析,对川西地区雷口坡组顶部不整合面特征及其对储层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雷顶储层受不整合面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彭州地区雷顶发育裂缝型灰岩储层,储层发育不受不整合面影响;新场地区雷顶发育孔隙型白云岩储层,不整合面对储层有改善作用;回龙地区雷顶发育石膏溶蚀孔、洞型岩溶储层,不整合面对储层发育起控制作用。岩性和微古地貌是影响川西地区古岩溶作用发育的决定性因素。回龙地区广泛发育的规模性岩溶储层是川西雷口坡组下一步勘探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455.
介绍了基于TerraSuite的三维影像平台,分析了结合TerraSuite与ArcGIS软件实现网络化三维平台的可行性,构建了基于TerraSuite与ArcGIS的网络化三维空间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456.
457.
段老汉送礼     
2月4日,立春日,农历腊月二十一。 年味浓浓,喜气洋洋。街上赶集的人们忙忙碌碌,都在大兜小袋地置办着年货。然而,上断村年逾花甲的段老汉却乐呵呵地走进了陕县西李村国土资源所。  相似文献   
458.
张立  周莉  王晖  姜鹏  林杰星 《山东气象》2012,32(3):28-31
利用NCAR/NCEP资料,分析了气象条件对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核污染物传播的影响。研究发现:风是影响核污染物传播的主要因子;当核污染源处于地面辐合系统影响时,受辐合上升气流影响,有利于核污染物飘至高空并随高空气流传播;当核污染源处于地面辐散系统时,核污染物主要随近地面层风影响下游地区;当核污染区出现降水时,该区域的核污染程度将会增加。利用数值预报结合天气实况,可以对核污染物的传播做出趋势预报。  相似文献   
459.
于2009年5月对辽东湾西部海域进行了4条断面12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调查海域共出现大型底栖动物78种,其中多毛类37种、甲壳类24种、软体动物13种、棘皮动物2种和其他类2种(分别是腔肠动物、纽形动物)。调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总平均丰度为1675.8ind./m2,总平均生物量为21.366g/m2。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按40%相似性程度可划分为4个。调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整体正常,个别站位群落受到轻度扰动。  相似文献   
460.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仪)测定北极亚北极海区的白令海、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盆海区沉积物中8种重金属元素的浓度,并对8种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可能来源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Cr、Zn、Co、Ni、Cu、Pb、Bi有很强的相关性,说明其具有相似的来源,且空间分布的特征相似,均为沉积物底质中的浓度在研究区内呈现出在白令海和楚科奇海较低,在加拿大海较高的特征;而Cd与其他重金属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应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各重金属的潜在风险进行了评价,其中,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求得北极整体生态风险性指数值达到43.01,处于轻微生态风险状态,Co重金属元素风险最大。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评价结果得出类似规律,白令海生态安全性最高,楚科奇海大部分地区生态安全性较高,加拿大海盆的生态安全性最差。在研究区内整体上呈现出由高纬度向低纬度生态安全逐渐增高,西部生态风险性大于东部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